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孝女關牧村:将高齡父親當孩子呵護-END-

作者:老娛記說明星
孝女關牧村:将高齡父親當孩子呵護-END-

關牧村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音域寬廣,音色醇厚甜美,如美酒似甘露,令人如癡如醉。上世紀八十年代,她就因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月光下的鳳尾竹》等金曲名揚海内外,被譽為國内女中音第一人。一年中演出、公益慈善、社會活動等,将關牧村的日程排得滿滿當當。但不管工作如何繁忙,關牧村都經常抽時間去天津看望父親。

2010年7月,北方進入炎熱夏季。每年這個時節,關牧村都要陪伴父親關紹甄和繼母韓若蘭外出避暑散心。這天,關牧村在電話裡與父親商量:“爸,今年咱們去長白山走走怎樣?”關紹甄出生于遼甯沈陽北郊二台子村,20歲離開家鄉去佳木斯當兵,對故鄉那片白山黑水有着深厚的感情。老爺子熱情高漲:“好呀,我收拾東西,後天就帶你韓阿姨去北京彙合。”

但關牧村等了三天,父親和繼母也沒露面。關牧村給父親打電話問究竟,接電話的是繼母韓若蘭:“你爸嫌天氣熱,不想出門。他又擔心年紀大了,萬一有個三病兩痛會給你們添麻煩。”關牧村最了解父親,每年春天一過,他就盼望夏天的來臨,好與女兒一家出遊。這次,父親一定另有隐情。

孝女關牧村:将高齡父親當孩子呵護-END-

關紹甄和韓若蘭

翌日上午,關牧村來到天津的父親家。一進門,她的心就揪緊了:都臨近中午了,父親躺在床上還沒起來。關牧村用手輕探父親額頭:“爸,您怎麼了?”關父聲音喑啞:“高血壓犯了,頭暈,走路不穩。你韓阿姨照顧我,也累病了。”關牧村趕緊将父親和繼母送往醫院。

為兩位老人辦完住院手續,關牧村就在病房裡照顧他們。經過系統治療,二老的病情得到控制。一個星期後,關牧村将父親和繼母接回住處。離開天津時,關牧村對父親說:“爸,您和韓阿姨都上了年紀,身體不如以前,幹脆去北京随我們生活。”關紹甄嗓門亮,像隻小喇叭:“現在我生活能自理,想啥時吃、啥時睡不受任何限制,還是在天津生活自在。”

此時,關父已86歲,除血壓略高,身體沒什麼大毛病。他每天堅持騎自行車取報紙。關牧村清楚,常年高血壓容易引發老年癡呆,父親的病絲毫不能掉以輕心。于是,關牧村每次與父親團聚,都陪他一起做填字遊戲,給他出腦筋急轉彎試題。

孝女關牧村:将高齡父親當孩子呵護-END-

關牧村與丈夫和兒子近照

對繼母,關牧村也視若親生母親。退休前,繼母是天津市公交系統的保健醫生,她比老伴小17歲。老太太注重衣着,關牧村定制演出服時,經常根據繼母的身材和氣質,順帶給老人定做時裝。關牧村給父親和繼母的生活費,也讓韓若蘭掌管。

繼母生日當天,一家人齊聚一堂。關牧村親自下廚給繼母做長壽面,父親逐桌給親人敬酒,嘴裡念叨:“牧村是千裡挑一的好女兒,沒有她的孝心就沒有我的今天。很多子女反對父母再婚,可她卻貼心貼肺撮合我成家……”

孝女關牧村:将高齡父親當孩子呵護-END-

關牧村的母親

關父所說發自肺腑。他一生坎坷,1963年關紹甄才39歲,妻子李芳芗就因胃癌去世,關牧村這年還不滿10歲。關紹甄身材挺拔魁梧,性格豪爽,親戚朋友見他一個人帶着3個孩子生活艱難,張羅他再婚。關紹甄擔心孩子們受委屈,一一婉拒。無數個深夜,關牧村一覺醒來,看見父親坐在昏黃燈下,粗大手指捏着針頭線腦為三個兒女縫縫補補……

一晃十八年過去。1981年,在接受上海《文彙報》采訪時,尚未成家的關牧村公開為父親征婚:“将來我們結婚的結婚,出嫁的出嫁,爸爸若有個伴共同生活,也算我們做兒女的一番孝心。爸爸沒有不良嗜好,無論性格還是為人處世都很豁達……”

孝女關牧村:将高齡父親當孩子呵護-END-

短短半年内,關父就收到一大堆求愛信。最終在女兒的撮合下,他與韓若蘭組建家庭。1982年,兩人登記結婚時,關牧村出資讓父親和繼母去上海、蘇州、杭州等地旅遊度蜜月。30多年裡,關牧村的戶口一直沒與父親和繼母分開,她的工資卡也始終讓二老掌管……

關牧村告訴父親:“爸,孝順父母天經地義,您别把陳年舊事都放在心上。”壽宴結束,關紹甄提出和老伴去北京小住,關牧村和丈夫非常高興。次日一早,夫婦倆帶着二老傳回北京。

關父愛熱鬧,關牧村給父親買來北京旅遊通票,讓他四處走走。老人出門前,關牧村将父親收拾得清清爽爽。零距離與父親相處,關牧村發現父親與往昔有了不同,才住一個星期,他就要回天津。關牧村說:“您不是說要在北京住一個月嗎?現在才幾天呀!”關紹甄嘟着嘴巴說:“我就要回去。”關父年輕時當過師長的副官,思維缜密,說話做事幹淨利落。而現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他都要說幾遍。關牧村的兒子龍龍在澳洲留學,關紹甄想外孫,打聽他什麼時候回國。關牧村告訴他多遍,但老人就是記不住。關牧村想:父親都80多了,怎麼就像個單純可愛的孩子?

