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左光鬥與史可法師生的傳承:用生死傳遞傳遞愛國情懷

作者:魚羊秘史
左光鬥與史可法師生的傳承:用生死傳遞傳遞愛國情懷

01

名師覓徒

明朝末年,左光鬥先生在京城擔任督學官。督學,顧名思義,是明朝教育部為了監督各省的教學狀況和考試,而派下來的專職人員。左先生不僅在其位,謀其政,而且時常擔憂國家的未來,暗自默默地尋覓人才。

時值風雪交加的季節,外面滴水成冰。風吹到臉上跟刀割一般。可此時左光鬥先生偏偏帶了幾個随從,騎着馬出門了。沒錯,他又去探尋人才了。

要說什麼地方容易埋藏人才?在繁華的京都裡?即使抵擋住了秦樓楚館的誘惑,也無法在喧鬧的街市中,尋一客棧專心複習。此處幾率不大。

孔明先生曾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夫學,須靜也。”要說僻靜寡欲、清苦儉約的地方,那莫過于古寺了。

02

一文傾心

古寺,正堂下側的廂房内,一位十八歲的書生正在備考。經過一夜的奮筆疾書,文章的初稿總算落成。他剛撂下筆墨,困意襲來,便忍不住趴着睡了過去。

此時,左光鬥先生恰逢經過,便信手拿起文章看了起來,這一看,當是撩撥了左先生的心弦,令他驚喜交集。

文章雖然隻是草稿,但是筆酣墨飽。字裡行間中洋溢着作者的氣節、抱負和志向。

眼前之人就是左先生心心念念要找的人才啊。

左先生掩飾不了心中的喜悅,随即把身上的貂皮大衣脫下,輕輕的蓋在了書生身上。瞧見窗外風雪正盛,他急忙小碎步般跑去把窗戶關上,又蹑手蹑腳的虛掩上門,小心翼翼的悄聲離開。待出門輕走幾步,則邁着歡快的大步去找常住了。

心中所喜之人怎麼能不知道名字?這便問去!

“史可法。”

左光鬥先生暗暗記住了這個名字。

03

面署第一

到了考試這天,考生們正排着隊準備入場。當點名的官吏念到史可法之時,左光鬥先生仿若被電流擊中一般,眼睛的光芒都落到了史可法身上。他認真的注視着史可法,如入無人之境。

左先生之前外出所遇到的這位人才,閱其文以至于念念不忘。外表難掩愛才之情,實則心存國家民族。

待到史可法的試卷一上交,左先生閱卷之後,立即将其評為第一名。這不僅是左先生求賢若渴,而且也是國家急需人才啊。當然,左先生也是慧眼識珠,僅是一面之緣,便能從一個少年的文章中,對其産生深刻的認識。沒有卓越的遠見和知人的智慧,是很難達到的。

左先生作為主考官,是以也就得償所願的成為了史可法的老師。在當時,凡是考中的考生,都以當時的主考官作為老師。行拜師禮設在了左先生的家中,史可法也就有緣見到了師母。

古話常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左先生不僅把史可法視如己出,而且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簡直比自己親生兒子還親。這不,在師母面前,左先生也毫不“收斂”,直接驕傲的說:“我的這些兒子都非常平庸,碌碌無為。以後能夠繼承我的志向和事業的,就靠史可法啦!”

在當時,左先生也隻是發自肺腑的感慨與喜悅,而在一旁的史可法卻将老師的話,一字一句的刻在了心裡。

04

身陷囹圄

明熹宗在位期間,以魏忠賢為首的宦官亂政。當時攀附他的人拜呼他為“九千歲”,離萬歲隻差了一千,可見,魏忠賢不僅狂妄至極,而且隻手遮天。

面對朝中亂局,楊漣不畏權勢,上書了控告魏忠賢罪狀的奏折。左光鬥先生也是忠誠正直之人,第一個站出來支援!緊跟其後又有數名大臣紛紛附議。

可皇帝不僅不信,還受魏忠賢蠱惑,誣陷楊漣和左光鬥等人A錢受賄,直接将其關進了東廠監獄。東廠,即東緝事廠,是明朝的國家特務情報機關,負責監督查辦謀逆的人。東廠的權力在錦衣衛之上,并且隻對皇帝負責。而掌管東廠的人正是皇帝的親信——宦官。沒錯,明熹宗在位時的東廠首領正是魏忠賢。倒是有種“賊喊捉賊”的感覺了。

左光鬥與史可法師生的傳承:用生死傳遞傳遞愛國情懷

左先生下獄之後,五天一審,拶指棍仗等酷刑,通通都要淩虐肉身一遍。由于手段殘忍,以至于審訊之時,左先生無法跪立,隻能平躺受訊。

史可法自是心急如焚,茶飯不思,每日守在監獄大門外,想去探望,可是宦官們防備極嚴,絲毫不給機會。

05

獄中訣别

度日如歲,左先生後來受到了炮烙之刑。炮烙,就是用燒紅的鐵片灼燙人的身體,紅鐵下去,血肉模糊。

史可法聽聞之後,心如刀絞,會意老師可能危在旦夕。籌備了五十兩銀子,苦苦哀求守衛的獄卒,希望能見老師最後一面,悲痛與無望翻湧心頭,竟情不自禁的落起淚來。

獄卒動了恻隐之心,為之所動,暗示他“探師”的辦法。

一日,一個“清潔工”出現在監獄門口。他衣衫破爛不堪,渾身上下肮髒污穢,手裡拄着長杖,背着一個臭熏熏的竹筐,不時還有幾隻蒼蠅徘徊其上。此人便是史可法,如此裝扮,隻為遮人耳目,前來看望老師。

