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日報記者 單江鵬 記者 黨宇傑
4月1日,大冢縣建立省級文明縣鎮工作動員大會暨第四屆"美麗大憤世嫉俗"表彰大會,15位行業精英、敬業先鋒、抗疫英雄、孝心模範獲"美麗大冢人"獎。
據悉,選擇"美麗的大冢"是新時代公德心建設和文明實踐的重要創新。大冢縣委、縣政府高度關注各界參與社會的積極性。今年的"美麗大冢"評選活動于2019年10月開始,經過群衆推薦、黨委稽核、實地考察、宣傳等環節,逐層遴選85名候選人。通過考核組委會的綜合評選和審議,2021年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刑警百強"的大冢縣警察局刑事偵查隊隊長楊景琪、全省"促進農業發展十大開拓者""紅蘿蔔王"耿永生""閩南市頂尖人才"。大冢縣中醫院脾胃肺病科主任雷宏斌,大冢縣教研室心理健康教師、研究員韓東梅榮獲司法部"回歸社會心理咨詢專家貢獻獎",橋鎮殘障人士馬甯, 曾被授予"陝西省扶貧之星",榮獲陝西省38名紅旗傢、閩南市最美村幹部、昌佳村黨支部書記馬紅麗等15人被授予"美麗大佬"稱号。
據了解,"美麗大人物"評選表彰活動已成功舉辦四屆,共有48人被授予"美麗大人物"稱号,65人被提名為"美麗大人物"獎,在縣内打造道德紀念碑,弘揚文明,學會追趕氛圍, 聚集起來追趕遠處強大的精神力量。
附:第4個美麗的大冢人簡述

1、楊景琪,男,漢族,1965年6月出生,大冢縣警察局刑事偵查隊隊長。三十年來,他寫了一位刑警對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的赤裸裸的忠誠。他敢于挑戰,勇敢上司,首次在全省縣級公安機關采取自查方式破案,使22名三合會組織成員依法受到嚴懲;維護冬季市場的穩定,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破解了一系列毀壞農田變壓器的案件,追回了90根被盜變壓器銅線,破解了一系列被盜農用三輪車,為老百姓追回了82輛失竊的農用三輪車,依法保護了群衆的切身利益, 赢得了人民的美譽,給黨和人民一個滿意的答複。2020年12月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刑警100強"。
2、潘坤,男,漢族,1988年,預備役黨員,大冢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感疫科室長。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争,潘坤主動求助,決心在危險中逆反,義勇踏上了前往武漢的旅程。2020年2月20日在武漢青山疾控中心正式值班。面對武漢嚴峻的疫情,潘坤明确肩負起責任,積極協助青山市疾控中心對大型疫情網絡進行稽核,及時處理預警資訊,完成此前未檢測病例、無症狀感染和新發病例的當天流行病學調查,開展工廠和機關集聚性疫情調查和密切接觸者檢測等工作。白天,他經受住了風暴的考驗,與當地轉移小組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指導,深入社群,集中隔離觀察點,了解工廠、醫療機構密切接觸資訊;2020年被市文明委員會評為第一季度"雁南基準",2020年被市委、市青年聯合會評為閩南五四青年。
