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智化:這個以一曲《水手》唱哭太多人的男人,如今在哪裡1.充滿抗争的童年2、不斷拼搏的青年時期

鄭智化:這個以一曲《水手》唱哭太多人的男人,如今在哪裡1.充滿抗争的童年2、不斷拼搏的青年時期

“勵志歌王”鄭智化,近些年似乎已被人們忘記,對很多年輕人來說,這更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名字。

然而,了解他這一生經曆之後,你會發現,當我們還在工作、生活和夢想的沖突中糾結掙紮時,鄭智化早在30年前就做出了我們想做又不敢做的事:裸辭、追求夢想、創業、财務自由......

60後的鄭智化成長的時代,就像是一艘載滿不安分、迷茫,又帶着無數希望的船,很多人在船上被大浪裹挾着前進、隻能随着洪流漂泊,而鄭智化,則是一個冷靜的水手,從始至終,他都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在哪裡。

鄭智化:這個以一曲《水手》唱哭太多人的男人,如今在哪裡1.充滿抗争的童年2、不斷拼搏的青年時期

1961年,鄭智化出生于台北的一個普通家庭,他的父親是個裁縫,母親是一位平凡婦女,鄭智化的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

三歲時,因為高燒不退,鄭智化患上了小兒麻痹症,就這樣,直到上國小之前,他都一直和各種治療、藥物打交道。

在那幾年中,為了給鄭智化治病,家裡人不知道耗費了多少精力和血汗錢。

而鄭智化,因為雙腿殘疾,不能出門,小時候隻能趴在視窗看别的小朋友在外面跑來跑去,十分羨慕。

鄭智化:這個以一曲《水手》唱哭太多人的男人,如今在哪裡1.充滿抗争的童年2、不斷拼搏的青年時期

7歲那年,鄭智化做了一個手術,手術康複期裡,在家人和鄰居的鼓勵下,鄭智化開始學習讀書和畫畫。就這樣,還沒開始上學,他就已經看了許多文學名著。之後,鄭智化已經能夠在助行家的幫助下四處走動,他的家人便将他送到了學校。

能夠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去上學,是鄭智化曾經最向往的事。但是到了學校才發現,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東西他自己早就在病床上學過了,而自己提出的問題老師卻回答不上來。這讓鄭智化非常失望。

看着兒子上學之後竟然變得更加叛逆,父親便坐下來和這個孩子聊聊。聽了父親的話之後,鄭智化更是失望。原來,父親早就為這個兒子想了一個穩妥的路:做醫生,因為除了醫生,似乎其他的行業都不适合雙腿有殘疾的人做。

而鄭智化這個孩子一向倔強,越是别人認為他做不到,他偏偏要做成功。父親說他什麼都做不成,鄭智化偏要做成什麼給他看。

鄭智化:這個以一曲《水手》唱哭太多人的男人,如今在哪裡1.充滿抗争的童年2、不斷拼搏的青年時期

在上世紀70年代初的台北艋舺集市,很多小朋友都知道玩遊戲最好的是一個“小跛子”,他不僅遊戲玩得好,還在這一帶做紙牌、彈珠和玩偶生意,因為做得好,還把街頭那家玩具店店逼得倒閉了。這個“小跛子”,就是鄭智化。這時候,他還在讀四年級。

再長大些,鄭智化學會了和壞孩子打架。當時,有個男生比鄭智化大一屆,是出了名的調皮鬼,經常欺負别的同學。

有一次,他故意從鄭智化的背後跑過去,踢走鄭智化的助行架,害他狠狠摔在了地上,好在鄭智化隻是磨破了手肘。

兩人的力量懸殊實在太大,鄭智化決定智取,就在那個男生準備再踢他一腳的時候,鄭智化拿起拐杖用力擊對方的腿,那個男生站立不穩,摔倒在地,鄭智化趁機拿起拐杖使勁打,後來,那個男生被縫了12針,從此再也不敢欺負别人。而鄭智化“不好惹”的名聲也傳遍了整個學校。

