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芭蕾舞劇《天鵝湖》(舞蹈藝術)

芭蕾舞劇《天鵝湖》(舞蹈藝術)

《天鵝湖》,經典芭蕾舞劇,1877 年在莫斯科首演,1895 年在彼得堡 重排上演并大獲成功。至今100多年的時間内重演不斷,世界各地的芭蕾 舞團都有不同版本的《天鵝湖》上演。

最早的芭蕾舞劇《天鵝湖》共有四幕,音樂作于1876年,劇作取材于德 中世紀的民間童話,講的是 美麗的公主奧傑塔和王子 齊格弗裡德的傳奇愛情故事。《天鵝湖》中群舞、獨舞和雙舞 人物都比較有特點,第二幕 和第四幕的“ 天鵝群舞”代 表現了芭蕾舞藝術的基本特征, 同時也成為一個多世紀以來 最為人們所熟知的舞蹈動作。《天鵝湖》在中國也有人比 較大的影響,自從1958年以來,《天鵝湖》成為我國各個芭蕾舞劇團經常上演的保留劇目。中央芭蕾舞團編排的新版《天鵝湖》在舞台美術上第一次采用多媒體的高科技技術,為之增加了新的藝術表達的元素。

芭蕾舞劇《天鵝湖》(舞蹈藝術)

如果有人問起中國觀衆最熟悉的芭蕾舞劇是什麼?絕大多數人會疑惑 口同聲地回答是《天鵝湖》。不但幾乎中國所有的芭蕾舞劇團都曾經演出 過去這部經典作品,俄羅斯、英國、法國等許多國家的著名芭蕾舞劇團也都 曾經來北京演出過芭蕾舞劇《天鵝湖》。在世界各國,《天鵝湖》也被看作 是古典芭蕾舞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甚至有些人把它視為古典芭蕾舞劇 的同義語。

芭蕾舞劇《天鵝湖》(舞蹈藝術)

芭蕾舞在西方被稱為“舞蹈藝術皇冠之珠”。由于表演技術上一個重 要特征是女演員要穿特制的腳尖舞鞋并用腳趾尖端立地跳舞,是以在民間 也被稱為是足尖舞。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國。人們普遍認為, 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芭蕾舞誕生于1581 年,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公主凱瑟 琳嫁到法國并當了王後,在她的安排下,-批意大利舞蹈藝術家在法國首 演了《王後喜劇芭蕾》。

俄國傑出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1840 1893), 将俄羅斯民族風格與 世界音樂文化融為一體,一生創作了包括交響曲、鋼琴協奏曲、室内樂、 藝術歌曲等多種體裁的大量音樂作品,尤其是他為彩部歌劇和舞劇的成功 作曲,更使他赢得了享譽世界的聲譽,被公認為近代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俄 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為《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等舞劇作曲, 給舞劇音樂帶來了交響性内容和戲劇性動力,使得這些作品不僅成為世界 芭蕾舞的典範作品,同樣也成為世界樂壇上的不朽傑作。柴可夫斯基為舞 劇《天鵝湖》創作的音樂十分美妙,不少人是通過芭蕾舞劇《天鵝湖》才 逐漸熟悉和認識了柴可夫斯基。例如李岚清同志寫道:“我了解柴可夫斯 基比較晚,是20世紀50年代我在蘇聯實習的時候。有一次,有關部門組 織我們購票去莫斯科大劇院觀看芭蕾舞劇《天鵝湖》,我記得票價是12盧 布,幾乎相當我們一天的生活費。但聽說是由蘇聯最著名的芭蕾舞演員烏 蘭諾娃主演,我們都去看了。那時,我們對芭蕾舞還并不了解。但是,當 舞劇一開幕,音樂一響起,我就被那美妙的旋律和優美的舞姿深深吸引 住了,越聽越看越入神,要不是顧及劇場秩序,我真想大喊一聲‘太棒 了!,終場時,全體觀衆都起立使勁兒鼓掌來表達内心的激動。從此,除 烏蘭諾娃外,另一個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名字,深深地印人了我的記 憶。”21自從1958年北京舞蹈學校(今北京舞蹈學院)在蘇聯舞蹈專家古 雪夫的指導下,首次演出該劇以來,近半個世紀裡,芭蕾舞劇《天鵝湖》 始終受到了我國廣大觀衆的熱烈歡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