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公認的最高獎項是台灣金曲獎,台灣金曲獎的壓軸大獎叫“年度最佳演唱專輯獎”(後改名為演唱類最佳國語專輯)。
很多歌手和音樂人,最想拿的獎項,就是這個壓軸大獎。
那麼各位知道,這個壓軸大獎曆年的獲獎人,是在什麼年齡獲獎的麼?
我花了一些時間統計了一下:

這個獎,曆史上最年輕的獲獎人是周傑倫,出道僅僅6個月就獲獎。此外,第三年輕的獲獎人也是周傑倫,第四年輕的獲獎人也是周傑倫。
除此之外,周傑倫是金曲獎曆史上唯一一個蟬聯獲壓軸大獎的,也是唯一一個拿了4次壓軸大獎的。
更重要的是,周傑倫所有專輯全部由他獨立擔任制作人,并且包攬全部作曲。
華語樂壇沒有人更配得上“出道就是巅峰”這句話了,說他是天才,一點也不為過。
----------------分割線-------------------------------
①
這個問題啊。
我跟你說個故事。
以前高一,有個同學問我實體題,我看了二眼,第一眼,嗯正常題做過,第二眼,哦是男生,于是推脫自己不會。然後這位同學真的以為連我都不會,又想了一節課,跟我說這題太難了,估計老師都不一定會…。
我覺得那是實體老師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當然,也有我的錯。
我隻是懶得回答男生的問題而已,就讓老師被黑了一次。
②
同理,這個邏輯也可以套在你這個問題上。
毫不誇張地說,周傑倫就是大部分80、90後音樂人,也就是現在主流音樂人的啟蒙老師。
你現在覺得厲害的年輕音樂人,鄧紫棋是傑倫頭号迷妹,許嵩、汪蘇泷、徐良都受到周傑倫音樂的極大影響,華晨宇也說周傑倫是其偶像,李榮浩更是一個老傑迷了。
你再看看exo的歸國四子,四個有三個都是傑倫鐵粉,另外一個也受到極大影響。
你再看看中國的各類rapper,十個有八個都是周傑倫粉絲。
還有各類影視明星,上次周傑倫夕陽紅打榜事件,已經凸顯出了周傑倫的影響力。
再看,周華健、李宗盛這種樂壇大佬毫不掩飾對周傑倫的喜愛,張學友也說傑倫是他最欣賞的音樂人之一。
再看,同時期的音樂人,像周傑倫這樣樂壇常青,一發新歌衆人皆知的有幾個?
③
我是95後的,我經常跟我朋友說,我們其實沒有經曆過周傑倫最輝煌的年代,他更像是85、90的神,而我們隻是生活在他已經成神的時代。
這點很可惜。
也會造成很多人沒有了解過周傑倫的音樂,進而認為他被誇大了。
事實真是這樣?
我更想說,你聽的音樂人可能更像班裡的學霸,而周傑倫呢,更像一個老師。
周傑倫影響了太多太多音樂人,更重要的是,他讓華語樂壇真正意義上成為華語樂壇,而不是以前那種隻靠日本曲子的cover。
他的饒舌,不照搬歐美,去掉了中文的四聲音調,讓押韻更流暢,把正能量寫進了歌詞,這是空前絕後的。
他的中國風,在他之前,中國風的歌曲屈指可數,而在他之後,一年就能多四位數。
他的周氏情歌,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以前我們叫其小天王,再到周董,天王,現在,周傑倫完全可以被稱為:
④
馬頔說過:那一個年代的人,誰沒聽過周傑倫啊,不信你問宋冬野,問誰誰,誰都是這樣,誰說沒聽,那就是裝x。
音樂圈是有鄙視鍊的,但能讓這麼多圈子統一音樂審美,都叫好的音樂人隻有周傑倫。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周傑倫是音樂審美的試金石。
你會感覺每個人都聽周傑倫,但不同音樂感覺的人聽到的周傑倫是不一樣的。
在這一點到,我更感覺周傑倫被低估了。
這幾年在大衆的眼裡,周傑倫就是“胸肌”和“說好不哭”。
經常看到有告白氣球入坑、說好不哭入坑、我是如此相信入坑這樣的說法,甚至現在估計還會馬上誕生mojito入坑這樣的說法,這些評論裡,不乏惡搞好玩的,但說句真心話,這些歌确實是周傑倫給05、10後的名片。
太多00後(尤其05後)是從來沒聽過周傑倫之前的專輯的,不知道《以父之名》《最後的戰役》這樣的歌,甚至他們會覺得《龍卷風》是被鄧紫棋唱火的,《雙截棍》是被華晨宇唱火的,《半獸人》是被偶像練習生唱火的,《聽媽媽的話》是被小問号帶火的???