國中畢業後,鄭智化不顧父親的堅決反對,放棄了走上醫學之路,轉而考進了台北工專,就讀土木工程專業。

在這期間,鄭智化讀書、寫作、交朋友,人人都知道他能寫出一手好文章,他的生活似乎也是事事如意,更美好的是他還交了一個可愛的女朋友。

但是,和這個女孩的相愛受到了對方家人的極力反對,這段感情最終沒能繼續維持下去。

曾經,鄭智化認為靠自己的努力,可以赢得一切,但是,這次打擊讓他終于明白過來,單靠堅持和理想是遠遠不能與現實抗衡的。

痛苦的鄭智化曾經想過自殺,甚至還為那個女孩寫過11首詩作為遺書,其中,就有那首後來紅遍全國的《别哭,我最愛的人》。

但是,鄭智化并沒有死,而他和那個女孩再也沒有見過面。

鄭智化:這個以一曲《水手》唱哭太多人的男人,如今在哪裡1.充滿抗争的童年2、不斷拼搏的青年時期

畢業之後,鄭智化進入一家建築公司上班,開始了枯燥的辦公生涯。在那裡,鄭智化覺得呼吸不到自由的空氣,他再次做出了一個讓人震驚的決定:裸辭。

屏蔽到所有人的閑言碎語,鄭智化進入了台北的廣告界。沒過幾年,鄭智化就被業界人士稱為“天使和撒旦的私生子”,他好像有着永不枯竭的創意和靈感,能夠應付幾乎所有客戶抛來的難題。而他所在的公司,是當時台灣廣告業最頂尖的。

1989年,一家唱片公司從廣告歌中發現了鄭智化的音樂才華,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原本非常排斥做歌手的鄭智化本想拒絕,但是同僚一句“連樂譜都不識,注定做不成音樂”激起了他的鬥志,鄭智化定下十年賭約,接受了點将唱片公司的邀約,就這樣走上了音樂之路。

鄭智化:這個以一曲《水手》唱哭太多人的男人,如今在哪裡1.充滿抗争的童年2、不斷拼搏的青年時期

當時的台灣樂壇,羅大佑以一首《之乎者也》将台灣音樂引向自我批判之路上,而鄭智化則以時代記錄者的身份,用歌聲為一代人發聲、為他們指引方向。

《蝸牛的家》唱出了衆多在城市打拼的人的心聲。

《老幺的故事》唱出了離鄉背井的人們對故鄉無法描述的情感。

《面子問題》唱出了因為虛榮而透支消費的年輕白領上班族的真實生活。

正是因為鄭智化在歌聲中将現實的虛僞赤裸裸揭示給人們看,他的歌詞又是那麼的悲憫動情,是以幾乎每次有新作品,都能引起軒然大波,鄭智化也是以成了人們眼中的傳奇人物。

鄭智化:這個以一曲《水手》唱哭太多人的男人,如今在哪裡1.充滿抗争的童年2、不斷拼搏的青年時期

早在四大天王成名之前,鄭智化就已經火遍兩岸三地。但是就在千禧之年到來之際,鄭智化卻在事業巅峰期悄然離開。

關于他離開歌壇的原因,人們有各種猜測,但最真實的原因其實鄭智化自己早就說過。

在一次節目中,鄭智化曾經說過,歌手并不是自己最想從事的職業,唱歌也不過是自己人生中的一次跨界而已。

與其說鄭智化是因為厭倦歌壇而離去,倒不如說是當年他定下的十年賭約已到期,而他已經赢了。

鄭智化:這個以一曲《水手》唱哭太多人的男人,如今在哪裡1.充滿抗争的童年2、不斷拼搏的青年時期

家庭事業雙成功,鬥士之心也變得更加平和

離開歌壇的鄭智化看到了網際網路的發展熱潮,自己創業,成立了一家it公司。同年,他與張钰雅結婚,那顆流浪多年的心終于有了自己的歸宿。

而随着女兒的到來,這個曾經的鬥士也變得更加平和起來。

如今,不惑之年的鄭智化在女兒的鼓勵下,重新拿起畫筆和麥克風,甚至還會提筆練字。

這個曾經站在巅峰、隻身對抗孤獨和悲傷的男人回歸家庭,而生活,也終于對他呈現出了溫柔的一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