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智慧城市首批試點,經過3年多的努力推動,南岸已有20餘個區級部門,針對各自負責領域提出了不同的“智慧城市”建設規劃,目前,包括智慧家居、智慧社群、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旅遊、公共安全等10餘個智慧項目建設已初見成效。
産業積澱
2013年1月29日,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持召開的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會議上傳來好消息:南岸被列為國家智慧城市首批試點。
“全市首個物聯網基地在茶園新區落戶,是此次南岸區能跻身‘智慧城市’的重要因素。”媒體這樣評述。而智慧城市的基礎正是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運用。
事實上,在着力建設國家智慧城市試點之前,南岸已擁有深厚的産業積澱:
2009年,茶園新區獲批國家科技部移動通信高新技術産業基地;
2010年10月,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西部分院落戶茶園,使重慶成為繼北京、深圳之後第三個擁有國際級通信産品檢測認證權威機構的城市;
依靠國際級平台的支撐,同年10月,茶園新區成功申報成為“國家新型工業化電子資訊物聯網産業示範基地”;
随後,中移動物聯網基地和中移動物聯網營運支撐中心在2011年9月入駐茶園,在重慶開通了可容納上億個使用者的通訊号段專門給物聯網企業使用;
資源的聚集,使南岸擁有了移動通信終端制造和物聯網發展的“三基地一分院”的發展優勢。
随着國家級平台的影響力和号召力逐漸釋放,北大方正、北京千方、源通世紀、城投金卡等物聯網相關的知名企業相繼入駐茶園新區,數十家産業鍊上下遊産業也跟着落戶茶園,與此同時,區委區政府将發展物聯網産業作為“一号工程”來抓,在行政資源、資金保障、技術保障、人才機制等方面出台有力舉措,提供服務保障。
憑着深厚産業積澱,南岸前瞻性地思謀着向智慧城市的蝶變。
戰略布局
智慧城市的打造需要智慧,規劃先行,無疑是做好建設這篇文章的關鍵。
自入選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區後,為推動“智慧城市”建設融入十二五規劃,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總體戰略, 區委區政府力推“智慧南岸”建設,并制定出台了“一攬子”計劃,助推南岸步入“智慧城市”建設的快車道。
2013年7月11日,《南岸區智慧小區建設指導意見》出台,制定了智慧小區建設的标準,并以此為示範平台,全面帶動“智慧南岸”建設。同年9月,由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負責指定的《重慶市“智慧南岸”頂層設計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通過專家評審,該《方案》确定了40個支援“智慧南岸”建設的重點項目,由此,南岸正式開啟“網絡設施高速發展,城市運作精準可靠、公共服務優質便捷、市民生活便利、産業經濟高端融合”的智慧化城市模式。
僅過了3個月,2014年元旦,《智慧南岸行動綱要(2013-2017)》、《重慶市“智慧南岸”建設總體方案》釋出,為“智慧南岸”建設指明了目标與方向。
按照上述《方案》要求,南岸将以“區資料中心、智慧城市體驗中心、智慧政府和電子政務、智慧城管、智慧小區、智慧養老、智慧環保、智慧教育、智慧安全、智慧示範項目(智慧商圈和智慧南濱)”10大項目為載體,全面完成南岸區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智慧南岸。
由此,“智慧南岸”建設拉開大幕。
走進生活
2013年9月30日,智慧南岸app驚豔亮相。
到政府辦事,先點app,省事;找吃喝玩樂,也點app,一網打盡;水電氣、社保、違章查詢,還是點app,友善快捷。
而智慧南岸app的橫空出世僅是南岸智慧城市建設的碩果之一。
經過3年多的建設,一大批智能服務正昂首闊步走入南岸市民的生活。目前,包括智慧家居、智慧社群、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旅遊、公共安全等10餘個智慧項目建設已初見成效。
智慧小區:陌生人進小區,須由門禁系統掃描身份證頭像、進行人臉識别;家庭防盜門是指紋密碼鎖,如遇小偷強行撬鎖将會自動報警;家裡的燈光、電器、窗簾、水龍頭等,一個手機,就可進行控制……
智慧城管:公共綠化帶為私人占用、主幹大路燈不亮了、窨井蓋松動……手機下載下傳一個軟體,随時随地可向城管部門舉報身邊的城管問題;
智慧商圈:市民一進入南坪商圈,通過智能觸摸終端就能随意查詢到商圈内商家活動、打折優惠、停車位等資訊,為市民吃喝玩購娛提供參考;
智慧水氣電表:每天用電、用水、用氣量不用再抄表,一旦洩漏,通過水電氣表上的傳感器就能自動關閉閥門,并發送短信告知戶主。
電梯衛士:電梯出現停運、人員被困等問題,就自動短信報警,不需人工操作,縮短了營救和維修時間。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