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蓬皮杜曾經說過:“命運就是對一個人的才能考驗的偶然”。人生在世,可能會經曆各種各樣的不順和磨難。重要的是在不順之中自己的心态和對待生活的态度,這是起到決定作用的。
如果屈從于命運的安排,可能就會被命運踩在腳下一遍遍蹂躏,自己也感覺痛不欲生。但如果不甘困苦,努力拼搏,勢必能夠迎來自己的一番新天地。
“爾虞我詐,是三國”,天下三分的三國時期,群雄逐鹿,亂世出英傑。曾經有很多名将名相,都出自三國之中。比如:諸葛亮、關羽關雲長、呂布、周瑜等等數不勝數。
如果說到在魏國的晚期,有一名将領不得不提,他雖然沒有關羽的義薄雲天,沒有呂布的天下皆知,卻也是曹叡時期魏國首屈一指的大将。他就是耳熟:秦朗。
《三國演義》之中,作者并沒有花費很多筆墨去描述秦朗,隻是說他在阻止諸葛亮北伐之中意外身死,其後便再無贅述。人們的猜測之中,也許秦朗在三國曆史當中就是個無名小卒,不值得一寫。
其實不然,秦朗在正史之中不但經曆人間痛苦:父親被張飛斬殺、母親被曹操霸占,而且在那樣舉步維艱的環境之下,一步步成長為一代名将。簡直就是三國時期勵志少年逆襲的故事。
說起秦朗,得先從他的出生和父母開始說起。秦朗的父親秦宜祿是呂布的手下,秦朗的母親天生容貌端莊秀麗。雖不是國色天香,卻也是沉魚落雁的姿容,而為她招來災禍的也是她的美貌。
戰亂時期的夫妻本來就聚少離多、漂泊不定。在丈夫秦宜祿被呂布派去出使袁紹之後,秦朗和母親便盼望着父親能早點歸來,一家人能盡享天倫。
秦朗和父親秦宜祿的感情并不深,原因是父親經常在外打仗,很少回家陪伴自己。成長過程父親參與得很少,秦朗基本上是和母親相依為命生活。
如果父親能夠順利回來,秦朗還想着能夠多和父親在一起交流一下。但一場意外卻打破了秦朗的夢想。
曹操派兵攻打呂布,呂布大敗,曹操攻下呂布的城池,占領呂布的軍隊。此時屬于呂布麾下将領妻子的秦朗之母,也自然而然淪為了階下囚。
曹操正在得意之時,他的得意不僅是打敗呂布,還有一個原因是:曹操一直非常欣賞的武将關雲長,因為走投無路投靠了自己,此刻正在軍營之中。
曹操為了讓關羽一心歸順,用盡了手段和金銀,但關羽始終沒有一個答複。當日,曹操在軍營之中見到關羽興沖沖向他走來,并且告訴他,能不能把秦宜祿的妻子賞給他。
曹操跟秦宜祿妻子未曾謀面,但根據自己的推斷,該女子一定有過人之處,不然關雲長不會親口提出這樣的要求,而關雲長一向不為利益所驅動。
滿腹狐疑的曹操來到營帳之中,在看到秦宜祿妻子的那一刻,便再也無法挪動眼睛。秦宜祿的妻子果然擁有絕色容顔,氣質還非常出衆。
曹操夫妻妻,是衆所周知的事情。曹操看到如此美豔的女子,便動起了據為己有的心思,在跟關羽草草找借口交代了之後,便将秦宜祿妻子做了自己的小妾,強行将其霸占。
按理說,自己的妻子被曹操就這樣占為己有,放在哪個血性男兒的身上都無法忍受。但奇怪的是,秦宜祿卻欣然接受了這個事實,他沒有一點的氣憤,還順便投靠了曹操,在他手下做事。當時的秦朗年紀雖然很小,但看到父親這樣的反應恐怕也是有一絲失望的。
張飛一向以耿直熱心著稱,聽聞秦宜祿的遭遇之後,便十分同情此人。張飛專門找到秦宜祿,告訴他,曹操這樣公然霸占秦宜祿之妻,為何還要跟着此人呢?不如随他去追随劉備,來得痛快。
這個秦宜祿,耳根子也着實有些軟。聽完張飛之言以後,覺得有道理,便收拾行李随張飛來到劉備麾下做事。
秦宜祿的性格是優柔寡斷的,他一邊答應張飛,一邊又舍不下曹操那邊的富貴榮華和安穩優越的生活。張飛看出秦宜祿投誠的心根本不是很堅定,在多次發現秦宜祿的變化之後,不耐煩的張飛便将秦宜祿給殺了。
秦宜祿就這樣成為了張飛的刀下亡魂,而秦宜祿的妻子在曹操身邊卻是備受寵愛,曹操不僅寵愛秦氏,對待秦朗也視如己出。不但讓秦朗從小跟随母親一起生活,而且在生活上也是多方照拂。
一邊是從小就沒見過很多次面的親生父親,一邊是對待自己恩重如山的後爸。秦朗的心中也慢慢淡化了對曹操霸占母親的仇恨,轉而在魏國安心的生活。何況識時務者為俊傑,如果秦朗非要為母親報仇,恐怕也早已成為刀下亡魂。
秦朗平日裡很愛研讀兵法,但由于受到父母之事的影響,從小便性格内斂,沉默寡言,又從來不知道為自己謀劃和争取。
即便曹操疼愛秦朗,因為其性格原因,加上魏國的勇猛悍将多如牛毛,是以秦朗在魏國的前期也就是曹操和曹丕手下之時,一直都默默無聞,沒有任何作為。
但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秦朗也終于在曹叡時期,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秦朗本身就善于帶兵,還有勇有謀。
曹叡跟秦朗是一對知己,曹叡深知在秦朗内向的外表下,實則是将領良才。曹叡登基不久後,便封秦朗為“骁騎将軍”統領一方。
秦朗也沒有讓自己的好朋友失望,在鮮卑卷土重來,攻打魏國之際。秦朗領兵,平定叛亂,打得鮮卑人落荒而逃。
秦朗也因為趕走鮮卑族,在魏國聲名大噪。晚期的魏國本來大将就不多,秦朗在當時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名将。
曹叡對待秦朗更加視如心腹,本來曹叡臨危之際,授命秦朗和司馬懿、曹爽三人為托孤重臣,将兒子的前途和國家的安危都放心的交于三人之手,可見秦朗在魏國的地位之高。
秦朗下屬卻有意陷害,證據确鑿讓曹叡也相信了。于是秦朗不但沒有資格做托孤大臣,還撤職免官,孑然一身的他從此離開魏國朝廷,再無下落。
秦朗一生的命運是波折的,父親被殺,母親被霸占。這些都沒有打敗秦朗,他還是憑靠自己堅強的意志和努力,在魏國有了一番天地。
可惜人紅是非多,在被人嫉妒誣陷之後。秦朗也從華麗的高台跌落向平地,由此可以看出,人生絞盡腦汁所追求的名利皆是虛妄,對待生活和得失,平常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