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分論壇|“國際中文學習與測試”論壇雲端開講

作者:語合中心

12月16日,國際中文教育标準和考試研讨會“國際中文學習與測試”論壇在中文聯盟直播平台進行。論壇分為上下半場,由漢考國際董事長兼總經理李佩澤主持,邀請海内外大學校長、教授、漢語水準考試考點負責人、中文學習測試中心負責人等十餘位專家學者發表主題演講并展開深入探讨。200名高校代表、考點代表、國際中文教育領域從業者線上參加會議。

分論壇|“國際中文學習與測試”論壇雲端開講

論壇上半場主題為“國際中文學習與測試市場化融合發展”。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趙國成出席并為32家考點頒發“2020年度漢語考試優秀考點”獎。趙國成代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向獲獎機構表示祝賀,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大家通過漢語考試向更多學習者提供更多樣、更優質、更高品質的中文教育服務,也歡迎大家積極參與利用市場化模式合作設立“中文學習測試中心”,在後疫情時代争取更大成績。

漢考國際市場與營運總監劉小龍表示,疫情期間漢語考試創新化發展,秉持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創造性地實施居家網考服務,為全球數萬名考生解決赴考難題。後疫情時代,漢考國際将持續探索和建設多元化的服務體系,與各國考點合作推進中文學習測試中心的設立,努力為考生提供“教-學-考-來華留學-實習就業”一體化服務。

匈牙利羅蘭大學副校長、教授郝清新提到,匈牙利羅蘭大學孔子學院多年來紮根本土,在中文教育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教學案例和理論研究基礎,助推匈牙利中文教育發展。在中文教育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研究和搭建促進學習者個人發展的“考試後道路”,使學習者“學有所成,考有所用”,是大學和孔院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漢考國際提出和實施的留學中國相關項目,為解答這一問題提供了一種模式和可能,為匈牙利中文學習者搭建起通往中國的彩虹橋。

複旦大學教授、國際文化學院院長吳中偉提出,國際中文學習與測試的發展呈現出多元化、标準化、專業化三個特點。多元化表現為學習需求的多元化、教學理念的多元化和教學機關的多元化。在多元化背景下對學科建設提出了兩大問題,一是标準和大綱建設問題,二是學習資源庫建設問題。吳中偉教授從自身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出發,發表了基于多元化背景對于傳統教學理念的反思,以及學習資源庫建設與教師共同體建設關系問題的一些思考,為國際中文标準化、專業化發展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格魯吉亞第比利斯自由大學教授、漢語水準考試(hsk)考點負責人瑪琳娜深入剖析了國際中文學習與測試之間的關系。她認為,考試是一種嚴格的知識水準鑒定方法,考試的作用非凡,遠遠不止于檢測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其知識儲備。她強調,應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基礎上,加強中文教師對考試重要性的了解。對教師進行教育訓練時,也可以包括專門講hsk考試意義和作用的講座或課程,使教師在教學中影響學生,帶動和督促學生參加考試。可加強考試成績證書頒發儀式感,增強考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學生參加考試的動力。

西南大學副教授、原孔敬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胡琳介紹了泰國孔敬大學孔子學院yct智慧漢語課堂在國際中文教育及漢語考試推廣中的運用情況。智慧漢語課堂的運用,部分解決了國際中文教學中的“三教問題”,即教師、教材、教法,彌補了師資不足、教學資源短缺、新手教師教法生疏的問題,通過智慧漢語課堂,參加漢語課程的學生大大增加,進而促進了yct考生人數的增長。

論壇下半場主題為“國際中文教學、學習、考試一體化服務”。日本青少年育成協會專務理事、日本hsk事務局局長本田惠三提到,随着中國國力的日益增強,近年來中國國内各院校不斷擴大留學生招生規模,海外企業中文人才需求也逐年遞增,為繼續擴大hsk考試影響力和品牌含金量,滿足中國國内高校國際招生和中日企業招聘的需要,日本青少年育成協會與漢考國際于2016年創造性地提出合作新領域——在日本舉辦首屆“hsk留學就業展”。hsk留學就業展不僅給中文學習者提供了赴華交流學習,以及進入中企工作的機會,同時進一步帶動了日本當地參考hsk的熱情。hsk留學就業展創造性地打造了以學習者為中心,提供“教-學-考-到中國留學-實習就業”的一體化服務。

韓中文化協力研究院、hsk南韓事務局局長梁美京介紹了hsk南韓事務局在2020年舉辦漢語考試的情況、南韓企業的漢語測試情況與活用案例等。2020年,hsk南韓事務局克服疫情影響等困難,堅持開放幾乎所有月份的考試,年考生數逾6萬人。随着中韓兩國經濟、文化、人文交流的日益頻繁,衆多南韓企業對中文人才“求賢若渴”,因而擁有hsk、bct考試成績的員工和求職者能得到用人企業的更多青睐。hsk南韓事務局充分挖掘企業漢語考試潛力,為考試發展提供持續性增長點。

美國柯斯理教育集團董事、柯斯理中文學習測試中心負責人mark kemsley和瑞典瑞中交流協會理事長王梅分别介紹了各自對學習中文以及營運中文學習測試中心的規劃和設想。

本次論壇,發言嘉賓立足學習與測試本身,深入淺出地分享了各自在國際中文教學研究、營運考試及考試推廣等方面的經驗,對國際中文學習與測試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與參考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