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時代》的創始人竟生在中國,他的父親還做過燕京大學副校長

作者:林老師講作文

很多人都知道美國的《時代》雜志,可是卻并不知道,《時代》的創始人亨利·r.盧斯,其實是出生在中國。今天就來說說盧斯為什麼會出生在中國的故事。

當然,一個孩子生身在哪裡,是由他的父母決定的。而他的父親老盧斯是一個與中國有着不解之緣的人。

美國《時代》的創始人竟生在中國,他的父親還做過燕京大學副校長

在有關盧斯的傳記中都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

1941年12月7日,爆發了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美國正式對日宣戰。當時的盧斯正與妻子在紐約的寓所裡吃午餐。聽到這樣的消息後,盧斯立即趕到編輯部指令将即将付印的《時代》進行了修改。與此同時,他給父親打了一個電話,告訴了他這個消息。而當時的老盧斯已經73歲,而且重病纏身,但他仍然很激動。美國對日本宣戰無疑對中國戰局的影響發出了積極的信号,他說:我們所有人現在都會明白我們對中國的意義,以及中國對我們的意義。

當天夜裡,老盧斯逝世了,他死在了中國命運發生轉折的一刻。

盧斯的父親的中文名字叫路思義,他是一名耶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畢業後他參加了長老會,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名牧師。長老會是個什麼組織呢?長老會又稱為加爾文宗,是基督教的一個較大的派别,16世紀宗教改革時産生于瑞士,創辦人就叫做加爾文宗。當時市民裡的一些激進人士按照資産階級民主思想主張由教徒推選長老管理教會,因而得名。而路思義即是跟随着北美長老會來到了中國。

那一時期來到中國的傳教士,比較著名的一個人大家都知道,因為有一篇廣為人知的文章即出現了這個人的名字:《别了,司徒雷登》。司徒雷登是燕京大學——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大學的前身之一——的創辦人。因為燕京大學的基督教背景,在學校創立之初老盧斯即被任命為副校長兼建校委員會主席一職。學校裡的一幢幢建築裡面,無不凝結了老盧斯的汗水。司徒雷登在其回憶錄中稱燕京大學的成立是“一個夢想的實作”。這個夢想的實作,除了校長司徒雷登的苦心籌劃經營外,路思義亦功不可沒。沒有路思義所募集來的源源巨款,這個美麗的夢想是不可能成為現實的。

老盧斯來到中國的第一站并非是燕京大學,而是山東的登州,也就是今天的蓬萊。在登州,路思義成了山東長老會傳教團的一員。在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土地上,他與妻子開始了新的生活。就在他們到達登州的的七個月後,小盧斯出生了。可以判斷的是,他們在美國的時候就懷上了小盧斯。

美國《時代》的創始人竟生在中國,他的父親還做過燕京大學副校長

因為生長在教會家庭,小盧斯從小就參加彌撒,五歲學會即興布道,虔誠的傳教士父母,在東方世界的傳教士圈子裡的成長經驗,與信教中國人的接觸,這些經曆卻沒有使他走上父母的道路。他是一個對世俗生活有着極大熱情的人,他對商業和新聞有着天生的興趣與敏感性,他注定會成為一個與衆不同的人,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1912年,盧斯14歲,他離開了中國。而在此期間,中國發了兩次影響曆史程序的事件,一個是義和團運動,另一個是辛亥革命。這些經曆都在他早年的記憶裡産生了重要的影響。也許,這些都對他創辦《時代》産生過潛移默化的影響。

不知道是誰最早将time翻譯成“時代”這個中文詞。之是以會選擇time這個詞,其實是源自于一個廣告産生的靈感。當時為了起個什麼樣的名字,盧斯和他的同學,也是《時代》的另一個創始人哈頓冥思苦想了很久,也試過了各種各樣的名字,都覺得不理想。一天晚上,在回家的地鐵上,他無聊地浏覽着地鐵裡的廣告,突然之間眼前一亮,一個标題映入他的眼前:time for retire,or time to change (應時而變,其時久遠)。盧斯牢牢地記住了time這個詞。他興奮地一整夜都沒有睡好。第二天早上,盧斯向哈頓建議用這個詞來做為刊物的名稱,他立即就同意了。

1923年3月3日,《時代》雜志第一期問世,一個偉大的時代就此開始,一個傳媒的帝國就此除除展開。而遺憾的是,盧斯在離開中國之後,卻再也沒有踏上過中國的土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