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商業秘密損害賠償計算的法律淵源【結語】

josh lerner在90年代初對美國五百三十家公司研究時發現,這些公司中發生的知識産權案件糾紛裡有43%涉及商業秘密。而商業秘密損害賠償又是商業秘密糾紛中最關鍵的問題之一。

美國商業秘密損害賠償計算的法律淵源【結語】

作為知識産權保護的的先行者,美國對商業秘密的保護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期形成的保護判例。最初關于商業秘密損害賠償的理論被anna l. johns總結為三個包括,合同法、法律或事實預設合同及民事侵權行為。

美國商業秘密損害賠償計算的法律淵源【結語】

美國是典型的判例法國家,但是到了近代,他們也開始認識到成文法的重要性,自上世紀30年代後,美國律師協會及美國法學會開始相繼釋出《反不正當競争法重述》、《統一商業秘密法》以及《侵權法重述》,進而與判例形成現代美國商業秘密損害賠償原則及方法的主要法律淵源。

美國商業秘密損害賠償計算的法律淵源【結語】

雖然《統一商業秘密法》在形式上是以州法頒布,但美國商業秘密的懲罰性賠償原則以及補償性原則均在《統一商業秘密法》中被确定,該法規适用廣泛,對商業秘密損害賠償範圍規定了三種,包括合理許可費(a reasonable royalty)、侵權人的不當得利(the unjust enrichment)以及權利人的實際損失(the actual loss)。

美國商業秘密損害賠償計算的法律淵源【結語】

而之後釋出的《反不正當競争法重述》則進一步規定了四種關于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包括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的獲利、成本比較及合理許可使用費。同時,美國法院在多年的審判實踐中也意識到商業秘密損失計算的難度,是以也允許權利人在訴訟中可以多種形式請求損害賠償。

美國商業秘密損害賠償計算的法律淵源【結語】

感覺上面的内容還不夠,不要着急。筆者已經根據辦案中被咨詢頻率最高的問題,已經為您整理了很多系列法律常識小文章,帶您了解法律關系中的坑與福利,想知道更多,就趕緊關注這個頭條号吧!

參考文獻:

[1] robert p. merges, peter s. menell, mark a. lemley: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technological age (fourth edition), aspen publishers, 2006, p34-35.

[2] 李春華,王合新:《美、日商業秘密侵權救濟制度之比較》,《山東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

[3] see utsa § 3 (a)

[4] see 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unfair competition, § 45, cmt.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