孝女關牧村:将高齡父親當孩子呵護-END-

不久關牧村将父親和繼母送回天津。關紹甄在感情上依戀女兒,離開北京才幾天,就感覺渾身上下不自在。得知女兒要來天津看望自己,關紹甄就騎着自行車跑自由市場,買回蔬菜、豬肘、鮮鯉魚及日用品。女兒女婿一到家,他和老伴就在廚房忙開了。關牧村平時生活非常簡單,每道菜隻嘗一點。女兒一走,他就在電話裡問:“你什麼時候來呀?爸爸學會了炸麻花,你來了給你露一手。”關牧村回答:“爸,我離開天津還不到一個星期呢,下個月再去看您。”

一次,關牧村與丈夫說起了年邁父親,覺得父親越來越像小孩子。江泓是經濟學博士,曾多年擔任團中央宣傳部部長,他博學多才,睿智儒雅,看問題非常透徹。一直以來,他都将嶽父當成親生父親孝順。江泓告訴關牧村:“人上了年紀,會越來越有一顆童心,爸爸隻有這樣才能生命之樹常青,活得朝氣蓬勃。”

孝女關牧村:将高齡父親當孩子呵護-END-

原來,年邁父親就像一個單純任性、随心所欲的孩子;父母老了,子女孝順他們的最高境界,就是将父母當孩子一樣疼愛,像哄小孩一樣哄他們開心!此後,關牧村将父親當成了自己的另一個孩子。這年3月,關牧村陪父親來到天津一家牙科醫院,打算給老人配一口假牙。父親一聽費用不菲,起身拉女兒就往外走:“我都快90了,還能活幾年,花這份錢幹嘛?”關牧村開導父親:“爸,您哪怕活一天,也不能降低生活品質。”老人非常倔強,關牧村隻得跟着他往回走。

半個月後,關牧村哄父親:“我有個朋友是牙科醫生,給你配一口假牙隻要幾千元。”關紹甄點了點頭:“這還差不多。”老人随女兒來到另一家醫院,鑲嵌了一口堅固潔白的牙齒。隻是老爺子被蒙在鼓裡,這口假牙關牧村同樣花費不菲。

關父血壓偏高,忌諱高鹽食物。繼母是保健醫生出身,家裡的飲食以清淡為主。一次吃飯,父親說菜太淡,關牧村呵呵一笑:“我給您加點鹽。”她起身去了廚房,用湯匙盛了點奶粉和味精,當着父親面放進了菜裡。關牧村和繼母故意吃得津津有味,關父嘗了一口:“這下有味道了。”母女倆對望一眼,心裡直樂……

孝女關牧村:将高齡父親當孩子呵護-END-

關父喜歡熱鬧,最看重逢年過節一大家人的團聚,關牧村極力滿足父親的心願。每逢佳節,她就給遠在洛杉矶的大哥打電話,讓他趕回來;她和丈夫則與弟弟一家,從北京一道去天津。繼母的女兒跟随前夫生活,也在天津成家另過。關牧村将她一家也邀請過來。韓若蘭的前夫離異後一直沒有再婚,有時他甚至跟着女兒過來湊熱鬧。一大幫人在一起包餃子、打麻将、看關牧村的演出CD光牒,其樂融融。

關父生性善良豁達,最看重女兒對社會的回報。關牧村常懷一顆感恩的心,長期擔任國家慈善總會的“慈善形象大使”。她經常到老少邊窮地區、建設工地為基層群衆演唱;她每年都抽時間去北京松堂關懷醫院,為臨終老人們唱歌;她關心青少年文化事業,經常為兒童文藝演出義務助演……看到山區孩子辍學,她就出錢資助一大批孩子讀書。關牧村常說:“我是勞工出身,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我息息相關,總想盡可能地幫他們做點兒事。”

孝女關牧村:将高齡父親當孩子呵護-END-

一次,關牧村在甯夏演出,當天身患重感冒在醫院打點滴。得知很多觀衆走了幾個小時的山路,就是想聽她唱歌,關牧村拔掉打點滴針頭趕赴演出現場,結果暈倒在舞台上。了解這些,關紹甄連誇女兒“好樣的”。關牧村歌聲優美,熱心公益事業,赢得了億萬聽衆的敬重和喜愛,她的粉絲自發為她籌建了一個網站,并自稱“村民”。

