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測試目的
擷取ceph檔案系統的讀寫性能,并與原生磁盤進行比較
二.硬體及網絡環境
1.硬碟資訊

2.網絡環境
三.軟體環境及測試工具
1.軟體環境
四.測試用例
(一)不同線程下
1.ceph檔案系統
使用下面指令測試在不同線程下ceph檔案系統讀取6g大檔案的讀寫性能。
測試n線程下讀取6g大檔案時ceph檔案系統的讀寫性能。
綜合上面輸出的結果彙總成一張如下的表格(機關是 kbytes/sec):
2.原生磁盤
測試多線程下讀取6g大檔案原生磁盤的讀寫性能。
總結上面的結果( 機關為 kbytes/sec):
根據上面的資料,繪制出下面的折線圖。
(二)不同檔案大小下
使用下表中對應的指令測試ceph檔案系統,檢視讀取對應大小的檔案時的讀寫性能。測試對應大小的檔案,記錄大小為4k,隻測試read/reread和write/rewrite.
綜合上面的輸出結果,得出下面的表格(記錄塊都為4k,機關為kbytes/sec) :
使用下表中對應的指令測試原生磁盤,檢視讀取對應大小的檔案時的讀寫性能。測試下表對應大小的檔案,記錄塊為4k,使用對應的iozone指令測試原生磁盤的讀寫性能。
記錄塊都為4k,檢視其讀寫性能。機關為kbytes/sec 。
五.測試結果
下面各圖則是在指定條件下,使用柱形圖,細至讀寫的不同方面對在ceph檔案系統和原生磁盤的讀寫性能比較。
(一)不同線程
每個線程下讀寫6g大檔案,檢視在多個線程下ceph檔案系統及原生磁盤之間讀寫性能的差異。下面各圖是在同一前提下,實施的測試結果,分為4個圖,分别是write、rewrite、read、reread在ceph檔案系統和原生磁盤中的結果的比較。機關都是 kbytes/sec。
1.write
每個線程下讀寫6g大檔案,檢視在多個線程下ceph檔案系統及原生磁盤之間write性能的差異。機關為kbytes/sec。
2.rewrite
每個線程下讀寫6g大檔案,檢視在多個線程下ceph檔案系統及原生磁盤之間rewrite性能的差異。機關為kbytes/sec。
3.read
每個線程下讀寫6g大檔案,檢視在多個線程下ceph檔案系統及原生磁盤之間read性能的差異。機關為kbytes/sec。
4.reread
每個線程下讀寫6g大檔案,檢視在多個線程下ceph檔案系統及原生磁盤之間reread性能的差異。機關為kbytes/sec。
(二)不同檔案大小
讀寫對應大小的檔案,檢視ceph檔案系統及原生磁盤之間讀寫性能的差異。下面各圖是在同一前提下,實施的測試結果,分為4個圖,分别是write、rewrite、read、reread在ceph檔案系統和原生磁盤中的結果的比較。機關為 kbytes/sec。
讀寫對應大小的檔案,檢視ceph檔案系統及原生磁盤之間write差異。機關為 kbytes/sec。
讀寫對應大小的檔案,檢視ceph檔案系統及原生磁盤之間rewrite差異。機關為 kbytes/sec。
讀寫對應大小的檔案,檢視ceph檔案系統及原生磁盤之間read差異。機關為 kbytes/sec。
讀寫對應大小的檔案,檢視ceph檔案系統及原生磁盤之間reread差異。 機關為 kbytes/s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