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聯考707分的她參軍了!曾經"感謝貧窮"上北大,一身戎裝不負韶華

作者:恰同學少年錄

她出身寒門卻不覺得命運天定,用砥砺前行圓夢北京大學,以《感謝貧窮》訴說自己對“貧”與“窮”的定義。

聯考707分的她參軍了!曾經"感謝貧窮"上北大,一身戎裝不負韶華

這位從困苦中走出的女孩,對曾經的生活心懷感激,對美好的未來充滿希冀。707分的聯考成績,是她對“寒門難出貴子”論調的反抗,亦是對“窮字定義人生”的質疑。

本期子牙童趣恰同學少年就和大家一起了解,心中有夢并願意為之努力,感謝貧窮但也立志要改變貧困之貌的女孩——王心儀。

(一)

2000年,王心儀出生于河北棗強縣的一戶貧困家庭。常年生病需要治療的外公,年齡不小的外婆,體弱多病幹不了重活的母親,自己和兩個弟弟還正在上學。

聯考707分的她參軍了!曾經"感謝貧窮"上北大,一身戎裝不負韶華

小時候的王心儀收雞蛋

要說這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着父親一人打理的那幾畝貧瘠的土地,和農閑時外出打工掙來的微薄收入來維持。

小時候就知道一個饅頭可能要一家人吃的王心儀過早地直面了貧窮的真相。但孩童不知愁,家中有恩愛的父母,疼愛孫輩的老人,小小的孩子心靈有着充足的撫慰。

童年時期的王心儀在農村廣闊的田野裡盡情歡樂,夏天尋蟬,秋天摘果,冬天玩雪,物質上的短缺被精神上的幸福所填滿。

聯考707分的她參軍了!曾經"感謝貧窮"上北大,一身戎裝不負韶華

然而外婆突然被查出的癌症,讓這個風雨中苦苦堅持的家庭搖搖欲墜。平靜如水的生活裡被砸進了一塊巨石,瞬間激起的水花映襯出一家人的慌亂與無助。

拮據的生活讓他們拿不出高昂的治療費用,但眼看着親人離世的痛苦也無人願意承受。

王心儀就這樣看着父母親向着鄉鄰親友挨家挨戶借錢、簽字、做保證;看着外婆在醫院裡一天天消瘦,變得更加老邁,還時刻惦記着家裡的幾畝地和幾隻雞是不是沒人照看。

聯考707分的她參軍了!曾經"感謝貧窮"上北大,一身戎裝不負韶華

8歲的王心儀沒上兩年學,卻真正體會到了“金錢”二字的重量,它可以讓家人吃飽飯,讓外公遠離床榻,讓父母直起腰,也讓外婆減輕痛苦。

面對現實的無能為力,擊碎了一家人的幸福,也打破了小姑娘寶貴的童真。當一塊白布隔開外婆與衆人時,放聲大哭的王心儀用眼淚澆灌了一顆“改變命運”的種子。

不管打擊來得多麼激烈,活着的人終将要活下去。收拾好心情的三個孩子在母親的強烈要求下,全部進入了校園。

聯考707分的她參軍了!曾經"感謝貧窮"上北大,一身戎裝不負韶華

苦誰不能苦孩子,窮啥不能窮教育。父母這一輩吃到了苦,就不願意孩子走上自己的路,繼續吃苦。

就算供養三個學生會給困窘的家庭增加負擔,但窮人家想要有所改變,在王心儀的父母心裡,除了好好學習考出去,仿佛也别無他法。

作為家裡最大的孩子,王心儀可謂是作出了最好的榜樣模範。她在校好好學習,放學後認真完成作業,随後便會帶着弟弟們做家務或者做飯。

聯考707分的她參軍了!曾經"感謝貧窮"上北大,一身戎裝不負韶華

父親工作不穩定,母親又體弱多病,一年到頭不多的收入需要母親精打細算,才勉強讓收支相抵。

下農田,幹農活,穿親戚家孩子舊衣服的王心儀難免成為同齡同學嘲笑的對象。那些對她奇怪穿搭的指指點點,口語中“老氣極了”的評價,刺傷了小女孩的自尊心,讓她在夜裡多次哭泣。

不得不說王心儀有位充滿智慧的母親。在察覺到女兒的情緒變化時,這個在生活重壓之下依舊常帶笑容的女人沒有讓孩子一定堅強,也沒有說出要了解家庭的不易的話。

聯考707分的她參軍了!曾經"感謝貧窮"上北大,一身戎裝不負韶華

她隻是一邊忙活着手邊的事,一邊道出:人生的路不是走給别人看的,今天的事到了明天就叫回憶,看好自己眼前的路,不走偏,不跌倒,别人的言語無法控制,但強大的人可以不在意。

