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動畫歌曲,不知道各位第一時間能想到什麼?可能是澤野弘之燃爆的“拔劍神曲”?可能是目前已經變成梗的《屆かない戀》?亦或是代表了一代人的《君が好きだと叫びたい》?總之不論是哪個,都代表着我們關于某部動畫的一段回憶。
理論上來講,這類動畫歌曲應該是分不出個高低貴賤的,但是事實上,卻還是有一首歌,在茫茫動畫歌曲中獲得了一個不同的,響亮的稱号。這首歌就是《鳥之詩》/《鳥の詩》,而它獲得的稱号也相當霸氣——“acg國歌”。
《鳥之詩》
今天就讓我們從這首歌的引起,來講一個故事,講一段曆史。來講一講galgame制作會社“key”的故事,來講一講這個可能曾經讓你幾度感動到或默默流淚,或放聲大哭,曾經創造出《air》、《clannad》、《angle beats》等“神作”的“key”的故事。
建議朋友們配合該曲來閱讀此文~
首先咱們還是要先介紹一下今天這個故事的主角——key社,日本galgame遊戲制作公司,制作的作品以意圖令人落淚的“泣系遊戲”為主,曾經制作過許多經典作品,比如上面提到的《air》、《angle beats》,還有《kanon》、《little busters》和近兩年的新朋友們比較熟悉的《成神之日》、《charlotte》/《夏洛特》等,當然,不能忘記流傳度最廣的《clannad》。這些作品多描述人與人之間的各種情感,愛情,友情,親情,往往能将玩家感動至落淚,因為其極高的劇本品質,key社在日本galgame界一直保有相當高的地位。
《clannad》
故事很長,咱們從頭講起。要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
當時的日本,因為受到了宮崎勤事件、紗織事件、同級生事件等影響(太長了這裡不展開,以後有機會再展開聊),整個動漫,遊戲産業都陷入了低谷,并不景氣。就在這樣的一個時間裡,四位年輕人因為機緣巧合彙聚到了一個公司裡,并不是key社,這時候key社還沒成立呢,他們當時所在的公司叫做nexton,也是以制作美少女遊戲galgame為主要工作内容的遊戲制作會社。
這四位年輕人就是麻枝準,久彌直樹,折戶伸治和樋上至。也就是後來key社的創始人,最初的元老。其中麻枝準和久彌直樹負責劇本,折戶伸治負責音樂,樋上至負責原畫。
麻枝準老師
這四人在nexton社中共同制作的遊戲有兩部,第一部作品叫《moon》,基本上可以算作拔作,這裡不多讨論,但是第二部作品可以稍微說一下,第二部作品的名字叫做《one~輝之季節》。
雖然現在了解的人不多了,但是當時這部作品在galgame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它并不是簡單的以實用為主的拔作,這部作品由麻枝準和久彌直樹合力撰寫劇本,在一個架空的世界中描繪了一個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可以說是将“泣系遊戲”發揚開來的作品,标志着“泣系遊戲”作為一個新的遊戲類型的誕生。也讓更多的玩家知道了,原來一部galgame并不僅僅能解決需求,玩家也是可以在這類遊戲裡看到一篇足以震撼人心,足以使人落淚的故事的。
但是說實話,如果要從這部作品中挑毛病的話,也是有一些問題的,首當其沖的就是樋上至的原畫,不如說正是樋上至的原畫拉了整部作品的後腿。就算考慮到時代背景,樋上至這種“大眼睛美少女”的畫風也有很多人難以接受,是以當時nexton的社長決定換掉樋上至,但是已經形成了小團體的四人中的其他三人對此進行了強烈反對,最後四人一起提出了辭職申請。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些其他的内情,麻枝準與社長之間也早有沖突,不過咱們這篇文章的主線無關,暫且按下不談。