3、雷洪斌,男,漢族,1967年2月出生,大冢縣中醫院脾胃肺病科主任。他長期從事醫學一線工作,紮實的研究和研究,善于總結臨床經驗,數十篇論文發表在《山西中醫》《現代中醫》雜志上,率先開展了"39糊、三伏糊",臨床療效顯著,外貼冷糊等有益氣體健康茶, 等也深受群衆歡迎,有力地推動了我縣醫學的快速發展。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雷宏斌同志沖在前面,率先,站在疫情的最前沿,作為新冠肺炎治療專家組的組長,他不分時限,不分地區,24小時待命,在最短的時間内完成高标準的隔離病房, 積極調配物資,確定醫務人員安全,同時做好對每位患者的隔離工作,他的身影走過醫院的每一個角落,集結全市,全力以赴,加強強大的能量。2019年被評為閩南市"第九批頂尖人才",2020年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受到人民政協好評,并榮獲大冢縣"五一勞動獎章"。
4、韓冬梅,女,漢族,1969年12月出生,現任大冢縣教研室心理健康教師、研究員。多年來,韓冬梅癡迷于如何做好兒童心理疏導,組建心理健康小組,多次舉辦心理科學講座,一對一專項輔導,深入偏遠農村學校為學生送一頓心理健康餐,深受師生家長好評。2020年初,随着疫情肆虐,她首次向社會公布手機,作為特殊時期的心理求助熱線。3月12日,她接到一位家長的求助電話,這位家長非常沮喪,她的孩子因為癡迷于遊戲而沒有聽網上課程。韓冬梅聽見,冒着寒冷獨自騎自行車去,急忙摔到左腿胫骨骨折,但她依然很劇烈的疼痛來到孩子家,跟父母一起尋找解決結緣的理由,在接下來的幾次家訪中,韓冬梅用石膏雙腿,一次又一次的耐心指導, 孩子不僅愛上了學習,最後還讓家庭關系變得和諧。像這樣在疫情爆發期間的韓老師采訪了很多,她很清楚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深情的陪伴,耐心的輔導,不累,讓一個無助的學生回到對校園的向往,綻放孩子的真面目。2017年被評為陝西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優秀志願者,2018年獲司法部"回歸社會預備班"心理咨詢專家貢獻獎。
5、張紅亮,男,漢族,1980年11月出生,中國共産黨黨員,渭林鎮衛劉村第一書記,村治工作隊組長。2018年6月以來,他以扶貧村為第二故鄉,通過共同努力,加強黨建,結合實事求是,提高教育訓練和提升技能,走訪村解決問題,不斷推進金融扶貧,不斷改善生活環境,每年成功完成扶貧"六大行動"。特别是在多項努力中,幫助村上赢得資金建設60KW光伏扶貧電站和噸生物質顆粒扶貧項目;2018年被國民銀行西安分行評為"青年減貧之星",2020年被評為大冢縣縣政府優秀一等秘書。
6、黃健,男,漢族,1978年1月出生,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鐘瑩青年學者"。近年來,黃健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冢冬季試驗示範基地,帶領研究所學生團隊"紮根黃土,服務行業",對溫室栽培關鍵技術光溫控制、冬季桉樹健康、土壤生态學等關鍵瓶頸進行研究,每年200多天在大冢和楊淩之間來回穿梭, 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水獺。他聯系并培養了50多名基層技術骨幹,通過這些骨幹培養了10萬多名農民(時代),推動了冬季蛞蝓生産和養殖技術的更新,為水獺産業的穩定健康發展和産業更新做出了貢獻。2019年獲良溪林業科技進步二等獎,紅鲱魚種子育種和貯藏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被評為陝西省林業十大科技成果。
