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蘇甯金融研究院,作者丨陸勝斌
“經常用腦,就喝六個核桃”,這句洗腦式的經典廣告詞深入人心,将六個核桃從河北的地方性品牌打造成全國知名商标,火遍大江南北似乎就在一夜之間,也讓養元飲品成為我國植物蛋白飲料的龍頭企業。
養元飲品的營業收入從2008年的2.8億飙升至2015年的91.2億(見圖1),短短七年的時間,規模膨脹了32倍,六個核桃的風靡程度可見一斑。
2015年對養元飲品來說是一個風水嶺,自那以後營業收入逐漸下降。2020年受疫情沖擊,營業收入更是萎縮至44.3億,與高位相比直接腰斬。
2018年,養元飲品帶着“全國最大的核桃乳企業”這個光環登陸a股(見圖2),但上市即高點讓投資人敗興而歸,頗有出道即巅峰的既視感。進入資本市場,并沒有成為養元飲品二次成長的契機,公司的經營未見好轉。
養元飲品的主打産品是核桃乳,也就是六個核桃。核桃乳以優質核桃仁、純淨水為主要原材料。從養元飲品的成本構成來看(見圖3),直接材料在成本中的占比超過85%;有趣的是,公司每年采購的原材料金額中,易拉罐均占到一半以上。易拉罐的成本價是核桃仁2倍以上,頗有反客為主的架勢,但易拉罐的厚重感搭配的是六個核桃的禮品屬性。
或許有人并不知道,核桃乳裡并沒有奶,裡面的蛋白含量完全來自于核桃,是以核桃乳是牛奶的替代産品,屬于植物蛋白飲料的一種。
植物蛋白飲料是以植物果仁、果肉等為主要原料,經加工制成的以植物蛋白為主體的乳狀液體飲品。與動物蛋白飲料(比如牛奶等)相比,植物蛋白飲料的膽固醇含量較低,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以及适量的不飽和脂肪酸,符合當今消費者的健康需求,其中年輕一代消費者對植物蛋白飲料的接受度最高。
除此之外,植物蛋白飲料還更環保。聯合國糧農組織資料顯示:畜牧業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球排放量的14.5%,每生産一公斤植物基産品,就為環境節省了96%的土地資源浪費與破壞、87%的生活用水、89%的溫室氣體排放。
養元飲品的黃金發展期離不開行業的助力。據中國産業資訊網的資料統計,2007-2016年,植物蛋白飲料十年間的複合增長速度達到24.5%。近年來(見圖4),植物蛋白飲料行業規模波動上升,2020年受疫情影響,同比下降2.5%。
植物蛋白飲料行業内的主要産品根據原材料的不同,可分為核桃乳飲料、杏仁乳飲料、花生乳飲料、椰子汁飲料、豆奶飲料等品種。
目前,國内植物蛋白飲料市場非常分散,各子行業都有龍頭企業。除了養元飲品的核桃乳外,承德露露的杏仁乳獨占鳌頭,維維股份的豆奶知名度最高,而“從小喝到大”的海南椰汁更是家喻戶曉,銀鹭花生奶大家也是耳熟能詳。是以,我國還未出現具有壟斷地位的綜合型植物蛋白飲料企業,市場競争較為激烈。2020年(見圖5),核桃乳的市場占比為9.5%,相對比較小衆。
展望未來,植物蛋白飲料行業的發展前景仍值得期待。
一.我國目前植物蛋白飲料的人均消費量僅為3.2千克,與發達國家相比具有較大差距。随着我國消費水準、健康意識的提升,植物奶代替動物奶的趨勢将會持續,對身體更友好的植物蛋白飲料将大有可為。據估計,2020年,美國植物蛋白飲料銷售額占乳制品總體規模的五分之一,如果我國達到這樣的比例,那麼行業規模有翻倍的空間。
二.植物蛋白飲料具有膽固醇、乳糖、脂肪含量低等特點,受到素食主義者和乳糖不耐受人群的青睐,加之全球環保意識的強化,植物蛋白消費群體的粘性将會較高。年輕一代對飲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由“好喝”向“喝好”轉變,是以要想俘獲新生代消費者的心,産品的更新換代刻不容緩,高端化更新将會帶領各細分領域快速成長。
乘着行業的東風,擁抱成功的“六個核桃”,養元飲品在2015年前飛速發展。但近年來,養元飲品在核桃乳中的龍頭地位并沒有想象中這麼牢固。經過估算,2019年養元飲品在核桃乳這個細分賽道的市占率達66%,2020年已經下滑至41.2%。整體來看(見圖6),養元飲品在整個植物蛋白飲料中的市占率也是逐年下滑,由2015年的8.3%,快速下滑至2020年的3.6%,堪稱滑鐵盧。在整個植物蛋白飲料規模小幅上升的情況下,養元飲品的營業收入卻節節敗退,roe也是斷崖式下跌,這不得不讓我們疑慮:養元到底怎麼了?
