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被禁的小說,國人不敢看,在日本卻風靡全國

如果問一下,哪部中國的文學作品對日本影響最大,很多朋友都會脫口而出——《三國演義》。

除了日本很多知名的政治人物喜歡三國外,光榮集團以三國為題材的遊戲,在整個東亞十多年來持續熱銷。

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被禁的小說,國人不敢看,在日本卻風靡全國

影視劇中的趙子龍形象

但是,有這樣的一部作品,由形式到内容、由外表到精神都影響了日本文學,很多舞台劇和影視劇也從它的内容中取材、改編。

可以說,它對日本在文學藝術層面的影響甚至要大于《三國演義》。

令人不解的是,這樣一部作品,雖然在東瀛知名度很高,但它在中國卻名不見經傳。

因為,很早它就被禁了,還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本被禁的書籍。

《剪燈新話》為何被禁?

《剪燈新話》的作者瞿佑,生活在元末明初的動蕩歲月,雖有滿腹經綸,但是生不逢時。

當時江南經濟發展,帶動了民間思想的活躍,有些民間口口相傳的奇異故事,經過瞿佑的加工,以江南世俗百姓普通生活為藍本的《剪燈新話》問世了。

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被禁的小說,國人不敢看,在日本卻風靡全國

《剪燈新話》問世之初,不僅販夫走卒、土豪鄉紳手不釋卷,就是太學裡的儒生也很癡迷。

明朝初年已經将程朱理學奉為治國的主導思想,當時承擔為朝廷培養人才的國子監,自然将四書五經作為教材。

時任國子監祭酒,就是大明最高學府的校長叫李時勉,他主張“格緻誠正”,看起來是個老牌傳統的儒生。

李時勉能當上這樣的高官,自然不敢怠慢,工作起來也是兢兢業業。在課堂上,講起四書五經,那也是精神飽滿,口若懸河。

無奈的是,任他唾沫橫飛,學生總是神遊太虛。

他深刻檢讨,是不是自己的教學風格有問題,是以他決定深入學生中間,一探究竟。

他晚上到學生宿舍去交流,詢問大家都在看什麼書,是《春秋》呢,還是《詩經》?沒想到學生們看得最多的書,竟是一部《剪燈新話》。

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被禁的小說,國人不敢看,在日本卻風靡全國

李校長從學生那裡借了本書,回家挑燈夜讀,看着看着,他覺得越來越不對勁,于是連夜給皇帝寫了奏折,第二天就趕到皇宮去向皇帝彙報這件事。

李校長奏折的主要意思是,《剪燈新話》是精神鴉片,是會侵蝕靈魂的,為了保證大明朝正确的價值觀,這種書必須禁止。

不能不說,李校長的眼光很獨到,《剪燈新話》穿越時空,打破時空界限,讓古人與今人對話,死人與活人對話,自然是“假托怪異之事。”

但是,小說本身就是虛構的,要看到這些虛構故事背後的社會意義。

《剪燈新話》多篇寫到人鬼戀,《滕穆遊聚景園記》通過滕穆巧遇故宋宮人鄭芳華并與之同居3年的奇事,抒發了作者的懷舊情懷,表現了對亂世宮女命運的深切同情,展現出作者博大的人文關懷。

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被禁的小說,國人不敢看,在日本卻風靡全國

《綠衣人傳》則通過綠衣女與趙源人鬼戀故事,歌頌了青年男女追求戀愛自由的精神,并揭露了奸相賈似道殘忍暴虐的行徑。

前者側重抒發曆史興亡之感,表達對宮女命運的同情;後者則在人鬼戀中融入了反權奸的政治内涵。

而這,恰好是李校長這種“性剛鲠,慨然以天下為己任”的老牌儒生無法了解的。

理學熏陶下的李校長勉欣賞的是“懷德蘊義、砥行立名之士”,主張文藝為政治服務,而《剪燈新話》的可貴之處恰恰是對傳統儒家的用世理想作了深刻的檢討。

另外,由于小說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作品描述了元末江南城鎮商業文化的發展對市民的影響,打上了元末特定時代的烙印,流露出與傳統不同的思想。

李校長就認為瞿佑寫的這些玩意兒不是在借古諷今,不是在變相誇贊元朝嗎?

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被禁的小說,國人不敢看,在日本卻風靡全國

影視劇中的朱元璋形象

于是,在李校長的倡議下,這本《剪燈新話》就被禁止了。

《剪燈新話》與《聊齋志異》

在當時沉悶的政治環境中,《剪燈新話》的問世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喜愛與共鳴,甚至連國子監裡的經生儒士也閱讀它。

後世仿拟者紛起,永樂年間有廬陵李祯的《剪燈餘話》,宣德年間有趙弼的《效颦集》,萬曆年間有邵景詹的《覓燈因話》相繼問世,除仿拟之作外,白話小說和戲曲也受到《剪燈新話》作品的影響。

