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赤爮的植物學特點
1,名稱和分類地位
赤爮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出自《種子植物名稱》;别名還有野絲瓜、野甜瓜、土瓜等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于葫蘆科赤爮屬多年生攀援草質藤本。
2,分布和生長環境
赤爮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甯夏等地;通常生長在山坡林下、草叢中、河谷、林緣濕潤地方,通常成片生長。

3,外形特點
為多年生攀援草質藤本,全株有黃白色長硬毛,塊根黃褐色或黃色;莖粗壯,分枝少,表面有縱棱;卷須單一,與葉對生;單葉互生,葉柄稍粗,長2-6公分;葉片膜質,寬卵狀心形,葉邊淺波狀,有大小不一緻的牙齒,兩面粗糙,先端尖,基部彎缺;
雌雄異株;雄花單生葉腋,無苞片,花梗細長,花萼5裂,裂片線狀披針形,上部反折,花冠黃色,鐘形,5深裂,裂片長圓狀,雄蕊5個;雌株的花梗粗壯,單生,花萼和花冠與雄花相似;6-8月開花;
果實卵狀長圓形,長4-5公分,直徑2.5公分,頂部有殘留的柱基,基部稍窄,表面有10條不明顯的縱紋,成熟前綠色,成熟後橙紅色或紅棕色,有光澤和稀疏毛,種子卵形,黑色,8-10月果實成熟。
二,赤爮的主要用途
第一,赤爮的果實和塊根藥用。其果實在中藥中叫赤爮子或爮子,為秋季采摘的成熟幹燥果實,根據資料記載具有理氣、活血、祛痰、利濕功效,主要含有皂甙等有效成分;
塊根有活血去瘀、清熱解毒、通乳作用。藥用時請遵醫囑。
第二,赤爮屬于藤本植物,其藤莖長,通常攀援它物向上生長,花朵黃色,果實成熟後紅色鮮豔,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可以作棚架攀援植物栽培應用。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檔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