7、柴磊,男,漢族,1984年10月出生,中國共産黨員,大冢縣趙都鎮中心國小副校長。從任教17年,一直秉承"迷戀一個永不後悔,隻為桃李賽開"的教育态度,為兆渡學校的學生奉獻不悔改。學校裡有個叫丁明慧的學生,父親借不起錢,離家出走多年,媽媽為了還清欠工作,好幾年不回家,家裡隻有男孩和70多歲的奶奶依賴生活,2020年爆發了,他最擔心的是這個孩子, 不顧家庭的關心,義人送孩子去生活必須的物品、手機、被子、消毒劑、口罩等,"愛得像兒子一樣生活",而丁明輝吃着和過着同樣的生活,度過了那段時間孩子和奶奶最無奈的特殊時光,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丁明輝的父母都回家了, 都說過,一起面對困難,在一起沒有什麼是重要的。每當提到他,丁明慧的父母總是無法掩飾激動的淚水:"如果沒有柴校長,就沒有我們現在團聚的家庭。十多年來,柴磊堅持帶領學校老師關愛特殊群體的學生,實行三重關愛、學業幫助、生活給予幫助、心理幫助,讓學生感受到陽光和溫暖。曾被評為"先進教育家"、"優秀共産黨員"、"提高教育品質316工程先進個人"。
8.曼甯,女,漢。1983年11月出生,現居大冢縣雁橋鎮北黃村。曼甯從小就患有先天性脊髓灰質炎,行動不便,但身體殘疾,性格堅強,她不想依靠家庭生活,她開了一家藥店,做過客服。2017年,曼甯開始了電子商務業務。一開始一切都很困難,沒有電商基礎她不會專業拍照,Ps主圖等,上架前一個月就賣了一個單。她一直試圖弄清楚,但效果并不好。無奈之下,她用自己兩畝的冬日下注,在淘寶上實施購買全額退款,白派冬鼠尾草給客戶。在贈送了一段時間後,她的店鋪得到了顧客的信任和好評,突然開張銷售,一路向上,年收入達到10萬多元。今年疫情期間,她幫助果農直播黃杏等水果的銷售情況,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被授予陝西省扶貧之星榮譽稱号。2019年,它還被評為殘障人士扶貧創業十大先鋒之一。
9.李建曉,男,漢族,1974年11月出生,中國共産黨員,大冢縣黃河局牛茅灣江段長。從20歲起從父親手中接過黃棒,他就秉承着"黃河好二代守護者"的初心,不顧危險和疲憊,無數次風雨,奮力拼洪魔。面對急需、困難、危險、繁重的工作,他不在乎得失,沖在前面,用實際行動的沖擊力驅使人們四處奔波,出色地完成了一項突如其來的任務。26擔蛞蝓到嶺上,他願以黃河騾牛的毅力、獨創性和熱情磨砺成最真誠的初心,在茅牛灣這片偏遠,一點一點地踐行黃河人民的使命,實作守望河流之民的最高價值。曾被評為黃河局大冢市"黨員示範哨所",陝西省局被評為優秀職工,2019年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水利部評為全國水利系統先進職工。
10、于文強,男,漢族,1988年1月出生,中肯華山牧業有限公司牦牛飼養員,2017年加入中肯華山牧業有限公司,同年加入大冢縣愛心行動協會。因為公司位置偏遠,從最近的Wehrlein鎮的送貨點到近8公裡,沒有計程車和公共汽車,很多國外同僚派快遞員很頭疼,他碰巧發現有很多外國同僚在公司QQ群裡尋求幫助誰能幫忙,在Wehrlein鎮的街道上有快遞資訊, 然後下定決心幫助國外同僚代收快遞,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為了友善統計每天乘坐快遞,他成立了"愛心驿站"微信群,此舉得到了同僚們的贊賞,好人從此走上了快遞兄弟的路。近三年來,無論是刮風還是烈日,無論是他的工作時間還是周末休假,平均每天為同僚帶10名快遞員,累計傳遞9000多件,平均每天往返16公裡,累計行程14000公裡,更換電動車内外輪胎十多次。每次看到自己家門口挂着"共産黨家"的牌子,作為黨員的家庭成員,那種自豪感是無法形容的。
11、李明,男,漢族,1972年11月出生,大冢縣東城街道北大社群居民。李明是下崗勞工,妻子李敏是鞋店店員。2019年5月母親的腸癌被确診後,李明辭去了計程車的工作,在醫院住了70多天,一直躺在床上,照顧母親的一切事務。母親出院後,他再次站在前面,主動提出照顧母親的日常生活和後期保養。每天,李明都把房子打掃得幹幹淨淨、幹淨有序。孟子《長與青的秩序》有這樣一句話:"一定不能關心親戚,不能是人;這并不容易,不适合孩子。"而這句話在李明身上用了,很貼切。一個七尺的男孩,用自己的溫柔和孝順,支撐着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自從母親生病後,李明全天候服務母親,雖然生活艱辛辛苦,但看到老人在他照顧下一如既往地康複,笑容經常敞開,李明很開心。
