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慧城市建設方興未艾 網絡安全成關注焦點

資訊技術正在與各行各業進行無縫對接,人們甚至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衣、食、住、行”的一連串安排,新型智慧城市開始漸漸映入人們的眼簾。

近年來,智慧城市的打造頗為火熱。據資料顯示,截至去年9月,我國95%的副省級以上城市、76%的地級以上城市,總計約500多個城市提出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

《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中将智慧城市列為我國城市發展的三大目标之一,住建部“十三五”規劃顯示對智慧城市的投資總規模将逾5000億元。

“但目前來看,從電子政務延續而來的智慧城市建設仍缺少開放性。”資深資訊化專家、原中國資訊協會副會長胡小明曾在論壇上表示。

資訊技術進步的産物

“我們早期的智慧城市,是從電子政務過來的,電子政務是政府的一項改革。當它變成了智慧城市的時候,其實這個背景已經變了。”胡小明強調。

胡小明認為,這種變化主要是由于資訊技術的改變使全社會出現了重組。資訊技術的大發展,沖破了原來一切的障礙。比如:滴滴打車出現之後,計程車就受到了沖擊。如果我們現在還把智慧城市的思維局限在政府提供的服務裡面,肯定是不行的。

北京大學兼職教授、原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楊學山和北京北達軟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咨詢總監劉繼承曾在發表演講時不約而同地表示,“資訊技術每過10-15年就會迎來一次大的更新。而新型智慧城市的新型,主要就展現在新技術的進步和廣泛運用上。”

“目前正是資訊技術更新、躍進的關鍵階段,以‘雲大移物智’為核心的it新技術對傳統的智慧城市建設模式帶來了沖擊,也注入了新的活力,資訊技術引領着智慧城市建設向新型智慧城市轉型和更新。”劉繼承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

事實上,智慧城市建設在中國已經有近10年的曆史。在這10年間,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從內建共享角度看可以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單一部門的分散管理為主,分散的資料隻能解決單一部門的部分問題;第二階段,實作以城市為機關、跨部門的資料互動與共享,此階段強調資料資源目錄與資料交換體系的建設。

而第三階段,得益于“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将以大資料為核心,以共享為基礎,以開放為重點,強調以人為本的大資料營運。而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的資訊技術中,物聯網、雲計算平台等是支撐,海量大資料為基礎,大資料的融合、分析、開放是核心,也是激發城市資訊化活力的方向。”劉繼承強調。

是以,有業内人士就指出,新型智慧城市,會将重點放在大資料的引入管理上。運用大資料的技術和理念,建立用資料說話、用資料決策、用資料管理、用資料創新的城市管理新方式。

網絡安全仍是重難點

據悉,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目标包括,無處不在的惠民服務、透明高效的線上政府、精細精準的城市治理、融合創新的資訊經濟以及自主可控的安全體系等五大要素。

顯然,安全作為五大要素之一,在城市建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劉繼承表示,随着資訊技術應用的廣度、深度與日俱增,資訊安全的風險也會随之增長,是以,網絡資訊安全仍然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難點。

對此,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研究部副主任張新紅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認同:“資訊技術的進步為城市建設帶來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盡管資訊技術會推動城市發展、包括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但仍會帶來網絡安全隐患。”

張新紅認為,網絡安全風險的來源主要包括資訊技術本身帶來的風險、外來的破壞或攻擊以及資訊的洩露等三個方面。

另據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公布的第15期安全周報顯示,我國境内感染網絡病毒主機數量達到86.8萬,同比增長13.8%,境内被植入後門網站總數為4441個,同比大增71.1%,新增資訊安全漏洞數量106個,同比增長14.0%。

這些數字的背後反映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道路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網絡安全隐患。

需要指出的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涵蓋的行業衆多,其中電力、交通、醫療等領域均承載着大量的敏感資訊。是以,新型智慧城市所面臨的網絡安全風險将更新。

不再僅僅是資訊洩露、資訊系統無法使用等問題,而是會對現實世界造成直接的、實質性的、危害生命安全的影響。比如:裝置運作異常(交通癱瘓、城市運作停滞)、裝置運作停滞(停水、停電、停氣、停供暖)、裝置損壞(零部件損壞甚至火災爆炸)、環境污染甚至人員傷亡等。

各方協作保安全

“網絡安全問題并不是出現或停留在一時的,它是伴随着資訊技術的産生和發展一直存在的。惟有繼續發展資訊才是降低這種風險的症結所在。”張新紅對記者說道。

有業内人士指出,新型智慧城市的資訊安全問題是一個複雜的課題,包含着網絡安全、系統安全、資料安全和綜合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要設計一套立體化的安全體系才能確定安全目标的達成。

對此,劉繼承認為,法律法規的保駕護航将有助于新型智慧城市在法律軌道上健康運作。

從國家層面來看,政府始終在不斷完善網絡安全法律法規。近日,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就網絡安全法草案作彙報時就曾表示,國家将進一步采取措施,監測、防禦、處置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外的網絡安全風險和威脅;保護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免受攻擊、侵入、幹擾和破壞;依法懲治網絡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網絡空間安全和秩序。

同時,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處理網絡安全問題,還要與時俱進地創新資訊安全保障技術,建構整體的、動态的網絡安全政策和技術防範體系。

劉繼承強調,運用大資料的方法解決大資料的安全難題是核心。

比如:政府可以運用大資料建立網絡威脅的預警防護體系,以及城市一級的總體安全态勢監控,一旦發生安全威脅,以便及時處理。同時,增加大資料應用必須對公民個人資訊進行匿名化處理的規定,進一步明确公民個人資訊使用規則等。

當然,建構新時代的安全保障體系還需要安全管理方面的高素質人才的保障。除此,張新紅補充強調,公衆網絡安全意識也亟待普及和加強。讓公衆自身真正認識到網絡安全的嚴重威脅,讓其在生活中主動進行資訊安全防禦。

資訊技術的日新月異,影響着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容納和養育着巨大人口的城市,也在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應用下,開始從智慧城市向以網絡中心、資訊主導、體系支撐、融合共享為主要特征的新型智慧城市邁進。

無疑,新型智慧城市将與大資料、物聯網等新資訊技術進行更高層次的融合和運用,而資訊安全問題因本身具有伴随資訊發展(300469,買入)而産生的特殊性質,未來或可能更加複雜。

是以,我們在期待新型智慧城市能夠有效助推城市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同時,還需長期關注網絡資訊風險問題。通過多措并舉,才能有效降低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系統性安全風險,讓人們放心地在大資料“藍海”裡遨遊。随之,新型智慧城市才能在大資料運用中更加安全和高效地運作。

“畢竟,資訊化即現代化,網絡安全即國家安全。”劉繼承強調道。

====================================分割線================================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