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24初人在北尾藝術群首發《繁華過後意亦幽》畫作,說實在話,我并不完全明白畫家所表述的意旨,隻感到畫作寓意很深、很遠……
通常,觀者都是按照自己的領悟去了解畫作的,這就是書畫藝術與小說、詩歌和散文等文學藝術作品不同的地方,但也有相通的地方。通常畫作的落款就比純文字文學作品凝煉和言簡意赅,此畫作的落款就達到了很多純文字文學作品所達不到的效果――一字值千金,一句頂一萬句。
這就是做文學藝術評論很難獲得很大成就的地方。畫家一幅作品,評論家能捕捉到藝術家獨立的眼光和深意極不容易,而要很好地解讀和诠釋作品意旨,更是難上加難。換句話來說,一幅畫作是否真的高明,藝術水準是不是很高,就看他能不能把評論家難倒。如果一幅畫難倒了評論家,說明這幅畫作的确很高明,藝術水準也是相當的高;而今天初人這幅畫作就是如此。
當然,評論家也可以進行藝術的再創造,這也是極其不容易的事情。這就是評論家為什麼會下筆千言萬語的原因,沒有那麼多的文字根本就沒辦法解讀畫家的作品,讀者和觀者也就更不容易明白。如果隻是簡單的解讀畫面的意思,一個普通的觀者都能夠讀得懂。無非就是荷塘裡面那些繁華的景色已經消逝,作為這個繁華背後那些主人公(包括在畫面中看不到的人,也在其中),依然還在忙碌。"繁華過後"這個可以了解,“意亦幽”就不是那麼簡單。
畫家在這裡的畫作的布局和章法,都很到位,留白也不是很多,可以說是恰到好處。然而,最亮的亮點,還在于蘆絲鳥和水中魚的神态,畫家将它們各自神态與“意亦幽”巧妙的融合在整個畫面之中,蘆絲鳥(或蘆莺或青鳥)全神貫注于水中的魚,而水中的魚遊起來是那麼的歡暢,怡然自得,悠哉悠哉,兩者都根本不在意繁華的景象的沒落,也不在意繁華之後的果實――蓮子和水中的蓮藕,乃至于此間花落誰家,春去秋來,早已經不在它們的視野和意識之中,即使來年荷塘是否會再次繁華,亦不是它們關注之焦點。前者此刻正在專注于它們自己的事業,專注于它的獵物,根本不在乎季節的變遷。後者除卻謀生之外,更專注于自己的享受――體驗快樂與幸福的感受,卻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缺乏憂患意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藝術家根本不同于普通的畫家就在于:簡單的畫作,尺呎之紙竟然可以表現整個人類,乃至宇宙萬物的演化圖景和真實存在,我曾經不止一次說過,把藝術與哲學結合起來,能夠表達宇宙存在的真實的圖景,這是很多畫家無法達到的境界,畫家不僅具有高超的藝術功底,還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這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生活的積累。這幅畫作,既描寫了人間百态,也将人性的特性,乃至宇宙萬物運動、發展和變化的自然規律表達的淋漓盡緻,入木三分;其中也不乏人生的智慧,不乏宇宙萬物生存的智慧,當中也有很多無奈,比如,昔日繁華的荷塘無法抗拒季節自然規律的變化,猶如,中國鼎盛時期的唐朝,世界上曾經号稱日不落的帝國的英格蘭,都無法抗拒曆史的變遷,還有許許多多輝煌的曆史,都已經繁華不再,現代的人們誰還會在乎以往曆史的輝煌,誰還會在乎那些曾經繁華的曆史,所有人都專注于當下,展望未來,這是整個人類演化曆史的規律,誰都不可逆轉,誰都無法抗拒。
盡管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能夠通過藝術來表達出來,就不是那麼簡單,這就是畫作是否真的高明,藝術家是否真正具有創造性乃至創作出警世駭俗的作品最關鍵的地方,這就是為什麼當代很少有偉大的藝術家的根本原因,因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他必須深入生活,又能超越生活,對世情和人情,都能洞察分明,洞若觀火,同時也要具有極高明的智慧,有深厚的曆史文化的底蘊,有哲學的智慧,同時也要對生活和人情練達,有足夠的誠意,人性的慈悲和憐憫,這些都是很高貴的品質,需要長期生活的曆練和修養,甚至要經過血與火的洗禮。所有的一切,評論家和觀者都可以在畫作中品味出來。我們可以從齊白石和很多著名的藝術家的作品中看得出來。據我所觀察,初人的很多作品,不但具有齊白石的風格(神形兼具,畫中有魂,形中有神,形象逼真,魂魄超然),而且有着超越齊白石的趨勢,具有相當高的影響力和感染力(我把它叫做喚醒的力量)。故以一首十字詩以和之贊之:
一筆描出世間情 滿乾坤;
一紙寫盡宇宙律 照天庭;
過往繁華皆煙雲 觀天下;
古今風流之人物 在何處?
千年曆史已成灰 誰在乎?
萬年化石亦是泥 何處尋?
今人隻做今天事 在當下;
今日明天變曆史 展新篇。

――――――――――――――
:作者簡介
王一心,原名王戰初,男,1958年12月1日出生,廣西貴港市平南縣大新鎮北段村人,197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産黨,任職中共廣西貴港市委黨校科研室主任科員,國家公務員,廣西作家協會會員,國家級心靈導師,助理研究員,廣西黨史學會會員,廣西史志研究會會員,廣西青少年研究會會員,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特聘講師,中國共青團中央研究室特聘研究員,貴港市文學理論家協會副主席,貴港市作家協會理事,貴港市政府荷花文學藝術獎評委會委員。
曾在國家級報刊、省、市、縣級報刊發表論文、詩歌、散文、小說等作品300多萬字。散文《雪蓮》曾被中國《散文選刊》刊登,并榮獲貴港市政府2009年度荷花文學藝術一等獎;長篇小說《橄榄枝·女人和槍》刊登于2005年《長篇小說》雜志,并榮獲該年度華語長篇小說一等獎;中篇小說《翅膀長在靈魂裡的鳥》發表于《中國作家》專輯,并榮獲2006年《中國作家》中篇小說二等獎。
曾出版發表地方史志類專著10多部共300多萬字,2011年開始專職從事哲學研究和文學創作,目前已完成《宇宙演化和諧論》50多萬字、《宇宙哲學論》120多萬字、《人的思維與行動的哲學指南――論作為宇宙意志和本象的世界》20多萬字,《批判人性哲學的批判》、《人之成為人如何可能》10多萬字等5部哲學專著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