就連《聊齋志異》,也都受到了它的影響。

魯迅說聊齋是用“傳奇法而以志怪”,就是将虛構、怪誕、新奇的特點與怪異題材相結合,再反映現實的社會背景,這種手法,顯然是瞿佑開創的。

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被禁的小說,國人不敢看,在日本卻風靡全國

最直接的是《聊齋志異》很多故事都能看到《剪燈新話》的影子。

如《考城隍》的故事和《修文舍人傳》都是描述文人生前正直、懷才不遇,死後在冥府為官的故事。

《聊齋志異》中的《雙燈》雖然故事情節與《牡丹燈記》不同,但卻出現了雷同的一幕場景。

《剪燈新話》出現的是“十五夜,三更盡,見一丫鬟,挑雙頭牡丹燈前導,一美人随後。”第二次出現女鬼和男子共同危害百姓時,也是一個丫鬟挑着雙頭牡丹燈籠。

《聊齋志異》中雙燈的首次亮相也是伴随着女主人公出現的,“無何,雙婢挑燈,已至塌下,”第二出現在男女分手之時,仍然是“至村外,雙婢挑燈以待。”

對于《牡丹燈記》的場景,蒲松齡既然借用了,對于情節,自然也不放過。

看完《牡丹燈記》,我們會發現,簡直是《聊齋志異》中最著名的一篇故事——《畫皮》的翻版。

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被禁的小說,國人不敢看,在日本卻風靡全國

《畫皮》

故事情節都是男子遇見女子,進而見色起意,然後邀至家中,中途遇見旁人警告,男子被害後女子繼而得到懲處,這樣的層層推進方式。

将一篇文章的場景與情節分别置于兩篇不同的故事中,蒲松齡活用的技巧非常高明,但受到《剪燈新話》的影響是無疑了。

《剪燈新話》在魏晉隋唐的志怪小說和《聊齋志異》之間,起到的恰好是一種承上啟下的關系。

它是對《搜神記》等志怪小說的總結,代表了古代這志怪小說的巅峰,又影響到了《聊着志異》的寫作,開啟了明清志怪小說的先河。

《剪燈新話》在日韓風靡

因為遭到禁毀,《剪燈新話》在國内流傳比較少,很多中國人都不知道它。

但是,瞿佑、李時勉等人不會想到,這部小說并沒有因為遭禁毀而失去應有的魅力。

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被禁的小說,國人不敢看,在日本卻風靡全國

《倩女幽魂》

這部遭禁的小說引起了北韓李朝人的興趣,後來又傳到日本和越南,對亞洲文學産生了巨大影響,成為中國文學傳播史上一個罕見的個案。

别看北韓半島和中國接觸很多,由于唐詩宋詞名氣太大,他們并未接觸到小說這個文體。

北韓李朝的一位著名作家金時習模仿《剪燈新話》創作了《金鳌新話》,從此北韓半島有了第一部他們自己的小說。

《金鳌新話》問世後,各篇的标題成了南韓小說标題的原型。

受《剪燈新話》影響,《金鳌新話》的主人公多為才子佳人,雙方一見鐘情,沖破世俗阻撓,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這種寫作方式成了南韓言情小說的固定模式,在今天的韓劇中,還幾乎是這種套路。

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被禁的小說,國人不敢看,在日本卻風靡全國

但是與《剪燈新話》一樣,《金鳌新話》也在本國絕迹了,兩部著作都是在日本發現的。

可見,日本對于保留華夏文化,無論是來自處于核心地位的中國還是處于邊緣的南韓,都非常用心。

日本本土文學也自然受到了《剪燈新話》的影響,由《奇異怪談集》《伽婢子》到《古今奇談英草紙》《雨月物語》,均有《剪燈新話》的影子。

尤其是日本三大怪談之一的“牡丹怪談”,實際上就源自前文所說的《牡丹燈記》。

内容情節都是人與女鬼相戀,相思成疾,都被旁人看破,并且都出現了法師降妖,可是最後還是情不能自已,人最後選擇與鬼在一起,牡丹燈籠是女鬼出現的标配。

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被禁的小說,國人不敢看,在日本卻風靡全國

《牡丹燈籠》如今是恐怖電影、舞台劇最受歡迎的題材之一,也是日本怪談中的大衆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廣的怪談之一。

不僅日韓,連越南,也有對他們的文學作品産生巨大影響的仿作出現,其著名作家阮嶼就模仿《剪燈新話》創作了《傳奇漫錄》。

《剪燈新話》在中國被禁,卻沒有妨礙它在文學上無可替代的地位,一位美國學者稱《剪燈新話》是中國曆史上最早具有跨國影響力的古典小說,它的文學傳播價值非常大。

不難看出,長期以來,作為東亞文化圈主要輸出國的中國,為東亞古代文明的繁榮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推動了周邊國家的文明發展。

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被禁的小說,國人不敢看,在日本卻風靡全國

影視劇中的孔子形象

日本、南韓、越南作為“小中華”,是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直接受益者。

而當今社會,很多年輕人“哈韓”,“精日”,孰不知,那些追捧的東西追根溯源,都是來自我們自己。

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在建立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多發現那些傳統文化中的亮點;既要大膽吸收日韓、越南一些漢學家的成果,也要結合我們本國的傳統,創造出新時代璀璨奪目的作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