12、馬紅麗,女,漢族,1966年10月出生,中國共産黨員,大冢縣昌家村黨支部書記。自擔任昌佳村支部書記以來,她多次率黨員代表莅臨、多黨投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扶貧産業園建設、農作物種植試點,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擴大村級經濟。在村上号召群衆組建女鼓隊、強制宣傳隊等,傳達真善美,發揚正能量。疫情防控期間,她帶領全體黨員嚴防死,全力以赴,她始終在前線,到處都能看到身影。她為昌家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給昌家全體村民都送上了滿意的答卷。陝西省紅旗人物、陝西省計生先進職工、省住房建設局人類住區環境建設先進工作作者、閩南市全國人大代表優秀代表、閩南市最美村幹部、閩南基準等榮譽。
13.李玉軒,女,漢族。1975年10月生于大冢縣蘇村三裡村。小而強壯的心。李玉軒從服裝生意變成了黃花椰菜老闆,從事傳統黃花椰菜生意20多年,自力更生,個性強,2018年,無意中送來了一圈朋友,在這條通往電子商務的道路上,沙淳的大黃杏、水桃到大黃花椰菜、沙園蕃薯、胡蘿蔔等等;從虧損-虧損-高精利-銷售-禮品到訂單不斷;從朋友圈-網上商店-短視訊-直播-貨-供應鍊,每一步都很難前進 每天的單卷從1單到10單到100單再到1000單,每一個單都認真對待,直到現在長久,我們可能不知道李玉軒,但我們可以知道黃華姐姐,正是這個黃花姐姐不斷開拓創新, 使央視上大黃花椰菜,登上了人們的餐桌,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被授予"毛巾行動"榮譽稱号。
14、王波,男,漢族,1981年11月1日出生,中國共産黨黨員,二級警司,現任大昭縣警察局趙渡派出所所長。自2000年加入工作以來,磨練了17年的刑事偵查工作,三年擔任派出所所長的經驗,踐行了自己辛勤、勇于、有計劃、有原則。特别是今年以來,為了保證一方的安全,他成立了安全防控巡邏隊,調解了45起糾紛,兩次會議前往甘肅省蘭州地區,處理李某的上通路題,使上訪者最終提出上訴,并于12月率領全警打擊了鄭某上司的賭博團夥, 現場抓獲20餘名賭博人員,有效淨化了轄區社會氛圍。2020年打造"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積極打造"獨心、四房、十站"警務模式,讓"楓橋體驗"在轄區内生根發芽。從民警20年起,始終堅持以身作則,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先後被市警察局授予一次,一次獲得三等功。
15、耿永生,男,漢族,1970年12月出生,中國共産黨員,大冢縣潮縣潮縣蘿蔔專業合作社主席,大冢縣潮洄鎮農業黨支部書記。在蘿蔔專業合作社成立12年,耿永盛始終堅持誠信經營的理念,以行業為動力,包容會員的實際行動,履行社會責任。他充分利用在潮沙基地種植胡蘿蔔沙土的優勢,積極引進現代機械種植裝置,主要從事胡蘿蔔的種植、加工、儲存和銷售,成為第一個"胡蘿蔔生産全過程機械化"的人。在扶貧工作中,他勇敢地肩負起企業扶貧的責任,吸納了130多個貧困戶進廠工作,免費為他們提供蘿蔔種子、技術教育訓練、輻射,帶動周邊群衆走上緻富之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積極向重點疫區、周邊村莊捐贈免費胡蘿蔔等新鮮蔬菜進行消毒,捐贈消毒液、口罩、手套等抗疫物品。曾被評為"大冢縣十大農民",全省"推動行業發展十大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