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OpenStack實戰指南》—— 第1章 OpenStack簡介

本節書摘來自華章出版社《openstack實戰指南》一 書中的第1章,第1.1節,作者:黃 凱 毛偉傑 顧駿傑 ,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

openstack是當今最流行的開源雲平台管理項目,可以控制整個資料中心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的大型資源池。從openstack的名字可以看出它大緻的含義,open顧名思義為開源軟體,開放式的設計理念、開放式的開發模式、開放式的社群,stack意為堆,可以了解為雲計算是靠每一塊小瓦礫堆砌而成。openstack并不是單獨的一個軟體,它由多個元件一起協作完成某些具體工作。openstack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開源軟體集合,集各種開源軟體之大成。當你想尋找aws ec2的替代品時,openstack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雲計算的概念并不是很新。實際上,aws ec2已經出現有7年左右。雖然openstack是如今最為流行的一種可用的開源雲計算解決方案之一,但它不是最早的一個。它是在公共和私有領域開發的兩種舊解決方案的綜合。

openstack是一個非常年輕的開源項目,最初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rackspace合作研發的項目,2010年7月以apache 2.0許可證授權開源,源代碼來自于nasa的nebula雲平台和rackspace的分布式雲存儲(swift)項目。nasa最初使用的是eucalyptus雲計算平台,當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後,eucalyptus已經不能滿足nasa的雲計算規模,而eucalyptus是不完全開放源代碼的(“開放核”模式)。nasa首席技術官chris kemp的研究小組為此專門建立了自己的計算引擎,新平台命名為nova,并将其開源。在2010年nasa和rackspace分别将nova和swift項目代碼開源時,已經獲得了25個企業群組織的支援。

openstack緻力于一個開放式設計過程,每6個月開發社群就會舉行一次設計峰會來收集需求并寫入即将釋出版本的規格中。設計峰會是完全對公衆開放的,包括使用者、開發者和上遊項目。社群收集需求和制定經過準許的線路圖,用于指導未來6個月的發展。

openstack使用apache 2.0許可證,相容gplv3以及dfsg。

下面來了解一下openstack的優勢和劣勢。

openstack的優勢:

解除廠商綁定。

具有可擴充性及很好的彈性,可定制化iaas。

良好的社群氛圍。

openstack的劣勢:

入手難、學習曲線較高,在對整體把握不足的情況下,很難快速上手。

偏底層,需要根據實際應用場景進行二次開發。

現階段的廠商支援較弱,商業裝置的openstack驅動相對不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