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恒之藍”蠕蟲勒索病毒肆虐全球,百餘個國家上千家企業及公共組織遭到攻擊,經濟損失不可估量。我國也未能幸免,多個行業網絡受到影響。面對來勢洶洶的勒索病毒,我國自主研發出防禦軟體,能有效阻止已知和未知的勒索病毒破壞檔案。
盡管目前勒索病毒的傳播已經呈現下降趨勢,但黑客組織近期聲稱或将從今年6月開始公布更多漏洞及漏洞利用工具,包括針對浏覽器、路由器、手機作業系統和“視窗”作業系統等。面對可能發生的新一輪勒索病毒攻擊,國内網絡安全企業紛紛出招,利用多年來的反病毒經驗和對勒索病毒的長期跟蹤分析,推出勒索病毒防禦軟體。
該軟體采用“智能誘餌”、“基于機器學習的檔案格式判定規則”和“智能勒索代碼行為監測”技術。其中,“智能勒索代碼行為監測”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網絡安全專家唐威:我們通過分析大量的勒索病毒的行為點,比如說所有的勒索病毒都要鎖檔案,都要彈出視窗,告訴使用者要交贖金,我們把這些具體病毒的行為抽離出來,形成了一個防禦的工具,把所有要進行鎖檔案、要贖金的可疑程式的行為識别出來,攔截住,這樣就能達到防禦未知勒索病毒的效果。
網絡安全工程師現場測試了該軟體的防禦效果。電腦在未經防護的情況下,文檔迅速被勒索病毒感染并加密鎖住。而該軟體安裝并啟動之後,運作勒索病毒,電腦彈出風險提示,檔案完好無損。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絡安全包括國家網絡安全、網絡經濟安全、網絡社會安全、個人隐私權保護等。我國作為網絡大國,在目前紛繁複雜和互聯互通的網絡環境下,足夠的網絡安全保障手段和能力顯得格外重要。
國家資訊中心網絡安全部副主任李新友:這次病毒爆發出來之後,咱們國家不管資訊安全的主管部門,還是企業,大家的反應都很積極,很多企業在第一時間就推出了解決方案,說明國内資訊安全的企業技術研發能力也是很強的。将來為了應對可能更廣泛的病毒泛濫或者網絡攻擊,我們還要從政府的角度,從社會的角度,支援企業開發更好的應對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