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DN/NFV悄然引發網絡革命

以sdn/nfv體系架構和技術引發的網絡革命正在到來。近年來,美國verizon、at&t、日本ntt、德國電信等主流營運商都強調要利用sdn/nfv技術來建構新一代的網絡架構,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國三大營運商也是網絡重構的先行者,不斷加快sdn/nfv的商業化部署程序,與國際行業标杆齊頭并進。

商用部署破障前行

目前國内三大營運商都釋出了網絡重構轉型發展戰略,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推進sdn/nfv的應用。

中國電信在2016年提出了“ctnet2025”網絡重構戰略,在部署方面主要考慮三個原則。一是主要在新網絡、新業務、新網元等引入sdn/nfv,老網絡則因地制宜,結合技術發展和網絡擴容,逐漸改造。二是強調利用sdn/nfv新技術解決現網中的突出問題,實作現有系統無法提供的能力。三是統籌推進相關工作,在推進網絡、技術更新的同時,充分考慮人才隊伍、組織架構、營運能力的同步發展。近期中國電信将主要推進基于vims的volte試商用,開展vbras現場試驗、面向vowifi的vepdg現場試驗,并在dc網絡、ip骨幹網等場景引入sdn等。

中國移動在雲計算資料中心規模部署了sdn,sptn也進入了規模試點階段,骨幹網流量調優處于小規模試點階段,vbras仍在進行測試驗證。中國移動方面認為,目前sdn的商用存在三個方面的挑戰。一是在部分應用場景中仍存在多廠商裝置之間無法互動的問題,不利于産業鍊的成熟和規模發展。二是sdn為網絡架構及營運維護模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實際部署、實施都存在很大挑戰,人員、網絡和各種流程等多個方面都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比如sptn和承載網由于涉及大網,推動比較慢。三是引入sdn後,網絡的可靠性、安全性需要新的保障,比如集中控制後如何保證控制點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中國聯通(600050,股吧)的sdn/nfv部署政策是從ip骨幹網和資料中心開始sdn化,逐漸向城域網和傳送網延伸,實作端到端的随選網絡服務。具備條件的通信局房進行dc化改造,建構以dc為中心的資源池。同時中國聯通還在擴大vbng、vepc的試點範圍,建立iot、ims、cpe将優先采用nfv技術;部署業務編排和網絡協同器,實作跨網、跨域資源協同;加快推進sdn/nfv與oss內建,建構面向sdn/nfv的新型網絡運維體系。專家介紹,目前中國聯通已在ip骨幹網、資料中心、ipran(utn)、vcpe、vims、傳送網等場景進行了sdn/nfv實質部署。

标準化進展仍需提速

商用發展到現在,sdn/nfv的标準化已經成了影響部署規模的一個重要因素。ietf、etsi、onf等标準組織和開源社群都在積極推進相關标準化工作,國内企業也在這一領域做了大量工作。

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認為,從sdn/nfv的部署上看,其注定将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不會像4g網絡部署那樣短期就能得到回報,是以業界要堅持技術和市場雙驅動。從具體政策上看,一方面要腳踏實地,sdn/nfv的部署應逐漸推進,用實際案例說話;另一方面要突破傳統的電信思維,勇于創新;此外,行業要尋求協同發展,求大同存小異,努力規避标準和産業鍊分裂的現實風險,營運商在其中則應起到最關鍵的作用。

如今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進行sdn/nfv現場試驗與應用,其中個别營運商甚至開始了規模化部署。雖然sdn相關技術趨于成熟,但總體來看商用化進展較慢。現有網絡向sdn發展的過程充滿了挑戰,主要展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技術不成熟,二是現有網絡引入sdn難度大,三是缺乏經驗。

在sdn方面,中國移動2013年加入onf,深入參與了sdn架構、營運商應用、openflow标準、資訊模型制定、資料中心/傳送網等細分專業的機制等方面的工作。目前onf已經将中國移動對sdn的需求、技術架構、接口規範等内容寫入了相關标準。中國移動還主導成立了carrier-grade sdn工作組并擔任主席,推動sdn在營運商網絡的應用。同時,ccsa也是中國移動推動sdn标準化的重要陣地,中國移動在此機制下牽頭包括架構、資料中心、vbras等多個标準的制定,而且在多項技術點(如資料中心sdn ttp、vbras)采用了先統一國内标準再推動國際标準的政策。

中國聯通是唯一同時成為onos與cord兩個開源社群董事會成員的中國營運商,一直在積極推動标準和開源軟體的進一步成熟。另一方面,針對目前标準不成熟的問題,中國聯通積極開展企标的制定和測試對接工作,完成了sdn/nfv相關的技術體制、接口要求和測試規範等近二十項企标,同時建設了cube-net開放實驗環境,與業界十多家廠商開展對接測試工作,推動了相關産品的互通。

未來2~3年穩步推進規模商用

雖然sdn/nfv目前還存在很多現實問題,但無論是營運商還是通信廠商,都認為sdn/nfv、雲計算、虛拟化等技術驅動網絡重構是必由之路,并對未來2~3年sdn/nfv的商用進展持樂觀态度。4月26日~27日,由sdn/nfv産業聯盟聯合中國通信學會、中國通信标準化協會共同舉辦的“2017中國sdn/nfv大會”将在北京召開,這無疑是一次業界交流sdn/nfv觀點,推進商用程序的良機。

中國電信的專家認為,sdn/nfv的規模部署,還需解決一些關鍵技術問題。sdn及nfv的性能、故障定位和恢複、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仍有很多細節問題需要研究解決。由于nfvi中涉及多種類型、多個廠商的硬體和軟體,營運商迫切需要一個整體傳遞的方案,以提高部署效率。sdn、nfv組網部署時,需要解決不同專業、不同地域的sdn或nfv網絡的協同和業務編排,需要開發新一代營運支撐系統。

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專家都認為,未來2~3年sdn/nfv技術肯定會進一步成熟,多廠商的iot将更加完善,全球大部分營運商都将逐漸規模部署nfv技術來實作網絡轉型。在實際應用中,sdn/nfv将向更多的領域和場景進行擴充,同時開始出現跨領域、跨網絡層次的協同,sdn和nfv之間也将進一步實作協同,真正推進網絡(連接配接+網元)的虛拟化。

全面協作與開放是主旋律

sdn/nfv的優勢在于統一和開放的架構、标準開放的接口,這就要求業界必須在sdn/nfv應用過程中堅定地推動開放和協作,否則可能在事實上形成更大規模的封閉和單廠商環境。

中國電信順應開放、合作的大趨勢,成立了ctnet2025網絡重構開放實驗室、5g聯合開放實驗室,提供多廠商、多場景的仿真和試驗環境,形成技術創新和突破、組網方案制定、仿真和試驗驗證、落地部署的閉環運作機制,努力建構基于sdn、nfv、5g的合作開放生态系統。nfv的分層解耦,是展現nfv本質特征和技術優勢的基本方式,是網絡開放性的必然要求。為此,中國電信搭建了基于通用硬體、第三方虛拟化層軟體的nfv分層解耦測試環境,并以vims為切入點,大力推動分層解耦的實作。這方面既有技術上的挑戰,又受非技術因素的影響,迫切需要與營運商與相關廠商全面協作,共同推進。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