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ndroid 構成壟斷了嗎? 是的

Android 構成壟斷了嗎? 是的

近日,美國反壟斷監管機構開始調查谷歌(微網誌)android作業系統是否存在反競争行為。肯定會有一些人會問,android真的構成壟斷了嗎?

谷歌本身不制造手機,它也沒有逼迫任何人使用android——是手機制造商自己選擇了在手機上搭載這個軟體。谷歌對android并沒有百分之百 的控制權,舉例來說,數以億計的android智能手機在中國銷售,既沒有得到谷歌的“祝福”,手機上也沒有谷歌的應用。android是開源的,與 之相對的是封閉的蘋果ios,兩者在美國市場進行着健康的、勢均力敵的競争。谷歌android占有59%的市場佔有率,蘋果ios占有38%。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場公平的競争,并不涉及壟斷。

谷歌擁有發言權的主要地方是,它可以決定哪些裝置能搭載谷歌應用和服務。如果你把這叫作壟斷,那麼這也是一種很公平的壟斷:如果你投入了時間和金錢來開發 gmail、chrome浏覽器、谷歌地圖和youtube這些複雜的應用,那麼你就應該有權決定誰能使用它們。但是,當你考慮到谷歌最重要的應用時,事 情就變得更加有趣了——這個應用就是谷歌play store應用商店。它是android應用的一個主要門戶,唯一可以與之匹敵的競争對手是蘋果的app store。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android占據了 59%的美國智能手機市場,但從智能手機制造商的角度來看,這個數字可能就是100%了。因為蘋果是封閉的,windows phone沒有什麼競争力,如果一家手機商想和iphone競争,唯一的途徑是使用谷歌軟體和play store。nextbit的精英設計師和工程師團隊打造了“雲智能手機”robin,它就選擇了android系統。蘋果公司前首席執行官約翰·斯卡利 (john sculley)投資的obi worldphone也選擇了android系統。除了蘋果或微軟之外,其他所有全球性的智能手機制造商也都選擇了android。

如果一家智能手機制造商沒有自己的作業系統,那它就隻有三個選擇。谷歌當然希望大家都選擇帶有play store和google play services的android,谷歌可以通過它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但手機制造商一般會選第二個選項:一個精簡的android,剝離了應用生 态系統,不帶谷歌最新的安全更新。但熟悉美國(或歐洲)智能手機市場的人都知道,對于大多數使用者來說,不帶play store的android基本上就不是android。

第三個選擇是 windows phone(很快将成為windows 10),但是在微軟公司之外,幾乎沒有人對它有信心。這就是為什麼前文會說手機制造商的選擇其實隻有一個的原因:如果要打入美國智能手機市場,你就得搭載 android,并且讓使用者通過play store來獲得應用。

可以說這就是谷歌的“軟壟斷”。該公司旗下不需要擁有任何手機制造商,就能産生實際上的影響力。這就是為什麼它去年毫不介意地出售了摩托羅拉的原因。無論你 是哪家公司,隻要你想在自己生産的裝置上部署google play services,谷歌都很歡迎,但你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喪失主權。谷歌希望在每部android智能手機的開機動畫中有一個“powered by android”的圖像,所有人都聽從了。谷歌希望手機制造商提供的ui更簡單,更具觀賞性,大家也正在乖乖照辦。

擁有了壟斷地位,就打開了濫用權力的大門。到目前為止,谷歌對于其硬體合作夥伴提出的要求似乎都是對消費者是有利的。谷歌要求oem廠商減少亂七八糟的預裝 軟體,提供更統一、使用者友好度更高的體驗。谷歌也鼓勵他們放棄自己的浏覽器,支援chrome,因為這樣一來,使用者可以更容易地獲得android手 機與谷歌應用的整合體驗。而且谷歌仍然為某些營運商應用,甚至微軟的軟體提供了空間。但是,無論一個壟斷者是否友善,它對一個正常競争的市場造成的威脅都 是一樣的。

我們已經知道,美國智能手機作業系統市場實際上沒有什麼競争(除非時間能夠 證明,windows 10 可以崛起)。谷歌在美國享有的支配地位,可能會影響應用領域的均衡。這就是現在困擾當局的事情,在美國是如此,在大洋彼岸的歐洲也是如此,因為歐洲的市場 狀況與美國非常相似。

對于索尼、lg、摩托羅拉,以及歐洲和美國的所有其他 android手機制造商來說,自己旗下沒有具有競争力的應用商店,就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隻能乖乖聽谷歌的話,谷歌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當然他們實際 上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改用其他作業系統,但那樣做很可能會一敗塗地,而使用android明顯更加有前途——實際上都是這些公司都找谷歌,而不是谷歌去找 這些公司的。

歐盟委員會目前正在調查“谷歌是否通過要求或激勵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制造商隻預裝谷歌自己的應用和服務,進而非法損害了競争對手開發和推出移動應用或服 務”。他們調查的另一個問題,是谷歌是否不正當地捆綁了其應用和服務,阻礙了潛在挑戰者的合理競争行為。這兩個問題很可能也是美國調查的關鍵。

其實谷歌就是在搞壟斷,這個結論可能會讓一些人感到驚訝,因為谷歌的形象與壟斷者的标準形象相差甚遠。該公司曾表示要賦權給無數網民,這相當令人感動;盡管 它現在每季度營收達數百億美元,卻仍然在銳意創新;而且谷歌把自己的軟體開放給其他公司——當初看來是一個善舉,現在卻被懷疑有反競争傾向

蘋果和facebook也擁有支配地位,但他們更嚴格地用圍牆把自己與外界隔開,這麼做對他們自己其實很有好處。然而,谷歌現在真的猶如一塊巨石,份量大到了可以讓市場失去平衡、讓競争受到抑制的程度——即使随着alphabet的成立,一些長期性、實驗性的項目不再挂在谷歌的名下。

谷歌并沒有壟斷整個智能手機市場,它在全球的影響力與在歐美不同。但美國和歐洲的監管機構已經在調查谷歌。由于蘋果自成一體,微軟競争力不足,谷歌确實控制了移動作業系統市場。有些人覺得,像蘋果和亞馬遜這樣的科技巨頭更應該成為反壟斷調查的對象,這麼說可能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從谷歌與其硬體合作夥伴的關系狀況來看,美國和歐洲當局說它搞壟斷并沒有冤枉它。

很明顯,谷歌擁有壟斷地位。但是這種情況又該如何糾正呢?它成為壟斷者的原因是免費向大家提供自己的軟體,似乎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一種雙赢。也就是說,谷歌罪在開發了人們和企業想要的軟體。然後該怎麼辦呢?這似乎沒有什麼很好的處理辦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