2011年冬天,繼母病了。關牧村夫婦趕到天津,将韓若蘭送進醫院。繼母雖與自己無血緣關系,但她與父親風風雨雨30年,将父親照顧得非常周到,關牧村早已将韓若蘭當成了親生母親。擔心父親經受不住情緒的巨大波動,關牧村輕言細語勸父親:“爸,您在這裡難過,不僅于事無補,還會加重韓阿姨的心理負擔。您還是回家休息吧。”關父說:“我回家心更亂。”在關牧村的建議下,江泓将嶽父攙下樓,載着他回了住處。他陪老人下棋,打太極拳,轉移了關紹甄的注意力。

送走父親,關牧村便全心照料繼母,陪病塌上的繼母回憶美好的生活片段:“人真是奇怪的動物,幾十年一過下來,咱們就像親生母女,哪裡還考慮什麼血緣不血緣?”寬慰貼心的話語,舒緩了繼母的緊張情緒。

孝女關牧村:将高齡父親當孩子呵護-END-

關牧村與父親

回憶與關牧村相處的幾十年裡,溫馨在繼母心裡串成悠長往事:自己女兒家有什麼喜事,關牧村像對親生妹妹一樣,要是忙趕不過去,她就托父親帶去禮金。2001年5月,自己的前夫突發心肌梗塞病故,關牧村陪自己去醫院太平間瞻仰遺容,并為他到天津北倉送行……想到這裡,繼母淚如泉湧:“牧村,我和你爸一起生活時,你都快30歲了,我沒為你操過心,一進門就享受你的孝心,受之有愧呀!”關牧村安慰道:“我們就是一家人,不要說兩家話。您和我爸感情那麼深,我對您再好都不為過。”半個月後,關牧村應邀赴江西演出,不得不離開繼母。此後,她隔三岔五給父親打電話,詢問繼母病情,一有時間就趕過去探望。

繼母住院期間,關牧村前前後後花了不少錢。2012年3月19日,70歲的繼母因病不幸辭世。關牧村像親生女兒一樣,送繼母最後一程。老伴走了,關父的心也空了,一夜之間他仿佛蒼老幾歲。見父親頭發亂糟糟的,關牧村打來一盆溫水,輕輕揉搓父親頭發,嘴裡說着:“韓阿姨走了,您的生活還得繼續。有這麼多兒女和親人,您的晚年不會孤單。”關紹甄一聲長歎:“我已是米壽之年,身邊好多人都離去了,見慣了人生的迎來送往,我會調整好自己。你和江泓都很忙,不用惦記我。”

孝女關牧村:将高齡父親當孩子呵護-END-

關牧村德高望重,是天津歌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天津市音樂家協會主席,至今已為上百部電影、電視劇、藝術片配唱主題歌;并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十多個城市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她還多次赴美國、日本、瑞典等20多個國家交流演出。

回北京後,關牧村開始籌劃獨唱音樂會。她本以為父親已走出喪偶隐痛,然而20多天後,關牧村再去天津看父親,發現關紹甄的精神狀态越來越差。與丈夫商量後,她在天津近郊給父親買了一座四合院。2012年春天,關牧村親自為父親搬家。新居空氣清新,院子裡兩棵榆樹,幾竿修竹。窗根地下是一塊15米見方的菜地。

父親安頓下來後,關牧村買來絲瓜、茄子、扁豆等蔬菜種子交給父親,說:“爸,以後我就不買菜了,你得免費給我供應綠色無公害蔬菜。”女兒的“指令”激起了老人的興緻:“好呀,我可是種菜的行家裡手,以後爸爸家就是你的蔬菜超市。”

孝女關牧村:将高齡父親當孩子呵護-END-

随後關紹甄忙開了,他頭戴草帽,高挽褲管,給自家菜園松土、播種、澆水、施肥。幾畦菜地讓老人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寄托與樂趣。蔬菜多得吃不完,關紹甄就一籃籃送給關牧村和左鄰右舍。父親徹底走出了陰影,樂觀、豁達、堅強又在他身上凸顯,就像一棵不老的蒼松。

這些年,擔心父親生活不便,關牧村為父親請了一位小保姆。她給父親買了一輛長安鈴木轎車,并出資讓小保姆考取駕照,友善父親出行。鑒于關牧村的孝行,2012年11月17日,中國倫理學會等相關部門,授予關牧村“演藝圈十大孝子”稱号。

孝女關牧村:将高齡父親當孩子呵護-END-

随着歲月流逝,關牧村也步入了老年。2018年,關牧村去看望父親。見女兒有了白發,關父說:“你也不年輕了,别經常過來看我了。”關牧村回答父親:“隻要您健在,哪怕我80歲了,孝心也不能退休。”為讓父親掌握保健知識,關牧村給父親辦了一張卡,讓他定期聽健康講座。

在關牧村的孝心滋潤下,2020年,關父已94歲高齡。但老人精神矍铄,身闆硬朗,晚年生活幸福圓滿。關牧村以自己的晚年,托起了父親的晚年,這份孝心足以感動、激勵天底下千千萬萬兒女!

原創作品,歡迎點贊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