哎,無知者無罪。
從這個角度看,周傑倫恰恰是被大衆低估的音樂人。
因為周傑倫自帶熱度,太多人喜歡,是以很多人都知道周董是天王,很厲害的前輩,但沒幾個人周董厲害在哪裡?
關于這一點,百度百科寫明了一切,知乎各種分析也寫明了一切,我就不多說了。
真的喜歡周董的音樂,就該多聽不同類型的音樂,不同國家的音樂,音樂審美一上去,你就知道到底周董為啥厲害了。
而不是看到《夏天的風》火了,哇的一聲說,原來是周傑倫作曲啊。
原來他真的這麼厲害啊。
⑤
總結下,永遠不要低估老師。
換句話說,也就是音樂教父的影響力。
真正厲害的東西都是内斂的,隻有半桶水才容易飄。
你現在聽的很多音樂都沒有經過曆史沉澱。
很多音樂人也有可能隻是昙花一現。
但是,看完這個回答,先把周傑倫前十張專輯都聽上一遍。
你就知道為啥都在傳厲害了。
因為是真tm的厲害啊。
ps:
我來解釋一點,評論老有00後的朋友表示委屈,說我黑00後,完全不是這樣,我也是半個00後,怎麼會黑自己哈哈。但事實就是周傑倫出《範特西》的時候,很多00後還沒出生,或者幾歲,的确就是沒有經曆過周傑倫成名到巅峰的時候啊。
有些說童年還聽貓王的哈哈哈,我想說,這和我說的并不沖突啊。
因為傑倫的經典作品一直在流傳,哪怕二十年前的音樂到現在也不過時。
正如我在評論區打的比喻,這就跟一次性看完《哈利波特》和從《哈利波特》第一部追到最後一部一樣啊。兩者都是看完了哈利波特,但那種體會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這種體會和感受,有時候并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
有可能你從記事起,《哈利波特》已經更完了,是以你覺得好看,隻能一次性看完啊。
沒有人會嘲笑你一次性看完了《哈利波特》,同樣的,沒有人會嘲笑你可能一個月不到就把《jay》聽到了《周傑倫的床邊故事》。
你已經比别的朋友厲害太多了,有好多人會因為年代久遠錯過了經典。
是以這不是黑不黑的問題,我隻是客觀表達傑倫對不同年齡層影響力的不同。
大家可以看看評論區一些哥哥姐姐的評論,都很溫暖,那個時候,每個夏季,他們都在等傑倫的新專輯。
現在,對于他們來說,傑倫的新歌,承載的是他和她們的青春。
這種感覺,是不一樣的。
有些小朋友可以去欣賞以前的專輯,去找以前的老歌聽,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這樣的。就是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是以才有題主這樣不解的人和周傑倫為什麼厲害的困惑。
而且我想說的是,00後、05後甚至10後的傑迷,你們是最棒的啊。正是因為你們這些小傑迷的存在,傑倫音樂藝術的生命力才在一直延續啊。
加油。
好好聽歌,努力前行。
最後感謝大家的贊,因為你們,讓我的回答被更多人看見。
最開始一天才幾個贊,我甚至想删了這個回答算了哈哈哈。
是以,是你們讓我的回答更有了意義哈哈。
哎呦,不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