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淺評《琅琊榜》人物—蕭景(程皓楓)

作者:晨之謙
淺評《琅琊榜》人物—蕭景(程皓楓)

長風吟劍少年遊 縱馬盡風流 侯門影照 江湖牽繞 兩姓覆雨故

南楚歸去情時舊 重來已是秋 欣然一笑 往事無憂 還飲一杯酒

《琅琊榜》裡,每個人物都有屬于自己的特性,但是真正符合“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唯有蕭景睿一人。兩姓之子,最後被賜予國姓,與皇子相似的名字。一對父母是侯爺和長公主,另一對父母是天泉山莊的莊主夫婦,琅琊高手榜上的大人物。家世顯赫、武功高強還飽讀詩書,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都集中在他一人身上,注定是一個含着金湯匙長大的貴人。以他這樣的身份,大可以肆意揮霍、呼風喚雨。但是他沒有,不但沒有一點世家公子的高架子,還十分謙遜寬厚、仁孝忠義。

淺評《琅琊榜》人物—蕭景(程皓楓)

蕭景睿在劇中第一次出場時,是作為一名身份顯貴且不涉朝政的世家公子與言豫津一同去廊州接梅長蘇入京的。他耐心地陪同豫津逛街,還在一邊想早點見到梅長蘇。他說:“聽聞蘇兄身體患有舊疾,我想這廊州天氣陰冷,我便寫信給他,讓他來金陵小住。”體貼,是對他的第一個印象。

看完電視劇我去補了原著小說,發現劇版删減了不少蕭景睿的戲份,例如他是為了愛慕的雲飄蓼才一直努力登上琅琊公子榜(這點我覺得表現出了景睿的一些青澀的少年心性,這也可能是他唯一一次的任性了,因為他由始至終實在是太體貼懂事了),加上景睿性情溫和寬厚與世無争,是以在電視劇的前半部分景睿這個人物顯得有些邊緣化和模糊。當初首播的時候,我的很多朋友都在讨論梅長蘇、飛流、霓凰郡主、靖王……沒有什麼人注意到景睿。但是從許多細微的地方,還是可以看出景睿的閃光之處。

淺評《琅琊榜》人物—蕭景(程皓楓)

到了金陵的一品軍侯府,梅長蘇望着門前禦筆親書的“護國柱石”,景睿略帶自豪地說:“父親戎馬半生,為國征戰多年,故而得到陛下這般恩賜。”

此時的他,是一個外人看來再幸福不過的貴公子。父親是軍功赫赫名滿天下的一品軍侯,母親是當朝皇帝的親妹妹,家中事務有二弟謝弼這個世子打理,父母恩愛,兄弟和睦。自小有言豫津這個年齡相仿的摯友,還能去遊曆江湖廣交好友。

後來豫津說出景睿的身世,更是如同許多言情或者武俠小說裡男主角一樣的設定。兩姓之子,被賜與皇子相似的名字。一對父母是侯爺和長公主;另一對父母是天泉山莊的莊主夫婦,琅琊高手榜上的大人物。家世顯赫、武功高強還飽讀詩書,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都集中在他一人身上,注定是一個含着金湯匙長大的貴人。以他這樣的身份,大可以肆意揮霍、呼風喚雨。但是他沒有,不但沒有一點世家公子的高架子,還十分謙遜寬厚、仁孝忠義。也許正是這奇特的身世,才讓他同時具備了世家子弟的知書識禮和江湖俠客的仗義豁達吧。琅琊公子榜第二名,也不是隻要有财富地位便可當上的。

淺評《琅琊榜》人物—蕭景(程皓楓)

謝弼想讓梅長蘇去面見皇後,順便替譽王拉攏這個得之可得天下的麒麟才子時,一直以來都是溫和好脾氣的景睿,第一次表現出強硬的一面:“我邀蘇兄來京,說好隻是休養,那麼,保他平白不受紛擾,便算是我的諾言。我知道,二弟平日裡一人打理侯府上下,一向辛苦,我也沒有幫過你什麼。但無論如何,我不能這樣對朋友。如果不是因為蘇兄江左梅郎的身份,皇後娘娘替譽王招攬示恩,你讓蘇兄如何應對?再者,若娘娘再有什麼超乎尋常的恩重賞賜,你讓蘇兄接還是不接?無端陷朋友于兩難之境,絕非道義作為。”這番話,如果不是真心真意為朋友着想,不是十分細心體貼之人,是絕對說不出來的。他何嘗不知道皇後和譽王的權勢地位,更何況這兩人與他沾親帶故,他隻是不想讓朋友有一點點的尴尬和不愉快,不想利用朋友達到任何名利的目的,也真正做到了守諾如金。