離開了nexton後,四人找到了樋上至的老東家visual art’s會社,va是較為老牌的galgame等遊戲的制作會社,它接納了這四個有潛力的年輕人,四人在va旗下成立了新的品牌key。
這是key社的logo,自此開始,才是key的故事。
成立key社之後,久彌與麻枝準便開始準備第一部作品,這部新的作品由久彌直樹主要負責企劃,故事發生在冬季,在《one~輝之季節》的基礎之上,對于遊戲中感人的元素進行了重點描寫,并且進一步強化了折戶伸治配樂的作用。很快,新作在1999年6月發售,這便是key社的開山之作《kanon》。
《kanon》/《雪之少女》
要如何論證這部作品有多受歡迎呢?這麼說吧,在以角色為主要賣點,幾乎全員都是18禁遊戲的20世紀末期,《kanon》因為其過于火爆,甚至推出了全年齡的版本,這就證明了這部作品能被大家所喜愛的正是他的劇情,而不是其他的附加的内容。
《kanon》這部遊戲通篇充斥着愛情與親情的溫馨。這種人類最本質的情感是最能引發玩家和觀衆的共鳴或是感動的。故事發生在一座日本北方的小鎮,時間是冬季,簡單來說就是主角與五位女孩相遇,與她們一同度過這個冬日,迎接春天到來的故事。“奇迹”,“約定”,“再會”這幾個詞語是故事的核心,想必看到這幾個詞語各位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想象這部作品的内容了,可能現在有人會說這樣的故事很俗套,但是一方面1999年有着時代所固有的時代烙印,當時的作品還沒有那麼多,另一方面,《kanon》也确實将這些人類最為本質的情感渲染得十分到位,就算現在再去體驗,你也一定會被這種情感打動。
因為遊戲的大熱,2002年東映将其改編為13集的動畫。但是這個版本的動畫品質很低,不如說是相當差。人設與畫風極怪,完全讨不到觀衆喜歡。并且,動畫将遊戲大量的劇情壓縮到13集之中,這導緻時間完全不夠,劇情邏輯混亂,節奏過快,讓人沒有時間去“感動”,導緻現在沒有人會去看這部動畫。
而在2006年時,京都動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京阿尼”,重新制作了《kanon》的動畫版。這次的動畫集數被放寬到了24話,相比于東映版,京都版的畫面更加精良,人設更加讨喜,放到現在來看也并不十分奇怪。,并且是在2006年至2007年的冬季放映的,正好吻合了動畫裡的時間。
動畫所使用的音樂很多都直接用了遊戲中的原曲,照顧到了原作粉絲。一首《last regrets》成為了傳唱的經典。這些因素統合在一起,讓這部全新的《kanon》也和遊戲一樣獲得了極大地成功。現在如果說起《kanon》,如果沒有特别提及都是指的這一部。
這裡再放一張兩個版本的對比圖,孰優孰劣一眼便能知曉。
這部動畫也成為了京阿尼早年的經典動畫,甚至說是成名作也毫不過分,畢竟和東映版有這麼強烈的對比。如果有沒有看過的朋友,在這裡推薦大家去回顧一下經典,雖然你可能已經忍受不了老動畫的畫質,或是略有奇怪的畫風,但是相信我,這部動畫的劇情絕對能把所有減去的分數全部加回來。
說回key社這邊,雖然剛剛發售了大受歡迎的《kanon》,但是會社内部卻發生了一點問題,作為劇本家的久彌直樹和麻枝準之間出現了較大的沖突,而沖突的最終結果是久彌的離社,當然這其中也是有很多内情,也為之後key社内部的各類問題埋下了一個伏筆,不過因為篇幅原因這裡也不展開了,先繼續向下說。
《kanon》是key社的第一部作品,在那之後很快,就在2000年9月,key社的第二部作品《air》就制作完成并發售了。如果說《kanon》是“冬”的代表,那《air》自然就是“夏”的代表。
《air》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夏季的濱海小鎮的故事。說到夏天,各位也都能想象到:藍的不像真實的天空,漂浮着的點點雲朵,直射而下的刺眼陽光;窗外無盡的蟬鳴;悶熱的天氣。這些組成了我們心目中“夏”的形象。尤其是在動畫、遊戲中,畫師會有意地增強這種“炎熱”或是“靜谧”的感覺,使得其中“夏”的感覺更加純粹。
