天天看點

洩密門頻發 企業如何保障資訊安全

大資料及雲計算技術從熱詞到落地,從企業到個人都在享受其帶來的商機與福利。但随着資料的進一步集中和資料量的增大,對海量資料進行安全防護變得越發困難,資料的分布式處理也加大了資料洩露的風險,資訊安全問題愈發凸顯。

2015年,資料洩露事件呈爆發式增長:網易郵箱現巨大漏洞,過億資料疑遭洩露;30餘省社保系統曝高危漏洞,數千萬社保使用者資訊被洩露;偉易達 learninglodge網站遭遇黑客入侵,480萬份(包括20萬兒童)的個人資訊被竊……另據相關報告顯示,40%的網站都存在安全漏洞,一年或有 55億條資訊因這些網站漏洞而洩露,涉及醫療和财務資訊、家庭住址資料以及諸如社會保險号的其它個人資訊。

在網絡空間,大資料是易被“發現”的大目标,大量彙集的資料無形中降低了黑客的進攻成本,增加了“收益率”,吸引着許多潛在攻擊者。盡管網際網路應用服務商、網站服務商皆承諾能夠保護使用者資料資訊,但57%以上的網站都沒有經過嚴格的安全檢測,更缺乏專業的安全技術人才,資料保護和資訊加密能力弱,一旦遭遇黑客攻擊,後果不堪設想。

企業發生資料洩露事件會直接導緻其在公衆中的威望和信任度下降,而直接改變使用者的選擇傾向,使企業喪失現有或潛在客戶,是以資料資訊的安全是關乎企業聲譽、公信度、甚至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那麼,企業如何保障資料資訊的安全呢?首先要重視網站安全建設,從人員到制度進行嚴格的安全規劃,進行伺服器加強,資料加密;其次,要主動進行滲透測試,定期檢查、修補漏洞。此外,企業可接入專業的第三方安全服務機構進行獨立、專業的安全防護,避免企業内部力量的不足和非獨立性。

如國内知名雲安全防禦平台加速樂,通過dns解析快速接入,使用者無需部署,無需配置改動,即可進行專業防護,由專業的安全團隊提供滲透測試、漏洞修複、被黑處置、安全分析報告;每日進行24小時全天候監控,20億次資料請求安全檢查;基于雲計算的協同防禦,可實作“一網攻擊,全網防護”,将防禦成功率提升至99.99%,讓網站遠離緻命風險。

在這個“資料為王”的時代,資訊就是利益,資訊愈大,利益愈大,而風險與之成正比。企業在資訊安全建設上要有主動意識,才能保證企業的長久平穩發展,才能深挖大資料這座金礦。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