景睿無論是溫厚還是善良還是仁恕還是體貼,究其根本,就是一個真。因為真實地面對自己,才能真實地面對他人對待他人。景睿在文中的所言所行,絲毫沒有讓人覺得有絲毫虛僞市儈地“有所圖”。在文中,梅長蘇有段話這樣說道:“在别人眼裡,他首先是麒麟才子蘇哲。而在蕭景睿的眼中,他卻自始至終都隻是梅長蘇。無論他露出多少峥嵘,無論他翻弄出多少風雲,那年輕人與他相交為友的初衷,竟是從未曾有絲毫的改變。”不因外物而改變初心,因為景睿的本心,隻是結交一個朋友,與身份無關與名利無關隻為“我想和你做朋友”。文中說:“梅長蘇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見那年輕人亮堂堂的心思:你是我的朋友,隻要你願意來,我定能護你周全。蕭景睿并不想反抗父親,也不想改變梅長蘇,他隻想用他自己的方式,交他自己的朋友。”或許也是因為真實,才會更加善于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在景睿的腦海中,或許根本沒有世俗的名利權欲,有的隻是“人之初性本善”。而這種真實的善良與誠摯,才能讓景睿成為了一個寬厚的人。以往認為景睿有雙重身世便也有雙份寵愛,聽完這番對話,仔細想來,這雙重身世帶來的除了尊貴,應該也有許多尴尬之處吧。雖然兩家和睦,但畢竟不清楚他到底是哪家的孩子,是以他既不做侯府世子,也不做天泉山莊的繼承人,就想做個自在江湖人,不争不搶。此前的他不知道那些真相,天真地以為自己的父親真的持身中立,沒有參與到朝局紛争之中。可在這樣的亂流之中,怎麼能有人真正地獨善其身還穩居高位呢?

眼見着他一點點得知兩個父親所做的事,他心中所秉持的

淺評《琅琊榜》人物—蕭景(程皓楓)

道義讓他無法袖手旁觀,是以他去阻攔卓鼎風和卓青遙刺殺沈追,不顧危險為沈追擋劍。沈追向他緻謝,說他仗義相助,他也隻能沉重地微微搖搖頭。誰能想到他這是在阻止自己的至親犯錯,誰又能體會他内心的糾結與苦悶呢?

于是一直以來孝順乖巧的他第一次忤逆他的兩個父親,他苦心相勸卓鼎風:“我不知道黨争怎麼回事,我隻知道,為人在世,要分得清黑白,看得清是非。難道爹爹真的想天泉山莊這把世代相傳的寶劍,染上無辜者的鮮血嗎?”在和長公主看了謝玉手書得知十三年前赤焰案的真相後,他也不再像當年得知謝玉殺人那樣感到不知所措了,他默默把手書收回錦囊,堅定地站起身,如果不是長公主叫住他,估計哪怕刀斧加身他也要去揭開真相吧。長公主深知梁帝殘暴多疑,當年的血光讓她驚慌顧慮,是景睿的堅定,才讓她有了勇氣。“那麼母親,我們就當什麼都沒有看到,把真相從腦中抹去,就像從來都沒有讀到這封手書一樣,是嗎?一代賢王,一代名帥,七萬忠魂,多少人心中的清明和理想就這樣,就這樣無聲無息地被埋葬了。我知道母親的想法,可是真相就是真相,或許我們沒有能力改變所有被颠倒的黑白,但是至少,我們不能做隐瞞真相的幫兇。”

面對長公主的掙紮退卻和保全謝家的心思,景睿能善解人意地了解體諒,就像當初他體諒謝弼和梅長蘇一樣。

他闖進謝玉的房中聲聲質問謝玉:“雖以孝道而言,不該質問長者。但父親近來的所作所為,孩兒愈發不懂,再也不能閉口不言了。君子立世,應以家國為重。請問父親,您僅以黨争立場不同,便指使卓家爹爹,刺殺朝廷重臣。于國而言,可算得上是忠?年關剛過,绮妹又懷有身孕,您又派遣青遙兄長,再踏兇險之地,以緻重傷至此。于父而言,可算得上是慈?卓家爹爹因視您為至親,才如此信任,如此這般聽從差遣呀,父親!有些手段,實非君子所為。還望父親能懸崖勒馬,不要讓兩家人與您一起誤入歧途呀!”聽起來像是小孩子在跟家長講道理,卻字字句句都說到了點上,也說出了他所重視的一切:國家、親人、仁義道德。

