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皇與十大名醫——朱丹溪

作者:京城小青龍

朱震亨,字彥修,元代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縣),因居住丹溪赤岸鎮,故後人尊稱“丹溪翁”,生于1281年,卒于1358年。丹溪出身農家自幼喪父,母子二人相依為命。他勤奮好學,讀書日記千言。稍大一些的時候,跟當地老師學習經史,參加科舉考試,30歲時因母親患胃病浏覽醫學,初學《素問》似有所得,并治愈了母親的胃病。

三皇與十大名醫——朱丹溪

丹溪并不滿足自己的學問,他進一步研究劉完素、張從正和李杲的學說,參考《易經》太極之理,貫穿《内經》精辟之論,棄其短而用其長,熔諸家于一爐,提出了自己的學術主張,俨然自成一家。

三皇與十大名醫——朱丹溪

首先,丹溪在劉完素“火熱論”的基礎上,重點研究了“相火”問題。認為劉完素隻強調了外來六氣化火,而忽視了内在自生之火。他指出了人身上之火有二,一為君火,一為相火。君火即心火,指心髒的正常功能活動。心為火髒而主血脈;“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五髒六腑之大主也。”心為君,故言君火,君火是人體熱力之源。君火不卑不亢,則主神明血脈的功能就正常,主明則下安。君子不足或過亢,均可導緻疫病。相火主司人身動氣,人體的一切生理活動都是動氣的作用,而動氣來源于相火。相火寄與肝腎。若相火反常則病變叢生,成為危害生命的賊邪。進而提出人體是“陽常有餘而陰常不足”的論點。在治療上,則主張節制食欲和色欲,力主滋陰降火的原則。由于朱丹溪善用滋陰降火之法,故後世稱他為滋陰派。

朱丹溪在幾十年的醫療生涯中,勤勤懇懇的為人治病,誨人不倦的教授徒弟。為了啟蒙後人還不辭勞苦地從事寫作,其中,《格緻餘論》、《局方發揮》、《丹溪心法》等為其代表作品。朱丹溪在這些著作中充分闡述了他的學術主張,豐富了祖國醫學的理論寶庫,不但在國内譽滿醫林,在國外也享有盛名。日本醫學家曾專門成立丹溪學社,系統研究他的學說。

三皇與十大名醫——朱丹溪

其次,朱丹溪在六郁症的闡發和治療方面,也有獨到的見解。指出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則主病生焉。故人有病,多生于郁,困創越鞠丸一方,統治氣、血、痰、熱、濕、食六郁之病,取得了良好的療效,至今仍被運用于内科和婦科。

三皇與十大名醫——朱丹溪

朱丹溪雖然名氣很大,但卻保持着生活簡樸,平易近人的作風。凡來求他看病的,無不即往,雖雨雪載途或百裡之遙,亦不為止。家中人勸他休息,他嚴肅地說:“患者度日如年,我怎麼能讨安樂呢?”對于貧寒患者,他不計較報酬,是以受到人們普遍尊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