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三将是對南北朝北齊的三員名将斛律光、段韶、高長恭的合稱。
1、斛律光
斛律光,字明月,生于公元515年,南北朝時期北齊名将、軍事家,朔州(今山西朔縣)人,高車族,少工騎射, 出身将門。以武藝知名。
一次随世宗高澄打獵,見一大鳥在雲際飛翔,斛律光引弓射之,正中其頸,大鳥如車輪旋轉落地,卻原來是一隻大雕,遂被時人稱之為“落雕都督”。後拜大将軍、太傅、右丞相、左丞相。他骁勇善戰,在與北周近二十年的争戰中,多次指揮作戰,均獲勝利。公元569年,周軍圍攻宜陽,斷齊軍糧道,他率步騎三萬破宜陽周軍,再通糧運。周軍複攻,他領軍迎戰,又獲勝利,俘北周開府儀同三司宇文英等。次年,率衆于平隴等地築壘,迎戰北周骠騎大将軍韋孝寬所率步騎萬人,大破之,俘斬千計。他治軍嚴明,身先士卒,不營私利,為部下所敬重。
公元572年,北周大将韋孝寬施以反間計,北齊後主高緯中計,将斛律光殺害。
2、段韶
段韶,字孝先,南北朝時期北齊名将、軍事家,戰略家,齊國開國功臣,為北齊開國立下汗馬功勞。
段韶才華橫溢,在齊國外統軍旅,内參朝政,真可謂出将入相,功勳卓著。公元546年,高歡大軍圍攻西魏玉壁城數日未克,死傷七萬多人。高歡病危,臨終前囑其子及大臣:“凡軍旅大事,都要和段韶商量。”553年,梁将東方白額領兵進犯北齊,段韶奉命讨伐,大敗梁軍,殺東方白額。之後,北齊和北周每有戰争,帶兵将帥非段韶莫屬,而且都能取得勝利。
公元571年,北齊與北周在邊境對峙數月,段韶在軍中病危,他在設計大破周軍的當天夜裡死去。
3、高長恭
高肅,字長恭,蘭陵王高長恭,一名孝瓘,以表字名,骁勇善戰,是北齊世宗文襄帝高澄的第四子,軍事家、東魏大權臣北齊創始者大丞相高歡之孫,封為蘭陵王。“貌柔心壯,音容兼美”,據說因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吓敵人,遂每次打仗都要帶上怪獰的面具。
公元565年,周軍大舉進攻,包圍洛陽。高長恭帶領五百騎士,沖過周軍重重包圍,突入金庸城(洛陽)下,城被周軍包圍甚急。城上齊兵認不出誰來了,懷疑是敵人的計謀,蘭陵王遂摘下面胄,示之以儀容,城上軍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數百名,前來接應,很快周軍被迫撤走,解除了包圍。為慶祝勝利,武士們編了《蘭陵王入陣曲》。
公元573年,高長恭被北齊後主高緯賜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