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第三子黃須兒曹彰生平野史簡介

作者:奇數速度 英語

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曹魏家族将領。曹操的第三子,卞氏所生的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妻子為孫贲之女。曹彰降服遼東後,曹操大喜拉着其子的胡子稱其為黃須兒,死後谥号威王。

曹操第三子黃須兒曹彰生平野史簡介

生平

少年明志

曹彰年少時善于射箭與駕車,膂力過人,能與猛虎搏鬥,不避險阻。有多次跟随曹操征伐的紀錄,自小就立志為将。曹操曾提出警告說:‘汝不念讀書慕聖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于是要求曹彰閱讀《詩》、《書》等書籍,但曹彰卻對左右的人說:‘丈夫一為衛、霍,将十萬騎馳沙漠,驅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後來,曹操嘗試問諸位孩子的喜好,讓每個孩子都說各自的志向。曹彰還是說:‘好為将。’曹操反問:‘為将柰何?’曹彰對答說:‘被堅執銳,臨難不顧,為士卒先;賞必行,罰必信。’曹操一聽,大笑。

威勇雄武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鄢陵侯。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代郡烏丸造反,曹彰被任命為北中郎将,行骁騎将軍之職奉令征讨烏丸,出發前,曹操提醒曹彰說:‘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動以王法從事,爾其戒之!’又降服遼東鮮卑大人轲比能,北方盡悉平定。此時,曹操在長安,召曹彰詣行在之所。路上經過邺城,曹丕對曹彰說:‘卿新有功,今西見上,宜勿自伐,應對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把功勞歸給諸将士。曹操大喜,拉着曹彰的胡須稱贊“黃須兒”建下奇功。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廿三日(220年3月15日),曹操駕薨于洛陽,曹彰被召,認為是要立曹植,但被曹植否決,于是曹彰就親自去欲質問先王印玺何在,被賈逵說服,但被曹丕懷疑,《魏氏春秋》說後來是以事曹彰憤怒暴斃,時年33歲。。

魏文帝曹丕即位,曹彰與諸侯就國,下诏曰:“先王之道,庸勳親親,并建母弟,開國承家,故能藩屏大宗,禦侮厭難。彰前受命北伐,清定朔土,厥功茂焉。增邑五千,幷前萬戶。”

但是曹彰認為自己曾于曹操尚在時立下功勳,現在必應更被大用,誰知曹丕卻隻是依随常例,命他回鄢陵自守,是以心下非常不滿,更不等上命便自行回封地去。而且封王期間,嚴苛剛厲。

黃初二年,進爵為公。三年,立為任城王。四年六月甲戌日(223年8月1日)逝世。

過世

黃初四年,到洛陽朝見,患病薨于府邸,死後谥号為威,故亦稱為任城威王。曹彰子曹楷嗣位,徙封中牟。

野史記載

東晉王嘉的《拾遺記》中記載:“任城王曹彰小時剛強堅毅,學習陰陽家學說和谶緯術數,誦讀《六經》、《洪範》等典籍數千言。父曹操計劃攻打吳及蜀,問曹彰行軍作戰的訣竅。曹彰能左右開弓,箭術于百步之内,斷人的胡須和頭發。當時樂浪郡獻來一隻猛虎,紋理斑彩,用鐵籠關住。力士們都不敢看。曹彰抓住虎尾,纏在自己胳膀上,猛虎貼着耳朵不敢出聲,大家都佩服他的神勇。後來南越國獻一白象給武帝,曹彰用手捏住它的鼻子,象乖乖地伏在地上不敢動。文帝曹丕曾鑄一口萬斤大鐘,懸在文華殿,想換一處擺放,但力士一百人也挪不動,可是曹彰把鐘背起來就走。四方聽到他的神勇,都息兵自保。文帝說:‘以任城王的雄武,并吞巴蜀,就像貓頭鷹銜死老鼠!’後來曹彰過世,比照東漢東平王的喪禮安葬。出喪時,空中有幾百人的哭聲相送;送喪者都說是過去因戰亂而死的魂靈沒有棺椁收殓,任城王仁慈恩惠,埋葬了這些枯骨。死者在地下有靈,心知感激,是以贊美其恩德。國史撰有《任城王舊事》三卷,晉初珍藏在持宮秘閣中”。

《世說新語》記載,曹彰之死是因為曹丕害怕曹彰的武勇,用計将曹彰毒殺的。之後曹丕又想殺害曹植,母親卞太後是以對曹丕說:“你已殺我的任城王,不可再害我的東阿王!”

按:《世說新語》屬于小說家言,葉嘉瑩先生指出,黃初四年,諸王來朝的時間為農曆五月,此時棗子還未熟,用棗子毒殺曹彰是不可能的,文帝限制諸王的辦法還不至于要采用這種方式,曹彰是得了暴疾而死。而且該篇在寫曹彰死後,還有這麼一段,“複欲害東阿,太後曰:汝已殺我任城,勿複害我東阿。”曹植受封為東阿王在魏明帝太和三年,卞太後焉能在魏文帝黃初四年就稱曹植為東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