景睿生日會那一夜,可以算是他人生的一個重大

淺評《琅琊榜》人物—蕭景(程皓楓)

轉折和動蕩點吧。上一代人的恩怨情仇過往全部鋪開,兩家人和睦的表皮下藏着這麼多陰謀,他既不是謝家公子也不是卓家兒郎,他的親生父親是遠在他國的王爺。當年因為這些糾葛,卓家真正的孩子被殺死,宮羽的父親被謝玉派人殺害,謝卓兩家二十多年的情誼瞬間斬斷。而揭開這殘忍的一切的,還是他引以為知己摯友的梅長蘇,在這個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日子裡,他失去了這麼多年來珍之重之的許多東西。一夕驚變,物是人非。

景睿是個貼心的孩子,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暖男”吧。一路照顧長蘇進金陵,照顧豫津的“夜盲”毅然下枯井找玉珏,郊遊還不忘給待産的妹妹買娃娃玩偶逗開心,在母親初次回絕景琰要求首告後體貼母親的心……這個貼心的孩子不僅僅是外在做的體貼周全,令人動容的往往是“将心比心”,包括了解謝弼因為甯侯府和慶國公府關系不出面護佑胡公胡婆。但是寬厚了解不代表這個暖心的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不會生氣郁悶,他會因為“看不懂”蘇兄和蘇兄的隐瞞去郊外草場發洩,會因為家族好友選擇的立場相對憂傷,但是景睿,卻依然真實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前行,就算艱難一點也無所謂。文中說:“蕭景睿一直在用平和憂傷卻又絕不超然的目光注視着這場黨争。他并不認為父親的選擇錯了,也不認為蘇兄的立場不對,他隻是對這兩人不能站在一起的現實感到難過,卻又并不是以就放棄自己與梅長蘇之間的友情。他堅持着一貫坦誠不疑的态度,梅長蘇問他什麼,他都據實而答,從來沒有去深思‘蘇兄這麼問的用意和目的’。此非不能也,實不為也。”是的,景睿是有自己的原則的,為與不為。

淺評《琅琊榜》人物—蕭景(程皓楓)

孩兒不敢,這件巨案要是翻過來,謝侯的罪名便是大逆,勢必要株連二弟和謝氏族人。母親不想借自己之手,将他們逼入絕境,這份心情,孩兒明白。孩兒當初結識蘇兄,就是仰慕他的才華和氣度,盡管後來又發生了很多事,可我依然覺得,争權奪利不是他的本意。既然他已經知道了赤焰案的真相,我想或許自始至終,他就是為了這個案子,至于當初投靠誰,輔佐誰,都不過是手段罷了。不管蘇兄是局中人,還是太子謀臣,他們既然選擇公開謝侯遺書,可見雪冤之心已堅,這着實令孩兒欽佩。隻是正如蘇兄所說,孩兒的身份尴尬,有很多事,都不能替母親去做。

——如果你和娘易位而處,想必立刻就答應了吧?

淺評《琅琊榜》人物—蕭景(程皓楓)

——世間之事,多有兩難處。母親的沖突和酸楚,孩兒豈會不體諒。

正是景睿的了解寬容無形中成為長公主心中的支柱,加上蕭景琰和梅長蘇的堅定決絕,才促使她改變主意,同意禦前首告。

而景睿對梅長蘇的稱呼,也終于又從禮貌疏離的蘇先生變回了敬重親近的蘇兄,他是真的看開和放下了。

真正讓觀衆記住「蕭景睿」這個名字的,應該是他在長亭和梅長蘇的那一番對話吧——我能怪蘇先生什麼呢?我母親的過往,不是由你而起,我的出生也不是由你安排,謝侯那些不義之舉,都是他親自所為,不是你慫恿策劃的。我能恨你什麼?你隻不過是雙揭開真相的手而已,真正讓我痛心無比的,是真相本身,我不會遷怒于你的。梅長蘇在長亭對景睿說過,雖然這世間,少有公平,但是他希望景睿永遠可以保持這份赤子之心。

這是海晏給景睿的評語,确實,看完全劇,實在是沒有比景睿更真誠寬厚願意付出的人了,用現在流行的話說,他是一個「暖男」。而且他的真誠付出,是不計任何回報、發自内心、與生俱來的。——在這世上本就沒有自由自在的人,隻要你有欲望、有情感,就絕不可能自由自在。

淺評《琅琊榜》人物—蕭景(程皓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