獄卒把他帶了進去,為他暗指了左先生所在之處。

他循着方向望去,看見老師正耷拉着頭,無力的靠着牆癱坐在地上。待到走近身前,發現老師因為炮烙之刑,面部已經潰爛不堪,傷口有些地方已是焦灼結痂,而有些正是血肉模糊,完全分辨不出容貌了。左膝蓋以下,韌帶和骨骼都已經脫落,森然的白骨和血色的筋肉交織錯落,令人心寒。

史可法觸目恸心,再也抑制不住内心噴洩而出的情緒,向前跪倒在地,抱着老師的膝蓋嗚咽啜泣。他僅存的一點理性,就是将自己那本是狂風驟雨的嚎啕,揉碎了化作細雨綿綿,哽哽咽咽。

而正是這抽泣聲,甚至可以說隻是呼吸聲而已,左先生就已經聽出,來者正是愛徒史可法。他的雙眼已經結痂無法睜開,情急之下,他使出渾身力氣,用雙手生生撥開了自己的眼皮,目光頓時像被點燃的火炬一般,望着史可法。

那“火炬”燃燒的極其猛烈,甚至流露出了憤怒。左先生語氣生硬,罵道:“蠢材!這是什麼地方!你竟敢來此!”

接着,又悲痛的長歎:“國家大事現在腐敗至極,老夫必然身死于此。而你竟然如此輕賤自己的性命,不懂得為國家大義而委身求全。如果你又被奸人陷害,天下大事誰來承擔?”

說到氣急攻心,左先生連呼吸都急促起來,道:“你還不快滾!好,不用等到他們設計陷害你,我現在就殺了你!”話音剛落,左先生顫巍巍的俯身,雙手摸起地上的刑具,作勢要擊打史可法。

無論身心如何備受煎熬,左先生依舊保持着一名師者的理智與清醒。看到史可法前來,正是愛徒心切,才忘卻自身,不得已用如此決絕的方式,隻望護他周全,惟願他以國家民族為重。

面對老師的反常,史可法并無疑慮。而是心下會意,立即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他緘默不言,麻利的離開了獄中。

史可法已經安然的離去,那熾烈的火炬也開始平息,漸漸的微弱,直至化為灰燼。

這一别,再見即黃泉。

06

繼承師志

崇祯末年,農民暴動,張獻忠組織“起義軍”,經常流竄于湖北和安徽這一帶。他們忽隐忽現,很難一舉剿滅。當時,史可法負責守衛安徽一帶。

在軍情緊急的時候,史可法好幾個月都不能安寝。他治軍嚴明,吩咐将士們輪流換更休息。他選擇十個健壯的士兵,背靠着背蹲坐着,邊守夜邊休息。待到漏壺過了一更就換下一批士兵。而他自己卻坐在軍帳外面,絲毫不敢松懈。

在寒冷的夜晚,史可法起身之時,若是振動身上的盔甲,就有冰屑簌簌落下,發出铿锵的聲音。

有士兵關心他,想讓他稍作休息。然而他婉拒道:“我對上,常常恐怕辜負了朝廷的信任;對下,時時擔憂愧對恩師的期許。”

此時左先生已經逝世。史可法帶領軍隊的時候,常常有機會路過老師的家門。他每次都會親自上門,跪拜師母,并且問候太公太母的生活狀況,太公太母也就是左先生的父母。

左先生視史可法如己出,而對于史可法而言,左先生不僅僅是恩師,也是慈父一般的存在。他把左先生的家人全當做自己的親人一樣照顧。

天啟七年,明熹宗崩逝,明思宗即位。他清理門戶,嚴厲懲辦魏忠賢等黨派。最後,魏忠賢畏罪自殺。

左光鬥與史可法師生的傳承:用生死傳遞傳遞愛國情懷

南明弘光年間,福王為左光鬥先生平反冤屈,追封其谥号為“忠毅”。

史可法後官至兵部尚書,這在軍事方面屬于最高的職位。

弘光元年,史可法負責保衛揚州。清兵南下之後,破城而入,史可法誓死不投降,一直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遇害之時正值夏陽酷暑,屍首腐壞極快。是以,史可法的遺骸無法辨認,他的義子和當地百姓便以其衣冠代人,葬于梅花嶺,即“衣冠冢”。

南明朝廷冊封史可法谥号為“忠靖”,後來,就連清朝乾隆帝亦追谥他為“忠正”。

這篇故事取材于桐城派方苞寫的文章——《左忠毅公逸事》,緣分很奇妙,左光鬥先生和方苞先生是同鄉。

天地君親師,一念起“師”這個字,在下由衷升起一股敬意。從古至今,尊師重道的佳話也是燦若星辰,在此撷取一顆,重溫士人求學的丹心碧血,以慰師者傳道的嘔心瀝血。

策劃:魚羊史記 監制:魚公子

撰文:清歌 制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