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片太長了…我不記得指環王系列和哈利波特系列分别有多長,這種虛構類的片通常都長,但是這部片明顯很催殘人,而且不止催殘了我一個。長的片很多啊,白鹿原,音樂之聲…看得催殘觀衆說明精彩度太低了呗。
與指環王比較是因為這大概算指環王前傳或者前傳之一,當然如果你沒看過,僅沖着特效也可以去看一看。嘛,我又不是專門學電影的,不用太較真。
豆瓣評分共有五顆星,在我心裡大概是這樣分的。演員表演一顆星,劇情設計一顆星,畫面細節一顆星,剪輯攝影一顆星,影片主旨一顆星。
這部片毫無疑問是主要靠特效,是以沒什麼畫面好評價,布影布光照明化妝都是後期,好評!這裡有一顆星。又因為是特效,給演員表演帶來極大難度,比如裡面要出現矮人等,因為身體比例關系,甘道夫的扮演者和矮人們是分開拍攝然後用後期合成的,在影片一開頭在男主家一堆人熱鬧的吃飯喝酒的場景在拍的時候應該就那老頭子一個人對着空氣,做着讓道、接過酒…是以關于剪輯和場面排程自不用說。這裡有兩顆星。
劇情非常一般又奇怪,關于遠征的憑據并沒有詳細解釋,看得雲裡霧裡,而且依我看,這個男主角也沒有不可替代性,很多他不需要出現的場景因為是主角的緣故硬讓他參與到其中。最讓人不滿的是現在好像流行電影拍上下部?特麼的這部片兩個多小時你都講不完一個故事?況且劇情并不複雜。片子開頭反複提到的巨龍,也就是在片尾睜了下眼,連個全臉都沒露,當然了,它在後面還要露面,就不計較了。那個白色半獸人,在片尾也沒打死,甚至連“我還會再回來的!”之類的話也沒讓人家說一句。矮人國王和半獸人有仇是因為半獸人侵占了他們的家園以及殺了國王,但是為啥要侵占?也沒講清楚。這其中糟點大家各自去吐。困境突圍也牽強。
盡管表演出色,但是編劇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很失敗,雖然裡面人很多确實存在難度,但是其實很多人沒必要出現,七個小矮人也很順口,又順口,還能a字型拍海報。出現的原因大概是編劇覺得加上男主和矮人國王才七個人去打怪人太少了,後面為了突出兄弟情誼什麼的還得死幾個,這就不夠了。但是形象刻畫很差,除了領頭的,其他都記不清了,有一對兄弟,那是因為他倆長挺帥的,還會射箭,但是一想到更精于騎射的精靈王子奧蘭多布魯姆,再想到他還娶了維多利亞的秘密的模特可兒,高下立分一下就變成男屌絲了。走題了。
主題本來應該充滿正義充滿救贖,然後伴随着事件起伏有人物特别是主角的思想變化加上性格演變,又雖然說劇作家的責任就是創造足夠多的沖突去使你的觀衆發生興趣,但是…但是……在岩洞中,在懸崖上…男主與男二互相質問、答疑、沖突、和好,都是tvb的路子,簡直不能忍受。而且通常在出人意料是這樣,不管他說什麼做什麼,在給人物施加足夠大的壓力迫使其做出選擇方能展現人物真相,這部片設定的太直白了,而且人物沖突對推動劇情沒有很大作用。然後本片最大的敵我沖突沒有交待,很不完整,如果有b面的話另說。
還有的槽點就是這部片的“最後一分鐘營救”的設定,設定過多且懸念不夠,沒能比較好的利用蒙太奇平行發展的情節,全靠觀衆記憶力與主要人物亮相。主次場面又不怎麼分,浪費了很多時間和情節點。
毫無疑問那個霍比特人是主角咯,但是人物設定簡直…影片的主要人物就代表了全片人物塑造水準的高峰了,也就這程度,全仰仗觀衆的指環王基礎。人物的第一次出場太随便,既沒展現人物性格也沒預置沖突沖突,哦不對,人物的性格就是沒有性格。影片的開頭十分鐘也實在的向我們叙述了主人公是誰、戲劇前提以及戲劇情境,簡單來比喻就是:過于赤裸還在部分地方打碼。白白浪費了,甚至沒有交待主人公的劇情需求以及什麼驅使他改變主義走向故事結局。人物既沒有鮮明的性格,那影片的沖突沖突設定、情節安排、細節的選擇和利用以及場次的處理也都無從談起了。
不禁又想起了指環王中另一個霍比特主角也就是他孫子的塑造,人物形象、性格、沖突鮮活立體,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加之影片多采用平行蒙太奇,霍比特人的跋涉和人族、精靈等合作的線索相搭配,一張一馳相得益彰。這部霍比特人的結構…呵呵,就是傳統的因果線性結構,間插幾段回憶而已。
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是咕噜姆,配合更先進的後期技術和演員表演,有他的部分我都是連大腿上的汗毛都豎起來了。不過這是指環王裡創造過的,不能算了本部編劇的功勞。
反正這部片給我的感覺就是,幾個制片和導演在閑聊,啊當年指環王可真掙錢啊,是啊是啊,那我們再來一發吧。觀衆朋友們快來看,這是前傳~你們要是覺得好那我們再拍個精靈前傳人族前傳給你們哦~什麼?巫師前傳?那就是哈利波特啊~甘道夫在戰争勝利後得了很多地,然後辦學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