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阿姆斯特丹建設智能交通能得到什麼經驗?

提到阿姆斯特丹,港口、運河、陽光、郁金香的美景會浮入腦海,但對這個110多萬人口的城市來說,最引以為豪的是其智慧城市的建設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項目遍及交通、能源、循環和大資料等多個方面。

從阿姆斯特丹建設智能交通能得到什麼經驗?

  從阿姆斯特丹建設智能交通能得到什麼經驗?

阿姆斯特丹于2012年獲得了世界智慧城市的嘉獎,2013年被《快公司》(fast company)雜志選入歐洲十大智慧城市,2014年在全歐洲的智能城市評比排名第二……拿了許多獎,但市長範德蘭(eberhard van der laan)卻說:“我并不真正确信關于智慧城市的所有市場排名。我隻是相信創新和技術可以為我們帶來讓市民生活品質提升、讓城市更具競争力的機會。”

2009年,由amsterdam innovation motor(aim)和電網營運商liander帶頭發起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計劃asc(amsterdam smart city),這是個采用公共事業市場化機制的集團,建構政府、企業、公民和知識機構之間的聯盟,與多方接洽協調,緻力于将城市用作一個開放資訊的大型試驗場所,更好地推動智慧城市規劃和發展,實作能源、環境與人的和諧共存,同時提高生活品質。

從阿姆斯特丹建設智能交通能得到什麼經驗?

↑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主體中,研究機構、私營企業和ngo組織最多。

交通對于一個城市的發展至關重要,下面就以交通為例,通過一些項目以小見大地展示阿姆斯特丹在發展智慧城市中的創新之處,資料如何開放與應用,政企如何合作以及公衆如何參與。

阿姆斯特丹是自行車的世界之都,在其交通構成中32%為自行車,63%的居民每天會使用自行車。注冊電動車車主的數量在2016年上升了53%,2008年至今,汽車共享上漲了376%。但這還不到整體汽車使用的1%,是以,阿姆斯特丹發展交通的目标是,幫助改善城市的可達性(在一定空間範圍内可獲得或接近的目标對象的數量多少或克服空間阻力到達目标的難易程度)。

交通與能源互連 達成零排放

在“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的網站上最炙手可熱的關于未來兩年交通的項目名為“vehicle2grid”,這是一個交通工具與能源互聯的項目。2016年已經開始在部分城區實施,它将交通用的能源與家用能源系統相連,自家車輛将可以成為電能的存儲終端,系統内的每個使用者将有能力自己配置設定能源,使用者的剩餘能源将可以售賣,進一步實作車與車之間、車與住宅用電間的電力交換。

類似的,阿姆斯特丹也開始利用自己不計其數的運河船隻進行對智慧交通的補充,運河船隻被鼓勵在船頂安置太陽能闆,收集能源用以發電,為自己和相鄰社群提供能源,同時承擔起電力及混合動力汽車充電樁的功能,為新能源汽車供電,當然費用是需要支付給能源提供者的。

智能紅綠燈緩解擁堵

2014年,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在北荷蘭省政府、荷蘭基礎設施與環境部和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以及其他許多企業的支援下,發起了“amsterdam practical trial”(阿姆斯特丹可行性測試)項目,将最新的創新轉化為汽車和道路上的測試,這是一個針對阿姆斯特丹現有交通提供解決方案的優化項目。目的是創造一個汽車、導航系統、交通信号燈和資訊标志自動連接配接工作的未來。

為了提高道路交通的效率,ppa項目将道路系統和智慧汽車進行了分開測試,技術人員在a10高速現有的裝置上進行了智慧交通的第一個測試。

當a10擁堵時,道路系統自動調節一系列上高速時遇到的信号燈,信号燈之間互相配合,使得每個高速公路的入口都能夠有不足以造成擁堵的車輛數量通行,前一個信号燈控制住車流後,就保證了在下一個車流彙入處的車輛有足夠的空間,讓此處進入高速的車輛能夠順利進入道路,這就保證了高速公路上車輛的暢通無阻。

由于測試十分理想,2015年至今,該測試已經開始在更大範圍内實施,覆寫道路包括了n516、a8/a10,并啟用控制成本的管理方式,同時将提前交通狀況預測時間,希望能夠提前2到4小時預測交通狀況。而一個更遠大的目标則是,這個系統覆寫的不僅僅是高速公路交通,還可以覆寫其他道路甚至遍布阿姆斯特丹市中心運河網的水路交通。

聯手企業 交通資訊助決策

為提升阿姆斯特丹的城市交通運輸能力及停車效率,阿姆斯特丹與荷蘭衛星導航公司tomtom (tom2)合作,開發新方法來檢測交通運輸量,更好地了解停車習慣,使城市規劃者與居民有更智能的出行決策。

從阿姆斯特丹建設智能交通能得到什麼經驗?

↑圖檔中是平均每個工作日早晨阿姆斯特丹城中和周圍的交通擁堵情況。紅色是嚴重擁堵的道路,藍色是輕微擁堵的道路。

通過結合tomtom提供的交通資訊資料,當地政府可就整座城市的車輛流動性做出更好地決策。一方面,兩者之間的合作,可以更詳細地監測一些交通狀況,例如在市中心封鎖道路,可在突發狀況時快速介入采取措施。同時,tomtom還能更好地了解城市移動性的需要以及進一步研發出更智能的産品。

共享出行 減少私家車

在阿姆斯特丹,上班族75%的通勤由小汽車來完成。自2008年以來,汽車共享增長了376%,但這還不到人們汽車使用總量的1%,如何提高小汽車使用效率就成了關鍵。

toogethr是荷蘭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初創公司,産品為合乘共享應用,會根據位置和工作時間自動比對上下班同僚,消除傳統拼車的所有障礙,并通過賺取積分等方式鼓勵最佳比對者和核心使用者,進而解決擁堵、停車等問題,減輕環境負擔。

這一項目的目标是在減少25000輛荷蘭在路上的小汽車,目前toogethr在阿姆斯特丹的澤伊達斯(zuidas)地區運作,并得到政府的資金支援,還獲得“海牙創新者”2017年度公開獎,預計今年通過企業和商業區推廣至全國,并走向國際。

阿姆斯特丹市長将這座城市的dna歸納為開放、企業家精神、協作和融合,這源于16世紀末阿姆斯特丹開始變成一個貿易城市。開放資料、開放基礎設施,以及開放創新,是智慧城市發展最核心的内容,而新技術能夠引導新的商業機會、新的商業模式以及新型公司,即建立在交流、分享、新的産品和技術等基礎上的公司。

其智慧交通建設方面也充分利用創新性開放資料,市場參與者可以獲得公開的交通資訊等政府資料資源,加強有關各方的協同與合作,切實解決交通及流動量問題,提高城市出行者出行效率和出行安全。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