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可穿戴創意設計:技術與時尚的融合》一一3.3 紡織與教育

本節書摘來自華章計算機《可穿戴創意設計:技術與時尚的融合》一書中的第3章,第3.3節,作者:[美]希貝爾·德倫·古勒爾(sibel deren guler),瑪德琳·甘農(madeline gannon),凱特·西基奧(kate sicchio),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

本節解釋紡織和縫紉在教育中的不同角色,強調将電子裝置和紡織品融合成為教育工具的新嘗試。

3.3.1 縫紉課程

在我上國中時,學生都必須修縫紉課。我們一起縫制一條被子(每個學生制作一小塊),捐獻給當地的兒童醫院。當我進入高中時,縫紉是深受歡迎的選修課。今天,在走進學校或者博物館開辦服裝研讨會時,我知道不能認為學生和我一樣熟悉縫紉。實際上,如果有不止一位學生懂得縫紉,我就很吃驚了。對于4年級學生、高中生甚至大學生來說,從未穿過針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沒有這項技能不會影響你的生活,但是學習基本的縫紉技術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從長遠來看絕對是值得的。

如果你從未學過如何縫紉,不要擔心,接下來的兩章将介紹基本的縫紉技術,教你縫制一個簡單的照明電路!

圖3-3展示了一位正在我的講習班上學習如何縫制電路的高中女生,在這個講習班上,我探索了幫助女孩們将工程和科學結合起來的方法。這個班上有12位女生,隻有2~3人在開始項目之前知道如何縫紉。

為什麼在學校中不再教授縫紉,或者将其作為選修課程?這個問題比表面看上去更複雜。教育中的“數字化鴻溝”已經成了許多學習标準和體系中的關鍵問題。全世界的學校和其他教育場所都在努力確定學生不落人後,因為計算機能力正在成為未來從業人員的關鍵技能。遺憾的是,這往往意味着評估預算時會裁撤不能在未來帶來價值的課程,以便為新技術留出空間,縫紉往往首當其沖。

《可穿戴創意設計:技術與時尚的融合》一一3.3 紡織與教育

圖3-3 華盛頓歐文學校的一位學生在校外的性教育課程“wearing consent”(以穿着表示明确同意)期間設計的consent(表示明确同意)可穿戴裝置(2015年4月,照片由norene leddy拍攝)

但是,研究正在證明,将電子學與科技融為一體作為教育工具極具價值。有些研究人員開發了這方面的工具套件(包括我),第5章中将進行讨論。縫紉作為電子裝置的入口,使這些概念更容易了解,也不那麼抽象。

3.3.2 高等教育:技術與紡織品的對比

時裝和紡織品行業的高等教育面臨的是相反的問題。許多課程按照自己的方法設定,使用傳統的繪圖和裁剪方法,而不是接受新技術和軟體。大部分課程專注于這些基礎方法而不是跨學科的新技術。在學生體驗這些新方法之前,教師們必須熟悉和适應它們。雖然有些學校引入技術專家并提供員工教育訓練,緻力于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許多課程沒有表現出任何進步。當然,這是一個多方面的問題,在引入和實施更現代化的技術之前,學院中的系上司和委員會應該加以考慮。

3.3.3 為工程師們縫紉

另一個需要探索的領域是在大學工程課堂上使用紡織品的價值。正如下一小節所闡述的,紡織品制造中的許多突破和創新是工程師與紡織品和服裝設計師協作的結果。此外,了解紡織品設計和材料對于工程師來說很有價值,而不論他們在以後的職業生涯中是否追求時尚。使用織物和線帶來了新穎、有趣的挑戰。這是一種親身經驗—和工程學科目中的其他傳統實踐項目沒有太多的不同—它迫使你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思考簡單的電路,将其應用在完全不同的地方。第5章将解釋設計可縫制電路的微妙和複雜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