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0年代天津當紅獨幕喜劇明星,天津快闆無師自通,标準發音存入檔案館

作者:天津往事
80年代天津當紅獨幕喜劇明星,天津快闆無師自通,标準發音存入檔案館

劉德印與馬三立

幾乎每個天津人都能唱兩句天津快闆,這是最能展現天津人豁達、樂觀、幽默精神的藝術形式。提起天津快闆,不能不說一個人——曾在相聲tv《釣魚》中出演“二兒他爸爸”的劉德印。

劉德印父母都是勞工,七八歲時搬到河東郭莊子老道地。那時候老道地有很多小園子,曲藝演出不斷,劉德印最愛看快闆書。有時家長給五分早點錢,拿塊饽饽喝老豆腐,劉德印不舍得喝,存一個禮拜,自己跑到園子門口蹲着,聽裡面一報“快闆書”,不管誰演,他就進去看,園子裡計時收費,為了省錢,快闆書唱完了,他就趕緊出來。看完回家,基本上半段就記下來了。

學校組織學生到竹藤廠勞動,廠裡全是竹子,劉德印自己做一副闆,回家就在門口練。1965年,國中還沒念完的劉德印頂替老娘,到天津針織廠上班。針織廠在河東十三經路,當時是亞洲最大的針織廠,有五六千人,劉德印當輔助工,月收入三十三塊八毛。别看少,其實當時八塊錢就夠一個人過一個月的。

80年代天津當紅獨幕喜劇明星,天津快闆無師自通,标準發音存入檔案館

劉德印

進廠後,劉德印開始參加職工俱樂部的活動,工會隔幾個月搞一次職工彙演,他跟着一塊演出,常演李潤傑的快闆書《劫刑車》。他特别崇拜李潤傑,打聽到李老師家住在總醫院後身兒,就去登門拜訪。那天李老師正在家蒸饽饽,手上沾着棒子面,開門出來見到劉德印并不認識,但聽他一提快闆書,就特别熱情地把他拉到屋裡。

劉德印喜歡自己寫段子,除了快闆,也寫相聲。那時候有個電影叫《創業》,他寫了段相聲《創新業》。天津市組織相聲大會,他和廠裡一個同僚,作為勞工演員表演這段相聲。同台的有魏文亮、孟祥光、劉文亨、班德貴、寇庚儒這些專業演員。1978年,《天津演唱》雜志發表了《創新業》這個作品。

天津電台搞全市新相聲小段大賽,劉德印寫了《二斤桔子》《家庭藥房》兩個小段,在紅橋區一個大劇場演出,電台錄音播放。《家庭藥房》諷刺了一種現象,那時候有人不自覺,鑽全民健保的空子,給孩子解饞吃山楂丸,褲子破了從裡面貼上傷濕祛痛膏,用傷濕祛痛膏包涼席邊兒,蘇合丸能換瓦斯爐條……。年底《天津演唱》雜志交流評選,《家庭藥房》得了三等獎。

80年代天津當紅獨幕喜劇明星,天津快闆無師自通,标準發音存入檔案館

劉德印與駱玉笙

70年代末,有一次劉德印在機關圖書館翻看小人兒書《三打白骨精》,靈機一動,據此寫了一段天津快闆《三打白骨精》。“竹闆兒這麼一打,點兒是真夠清,說一段兒孫悟空他三打白骨精。唐僧豬八戒,孫猴兒沙和尚,師徒四人西天去取經。他們走到深山裡,肚子餓得慌,沒出息的豬八戒在後邊兒直嘟哝:唉我說猴兒哥哎,你歇會兒行不行,我一天任嘛也沒吃肚子空又空,你一氣兒再走這麼遠,簡直要我命了都。話音剛落地,就見迷霧騰騰,還有一朵黑雲彩飄在正當空,悟空一見說不好,山裡有妖精……”寫完之後在機關演,一演火極了。

自那時起,劉德印對天津快闆着了迷,寫了好多,有一段《大雜院的變化》也非常精彩:“……尤其下水道,上面頂滿罐兒了,要到了夏景天,那蒼蠅算過年兒啦,吃的喝的應有盡有甭花一分錢兒就像進了大飯館兒,什麼薄泥湯子西瓜皮呀棗核爛梨片,是冬瓜瓤子臭火柿子烙餅噶幹飯渣還外帶饅頭塊,呵!亂七八糟哎就塞滿了地溝眼兒。周圍這環境,你想想嘛模樣吧,特别那個味兒,能嗆您一溜煙兒,沒兩下子進這院,您得把鼻子眼兒塞倆瓶子塞兒……”

80年代天津當紅獨幕喜劇明星,天津快闆無師自通,标準發音存入檔案館

劉德印一家

80年代天津當紅獨幕喜劇明星,天津快闆無師自通,标準發音存入檔案館

八九十年代,獨幕喜劇盛行,劉德印和在《楊光的快樂生活》第一部中演老姑的胡可瑜,是天津當時最火的獨幕喜劇演員,經常上電視。劉德印第一次演獨幕喜劇,演的是趙連甲的作品,後來他也開始自己創作獨幕喜劇,帶着女兒劉渤君一起演,直到女兒14歲去部隊當文藝兵。

天津電視台拍高英培、範振钰《釣魚》的相聲tv,“二兒他爸爸”這個角色找了幾個演員都不合适,編導給劉德印打電話,去了之後一拍即合。劉德印和高英培在外形、聲音、感覺上都比較近似,高英培表演時說話不是一個字一個字說得特别完整,拍相聲tv,那個勁兒必須得對上,口型和詞都得對得特别嚴實了。拍攝用了兩天,劇情中的小院在紅橋區,演外婆的是紅橋區勞工俱樂部的張碧瑤,二兒他媽媽是胡珂瑜,演魚販的許敬義後來演了很多影視劇,包括《大話西遊》,可惜在2017年去世了。相聲tv《釣魚》确實成功,在全國評選拿了一等獎。

1992年,劉德印從工廠借調到河東文化館,成為文化幹部,他搞群衆文化特别賣力氣,每年都出新作品,每年都有亮點,還能為館裡創收。有人勸他去茶館說相聲,他沒把做演員當成自己的追求,但他也一直沒離開表演,出版了《劉德印天津快闆選》,在十三屆全運會時,用天津快闆形式做了宣傳片,播出後産生很大影響。他還是天津話方言發音的代言人之一,聲音錄入了天津檔案館,永久儲存下去。(文:何玉新)

80年代天津當紅獨幕喜劇明星,天津快闆無師自通,标準發音存入檔案館
80年代天津當紅獨幕喜劇明星,天津快闆無師自通,标準發音存入檔案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