一.品牌太過單一
此前,六個核桃是養元飲品唯一的戰略大單品,與承德露露的産品定位不同,六個核桃70%以上是屬于禮品屬性。六個核桃的品牌近年來出現明顯老化,經典的廣告詞喊了十多年後,消費者也出現了審美疲勞,甚至出現了“六個核桃是不是在收智商稅”的質疑。想要“一招鮮吃遍天”實有點坐吃山空的意味。
“六個核桃”的輝煌已過,要想實作往日的榮光,必須要進行創新,打造出更有競争力的新品。為了擺脫目前的困境,可以看得出養元飲品正在努力應變,雖然銷售收入每況愈下,但2018年起,公司逆勢加大了研發投入(見圖7),推成出新。2020年的研發支出接近6000萬,而承德露露常年研發支出在一千多萬。
目前,公司已經推出了高端産品“六個核桃2430”、小紅人、每日養元等,其中每日養元以豆奶為切入點,有望成為養元的第二大戰略單品。與六個核桃送禮屬性不同的是,每日養元主打健康飲品的概念。
為了重新占領消費者心智,養元飲品對新品進行了包裝視覺系統的全面更新,但市場接受度如何仍有待考驗。
2020年9月,養元飲品開始嘗試多元化經營,與紅牛合作,經銷紅牛安奈吉飲料,簽約法國素芽膳。但客觀來看,紅牛安奈吉飲料占國内紅牛産品大約5%的市場佔有率,對養元還不能産生實質性的影響。
二.營銷方式單一
養元飲品的銷售模式有經銷和直銷(見圖8),經銷模式下,公司的産品通過賣斷方式直接銷售給經銷商,再由經銷商銷售給零售終端商,最後由零售終端商直接銷售給消費者。
養元飲品主打農村路線,銷售網絡滲透到鄉鎮,但在一二線城市卻毫無起色。2020年,六個核桃的線下銷售占到 98%以上,其中縣級市場以下能占到70%以上銷量。
今年以來,養元飲品開始重視網際網路營銷,在拼多多、抖音等電商平台開始宣傳。開始實行“農村包圍城市”的政策,與央視深度合作,成功入選2021年“cctv品牌強國工程”領跑品牌,布局全國300多個高鐵站内的led大屏、全國28個省100個城市的電梯廣告。通過持續推進品牌建設,不斷提升品牌價值,目前産品銷量已經恢複至2019年的同期水準。
三.外部競争白熱化
植物蛋白飲料行業進入壁壘較低,是以我國企業數量較多,産品間替代性強。從黃豆到燕麥,萬物皆可成“奶”,目前國内各大單品林立,群雄并起,在每個細分賽道上,龍頭企業的市占率都可以達到50%以上,但互相之間卻是互相競争的狀态。
與此同時,國外的“鲶魚型”企業也想在中國的植物蛋白飲料行業分一杯羹。2018年,瑞典oatly的燕麥奶進入中國,在一二線城市頗受歡迎;近期,瑞典隆德素食主義公司旗下的洋芋奶也正式進軍中國市場。更多的新興産品持續給養元帶來沖擊,特别是近段時間崛起的燕麥奶,不僅蠶食着其他細分賽道的市場,也壓縮了核桃乳的成長空間。
第三,傳統的乳制品巨頭也并不束手待斃,伊利、三元等也紛紛推出了新植物乳産品,入局者越來越多,養元可能還需要讓市場知道:選擇這麼多,為什麼要選核桃乳。
可以說,養元飲品正走在破局的道路上。
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号所載資訊或所表述意見僅為觀點交流,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