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年賣出4億隻!包了100年粽子的浙江老店即将上市,你肯定吃過

都市快報訊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而與粽子密切聯系的浙江老字号企業五芳齋也即将上市。近日,證監會網站挂出五芳齋的上市預披露檔案,上市地點選在了滬市主機闆,保薦機構為浙商證券。這意味着包了100年粽子的浙江老店即将上市。

一年賣出4億隻!包了100年粽子的浙江老店即将上市,你肯定吃過

一年賣出4億隻粽子

作為浙江人家喻戶曉的一塊招牌,“五芳齋”幾乎可以看成是嘉興的一張城市名片。始創于1921年的五芳齋至今已有百年曆史,是全國首批“中華老字号”企業,并于2004年被國家商标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标。

公司在招股書中披露,其粽子的制作技藝于2011年被文化部收錄進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可以稱得上是浙江人的一個驕傲。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已年餘百歲,五芳齋依然保持着一顆十分年輕的心,其在公司官網的顯目位置上留下了“100歲,正年輕的”的字樣。

“年輕”的表現集中在産品創新上,在公司的官網上可以看到,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蛋黃肉粽、肉粽、豆沙粽,五芳齋還特别推出了北蟲草黑豬肉粽、紫米栗蓉粽、迪士尼系列粽子等創新産品,迎合各個年齡段、不同口味客戶的需要。

一年賣出4億隻!包了100年粽子的浙江老店即将上市,你肯定吃過

因為粽子賣得好,五芳齋單粽子一項産品的銷量便是十分巨大的。招股書顯示,五芳齋平均年産4億隻粽子。這無疑是公司拳頭産品,去年的營收貢獻率在七成以上(五芳齋也兼賣月餅、八寶飯、綠豆糕、鹵味等産品)。但或許有的投資者不知道,因為産量巨大,五芳齋的粽子并不是完全由自己生産的。公司招股書顯示,五芳齋采用的生産模式為,以自主生産為主、委托加工生産為輔。2020年,公司通過委托加工模式生産的粽子産量占粽子總産量的25.01%,即每4個五芳齋粽子裡就有1個是外包的。

有意思的是,由于粽子具有較強的時令性,公司的生産安排也具有明顯的淡旺季特征。如在端午節前的生産旺季,公司除了将非核心崗位外包作為勞動力補充,還會招聘周邊部分靈活就業人員為生産人員,主要作為裹粽工,以彌補旺季公司産能需求。

在經營業績上,2018年至2020年,五芳齋營收分别為24.23億元、25.07億元和24.21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别為9698.50 萬元、1.63億元和1.42億元,同比變動幅度分别為68.21%和-12.9%。受産品售價、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五芳齋去年的綜合毛利率為44.57%,較上一年度下滑0.86個百分點,不過依然是一個不錯的數字。此次,五芳齋拟募資10.56億元,投向智能食品工廠中的房間、數字産業智慧園、研發中心及資訊化建設、成都生産基地改造等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老字号”企業齊聚a股 接受度如何?

“老字号”是悠久文化的沉澱和傳承,在消費者群體中很容易形成比較高的認可度。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老字号”企業齊聚a股。而在資本市場上,“老字号”企業是否依然能獲得較高的加分?

說到老字号企業,目前a股市場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茅台。現在許多年輕a股投資者都知道,貴州茅台是“a股股王”“第一高價股”“基金重倉股”,乃至于a股“價值投資”的标杆型企業。但有些人或許并不知道,茅台也是中國的老字号品牌。始于1951年的茅台酒,獨産于中國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台鎮,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是漢族的特産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并稱“世界三大蒸餾名酒”。

與貴州茅台類似,醫藥界知名度極高的雲南白藥也是一家老字号企業。作為雲南省地理性的特産藥,雲南白藥1902年就研發成功,原名"曲煥章萬應百寶丹",由雲南民間名醫曲煥章(1880-1938)創制,具有止血愈傷、活血散疲、消炎消腫、排膿去毒之功效,主治内髒器官出血、婦科血症、刀槍傷、跌打損傷以及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痕等疾病,問世百年,被譽為“中華神藥”“中華瑰寶”等。在資本市場上,雲南白藥也是一隻典型的“白馬股”,2020年漲幅32.92%,今年最高價到達過159.38元/股。

當然,并不是每家“老字号”企業都有像貴州茅台、雲南白藥這樣的認可度。同樣具有百年曆史的烤鴨老店全聚德(建立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自2016年開始股價便開始連年下跌,最近5年的漲幅分别為-3.54%、-19.57%、-34.85%、-7.99%,以及-1.66%(今年以來股價出現反彈苗頭,漲幅超過16%),與之對應的淨利潤增長幅度為6.44%、-2.57%、-46.29%、-38.9%以及-686.77%。投資者可能對百歲的“烤鴨”有些審美疲勞了。

類似的東阿阿膠,也在近年出現了上漲乏力的情況;另一家餐飲老字号“狗不理”處境更為糟糕,2020年5月已經宣布從新三闆退市。統計顯示,在近2000家老字号餐飲企業中,僅有10%經營良好,剩下的大多勉強維持現狀。業内分析人士認為:“老字号發展乏力較為普遍,主要是企業經營内部上司層沒有意識到對品牌的建設,同時外部消費者變化非常快,導緻企業内部營運和産品的開發,達不到外部消費者新的需求。是以在資本市場中,類似茅台、雲南白藥這樣的老字号企業始終是風毛菱角,這也是老字号匠人在登陸資本市場後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杭州某券商投資顧問指出:“在資本市場上,‘老字号’是一個加分項,它在投資者當中有很高的辨識度。但從長期來看,老字号企業能否獲得認可依然取決于它的‘價值’,企業是否能夠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帶來回報。投資者不會一直為‘情懷’買單,這就十分考驗老字号企業的創新能力、執行力以及專注力。是以,對于這些‘百年老店’而言,上市僅僅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