在這個純粹的夏日舞台上,《air》講述了一個更加純粹的感人故事:千年的輪回、千年的等候。男孩與女孩之間不變的約定,永恒的愛戀;同時,更加重要的,還有母親與孩子之間的,雖然沒有直接表達,但是卻一直存在的親子之情。
與大多數的galgame類似,《air》最初的篇章也是簡單的boy meets girl的老套路,但是key社卻能将這個故事講得不那麼老套俗氣。
故事從一位男孩來到這座海邊的小鎮講起。這位名叫“國崎往人”,略微懂得一點點法術的男孩來到這裡後遇見了三位女孩。這三位女孩都極有可能是他和他的家族世世代代尋找的有着“天空的夢”的女孩。與每位女孩相知相愛的故事就是遊戲的第一篇章“dream”篇的三條路線。而當玩家将這三條線路的好結局都打通之後,标題界面的背景會改變,開始的地方也會直接出現“summer”篇,即第二篇章的入口。
summer篇講述的是千年前的翼人的故事。千年之前有一位長着翅膀的少女,她因為擁有特殊能力而被很多人所追捕,最終含冤而死。因為痛恨為她帶來痛苦的翼人體質,在臨死前,少女詛咒所有翼人的轉世。這個詛咒也确實持續了千年。所有翼人的轉世都永遠無法與人親近,一旦有人親近她們,那個人就會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離開。并且,當轉世想起前世的記憶的時候,她自己也會很快死去。
随後,劇情轉到第三篇章“air”篇。主角國崎往人為了拯救女主,也就是作為“翼人的轉世”的少女,選擇了犧牲自己。他将自己的生命分給女主,化身為一隻烏鴉,雖然說即使這樣,女主也隻能再多幾天的生命,但這已經足夠了。她最終選擇了和自己的母親在一起,她的母親最終也接納了她。雖說結局中男女主角并沒有在一起,但是兩人的心願已經全部滿足,翼人的詛咒也不會再延續下去,也算是非常美滿的結局。
《air》的動畫版也是有兩個版本,東映的劇場版與京都的tv版。同樣,也是推薦各位去看京都的tv版,作為同一年份出品的動畫,東映版不僅劇情急湊節奏混亂,作為一部劇場版動畫,品質竟然還趕不上京都的tv版動畫,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
最後,咱們來說一下《鳥之詩》這首歌,我在一開始就說到,這首歌被稱之為“acg國歌”, 關于這個稱呼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就是說鳥之詩是“國崎往人的角色歌”,于是傳着傳着就變成了“國歌”。
第二種是在日本一個很大的論壇2ch上曾經有人說:《clannad》是人生,《fate》是文學,《狼與香辛料》是經濟,下面就有人跟帖說“鳥之詩是國歌”,漸漸被傳開。
還有第三種說法,2007年,nhk(日本國家電視台)在播放完晚間新聞之後突然就播放起了這首《鳥之詩》,放到我國就相當于在新聞聯播之後放動畫歌曲。而在這樣正式的場合播放acg歌曲是史無前例的,是以有人将《鳥之詩》戲稱為acg國歌。
然而這三種說法是否正确也存在争議,因為國歌的叫法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出現了,真正的原因或許已經無法考據,但是acg國歌這個稱呼卻被保留了下來。當然,這首歌雖然十分好聽,但是被稱之為國歌實際上也隻是一個梗,并不用去深究他的影響力或是編曲的技術水準,它的這個稱呼也是隻是代表了大家對它,對key社的喜愛。
因為篇幅的原因,本期文章不可能寫下整個key社的故事,甚至于key社最為經典的《clannad》和《angel beats》等動畫遊戲我尚且沒有怎麼提到,或許咱們的講述也将分為幾個篇章來記述,這次是第一篇章,可以歸結為“創立初期”,或是“前clannad時代”,如果有下一期的話,我們就來講講“clannad時代”的故事,講一講這部直到現在,還被無數人譽為“人生”的,“最強”催淚動畫的故事,盡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