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雪蓮:一己之肩扛起貧困的家

作者:山西新聞網

漳河畔有朵美麗堅強的雪蓮花,爺爺奶奶年邁,父母殘疾,沁縣90後女孩——

“跟我去爬山吧,山上有雪蓮花。跟我去采雪蓮花,用它裝飾咱們的家。坎坎坷坷你不要怕,爬到山頂我摘到了花。山風拂起你的發,美貌仙子也會嫉妒你的家。”一首20年前的歌,或許早已被人遺忘。然而,記者在沁縣漳源鎮莊立村采訪趙雪蓮時,真正感受到了雪蓮花的高貴和純潔。

3月14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記者走進漳源鎮莊立村趙雪蓮的家。這是一個不足百戶的小村莊,距離沁縣縣城約17公裡,漳河水靜靜地從村前穿過。村裡沒有任何工業,村民大多以種地為生。

“她父親智力殘障,母親是聾啞人還有精神病,他們生活不能自理。她爺爺今年82歲了,腿腳還不利索,奶奶去年去世。”同行的沁縣文明辦的從業人員告訴記者,趙雪蓮從小生活在一個貧困家庭,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她比同齡孩子懂事。當别的孩子依偎在媽媽懷裡撒嬌時,她跟着爺爺上山拾柴火;當小夥伴們坐在爸爸肩頭玩耍時,她和奶奶圍着爐火轉;當小朋友穿新衣服新鞋子時,她偷偷躲在一邊抹眼淚;當同學們背着書包上學時,她獨自走上了養家糊口的艱辛打工路。

每月把工資寄回家,每隔兩天給鄰居打電話詢問家中情況,每三個月回家探望一次……多年來,趙雪蓮在外打工掙錢,養活家裡的4位親人,日子過得異常艱難。說起自家的情況,趙雪蓮很是坦然,她早已習慣了這一切。

2014年元旦,80高齡的爺爺幹活時不慎摔斷腿住了院,正在外打工的雪蓮連忙趕回家中伺候爺爺。病房裡,每天都是她一口一口地喂爺爺吃飯、喝水,她用瘦弱的小身闆推着爺爺出去曬太陽,陪他聊天。一句簡單的話語、一個細微的動作,每每讓爺爺淚流臉上,痛在心裡。喂藥、翻身、擦洗,每天重複無數遍,一次又一次,但雪蓮從未說過一個“累”字。她暗暗下決心,再難也要把4位親人照顧好。

2014年10月,在雪蓮的悉心照料下,爺爺康複并重新站了起來。一個20歲剛出頭的姑娘,獨自照顧一個老人、一個病人、兩個生活不能自理的中年人,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對雪蓮啧啧稱贊。

就在這時,雪蓮和打工時結識的鄰縣的一個男青年喜結良緣。閨女嫁了人,娘家的4個人怎麼辦?婚禮當天,村裡人議論紛紛。有的說:“嫁出去恐怕就不再管娘啦。”有的說:“雪蓮算是熬到頭了,也該到婆家過兩天好日子了,從小到大,她過得比黃連還要苦。”

沒想到,雪蓮卻在婚後第九天,回到了家裡,一如既往地照顧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她說:“從小到大,日子過得雖然清苦,但爺爺奶奶給了我所有的愛,盡他們所能養育了我。現在他們病了、老了,而我長大了,是我照顧他們的時候了!”

雪蓮小兩口很孝順,就在大家都認為這個家終于看到希望時,噩夢再次降臨。2015年中秋節前夕,奶奶去世,爺爺一病不起,爸媽依舊生活不能自理。雪蓮不僅要照顧娘家三口人,還要照顧婆家常年生病的婆婆,全家六口人的生活隻能靠丈夫在外打工維持。

每天的一日三餐、家裡的瑣事雜事一樣也離不開雪蓮。每到大年三十,她才能和丈夫回家過年,走時,雪蓮還要給娘家人炒好菜才能放心離開,大年初二又急忙趕回娘家。

采訪中,雪蓮一邊講述自己的情況,一邊忙着給母親擦拭身體,給父親理發。

8年時間,兩千多個日日夜夜,趙雪蓮用自己的善良和耐心,溫暖着這個家,用自己柔弱的雙肩,诠釋着家的責任、孝的含義、愛的分量,影響和感動着鄉鄰,她榮登中國好人榜,并入選“長治市第五屆道德模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