這時候的王心儀上了國中,她穿着百家衣,内心卻毫無自卑。貧窮讓她心理痛苦過,卻也激勵着她不斷前行。

聯考707分的她參軍了!曾經"感謝貧窮"上北大,一身戎裝不負韶華

長大的王心怡收雞蛋

(二)

偏遠村落的孩子上學最大的問題可以說是交通。王心儀家裡有輛破舊的自行車,姐弟兩人都是高年級,需要到鄉裡去上學。

村路崎岖不平,水泥和着泥土坑坑窪窪,像玩雜技般地騎着車,姐弟倆堅持了三年。

寒冬時節路上積雪厚,母親就堅持接送。明白母親的不放心,王心儀便從不拒絕,她會在回家的路上說着今天學到的新知識,班裡發生的趣事,歡聲笑語能蓋過寒風,讓人溫暖。

在學習上,王心儀可是個态度誠懇踏實、積極上進的好學生。她像同齡人一樣願意去玩,願意接觸新事物,但她相較于同齡人更加自律。

聯考707分的她參軍了!曾經"感謝貧窮"上北大,一身戎裝不負韶華

規定的學習時間,她不會浪費一分一秒,偶爾耽誤了學習計劃,她能在吃飯排隊的時間背單詞,認真追趕。

但在學習以外的點滴時間裡,她又是能照顧弟弟們的好姐姐,早起燒火做飯的好女兒,還是在照顧卧病在床的外公時,願意分享學校趣聞,讓外公高興的好孫女。

雖然家境貧寒讓王心儀失去了一些屬于孩子們的樂趣,但也磨練了她的心性。不能像城裡孩子那樣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但有些興趣卻是不要錢就能培養的,比如寫作、看書。

聯考707分的她參軍了!曾經"感謝貧窮"上北大,一身戎裝不負韶華

從小小的日記本記事,到最後住宿不能回家以寫詩、寫信的方式抒發情感,從聯考填報志願選擇北大中文系,到被贊為“2018年最美文章”的《感恩貧窮》,王心儀在她熱愛的文字創作領域閃閃發光,逐夢而行。

在同學眼中,王心儀是個樂觀、活潑且幽默的女孩;在老師眼中,她是個勤學好問、認真負責的班幹部。

知道生活除了甜還有苦的女孩經常參加校外的社會實踐活動,她想幫助更多人,讓他們看到:生活不隻貧窮和困苦,還有愛與希冀。

聯考707分的她參軍了!曾經"感謝貧窮"上北大,一身戎裝不負韶華

高三這一年的王心儀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她知道要想考上自己滿意的學校,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唯有付出比常人更多倍的努力。

而當聯考結束的鐘聲敲響,聯考707分的成績公布,這個偏遠的小村子迎來了北京大學中文系的一紙通知書時,王心儀正在保定輔導小朋友學習,賺取9月開要交的學費。

(三)

人有百樣,生活亦有百态。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王心儀的故事,将她作為推翻“寒門難出貴子”論調的榜樣,說她是從“底層貧窮”中走出的女孩。但王心儀不這樣認為。

聯考707分的她參軍了!曾經"感謝貧窮"上北大,一身戎裝不負韶華

她以一篇《感謝貧窮》說出了自己的态度。命運的痛苦與如影随形的困苦并不能成為一個人此生受限的枷鎖。

物質生活可以“貧”且“窮”,但人的精神不能陷入其中。貧窮不一定全是牢籠,它還可以是鏡子,是階梯。讓人從中看到了真實的自己,堅守自尊,努力自強進而拾級而上。

至于寒門貴子一說,她認為自己的家雖不光鮮寬闊,但也能遮風擋雨,十分溫暖,“寒門”不寒。

而考上北大隻能說明她通過了聯考的檢驗,在大學的起跑線上,為自己争取到了一個不錯的起點,并不代表以後的生活完全是光明坦途,是以“貴子”不貴。

聯考707分的她參軍了!曾經"感謝貧窮"上北大,一身戎裝不負韶華

未來終将要不斷成長與進步,靠着一顆堅韌不拔的心前進。

在進入北大後王心儀參加了中文系的支教隊,将無數課餘時間撒向了山區孩子,為他們送去知識、信心和勇氣。

而現在,王心儀已經從學校參軍入伍,成了一名大學生女兵,她清晰的未來規劃裡,還有着為國效力這一條。

貧困造就了許多放羊的孩子,但也磨砺出了不少像王心儀一樣的“幸運”人。當然,幸運隻是能者的謙辭,其背後付出的心血與努力,遠比展露人前的深許多。

聯考707分的她參軍了!曾經"感謝貧窮"上北大,一身戎裝不負韶華

你怎樣看待貧窮二字的意義?你相信戰勝貧窮的王心儀都有顆強大且堅定地的心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為我點贊并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将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

--end--

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