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臨沂:"五"機制打磨監管"探究"

作者:大衆日報

"經過最後一次采訪,我們細化了服務措施,進一步加強了豫園紀念館的管理,發揮了勤奮誠信的典型典範作用,發揮了清潔文化的良好地位。10月19日,臨沂縣派出五組紀律檢查監督到文化旅遊局派駐監管機關進行"深入訪談",該局旅遊部門負責人孫曉軒在接受采訪時說。這是縣紀委實施"五"機制,打磨監管"探究"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臨沂縣紀委立足監督第一責任,落實"五"機制,打磨監督"探查",不斷提高監督品質。

縣紀委建立"月報"制度機制,要求84個監察機關每月送出"三一"決策事項,"一崗兩責"績效,本月實施"第一表"情況應當上報事項,6名駐地紀檢監察組根據報告制定本月督察重點, 并不斷壓實黨委的主要職責,實作有針對性、精準的監督。聚焦權威"餡餅"和"駐地"優勢,建立"深入訪談"标準化機制,每月遴選一個督導機關,對中層以上機關、重點崗位人員進行面對面、一對一訪談,了解幹部的思想動态,對萌萌、傾向及時采取措施,逐漸實作小把握、反微。采訪了47個機關的846人,發現了60多個問題,提出了30多個建議。充分利用通報曝光、參加庭審、觀看警示教育影片、開展"點點宣傳"、召開警示教育會、走訪警示教育基地等方式,建立"警示教育"常态機制,開展"每月一警"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了解敬畏, 清除恐懼,挽救底線,不斷建立反對腐敗和反變革思維的底線。已經開展了200多項警示教育活動,22000多名參與者參與其中。根據月報工作,結合日常監督工作,将重點工作配置設定給監督機關進行"點對點"的監督,密切關注關鍵人物,嚴格控制重點,掌握關鍵事項,密切關注關鍵,建立"重點工作"參與機制,通過參加專題會議, 參加民主生活會議,開展"微觀考察",組織秘密走訪等方式,将融入日常工作,管理在定期,使黨員幹部習慣于在監督和限制的環境中工作。在以往誠信檔案的基礎上,按機關"第一指揮"、重點少數、易出多崗位、勤勞作風四大類歸檔整理,建立"誠信檔案"動态機制,注重資料更新,及時補充和完善,繪制好"廉政形象",對問題線索進行詳細的日常監督、研究和判斷, 提出清淨風險點建議,為幹部檢查任用提供參考依據。

(大衆汽車日報客戶記者張爽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