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華章出版社《openstack實戰指南》一 書中的第2章,第2.1節,作者:黃 凱 毛偉傑 顧駿傑 ,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
網絡節點需要安裝neutron和openvswitch-plugins。和計算節點一樣,也需要手動安裝open vswtich的包。在網絡節點中,安裝neutron和openvswitch-plugins的方式和控制節點、計算節點的安裝類似,唯一的差別是需要把源代碼中關于dhcp-agent、l3-agent和metadata-agent的配置檔案複制到/etc/neutron目錄中,其餘的這裡不再重複寫出。這裡給出啟動三個服務的指令:
網絡節點需要建立相關目錄,代碼如下:
塊存儲節點運作cinder-volume服務,這個服務同樣包含在cinder的安裝中,可參照在控制節點中安裝cinder服務的那一部分。啟動cinder-volume的指令如下:
最後,從自身的學習經驗來看,筆者建議讀者先從二進制包安裝方式開始,因為linux發行版本廠商已經幫使用者解決了很多依賴包的關聯,并且建立好了相關的目錄和目錄下需要用的配置檔案,使用者和目錄權限無須配置。使用者或者管理者可以專注于各個元件的配置參數,以便建立起一個正常運作的openstack雲環境。學習二進制包安裝後,讀者可以循序閱讀後面如何使用openstack的章節,對openstack整個架構使用有個大緻的了解之後再來學習源代碼安裝。筆者在這裡給出的源代碼安裝步驟相對簡單,而且由于随着版本的更新,可能會不适用于新的版本中。推薦讀者對這裡介紹的安裝過程熟悉之後,去閱讀官方的devstack的腳本,它是一個一直在保持更新的腳本,添加了更多功能的支援,譬如nova的cell服務、neutron的其他plugin、ceilometer、heat等新的項目元件;同時,該腳本也支援在centos 6.5上進行源代碼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