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記住這20種ps技術!會讓你的照片美的不行!
一種簡單的數位照片後期潤飾
1
打開圖檔,執行色像/飽和度(-40)降低飽和度。
2
建立一圖層,将圖層模式改為柔光,用畫筆工具将需要潤飾的部分畫幾下,這裡可以利用色闆友善的提取顔色
3
圖檔色彩過渡不夠柔和,再執行一下濾鏡下面的高斯模糊(+85)
簡單處理照片爆光不足
打開圖檔,複制背景層,對背景層的模式改為濾色
對背景層的色階進行調整
30秒搞定plmm藝術照
1 打開圖檔,複制背景層兩次
對複制背景層一進行高斯模糊(半徑4~6),将複制背景層二的模式改為強光
建立一圖層,添充圖案(預先作好并定義的半灰半白的橫條紋圖案),設定混合模式為正片疊底
圖象錯位效果
打開圖檔,建立一圖層,選擇視圖-标尺,選擇移動工具,分别從上方和下方拖曳出兩條藍色标線(9格)
利用矩形選取工具,填充方格(1,9暗灰,5,7黑,3亮灰),以psd格式儲存,然後關閉檔案
執行濾鏡-扭曲-置換,選擇剛才儲存的psd檔案
備注(“置換濾鏡”是利用置換圖的顔色值使選區發生位移:白色(色調值=0)是最大負位移,即将要處理圖象相應的象素向左和向上移動;黑色(色調值=255)是最大正位移,即把圖象中相應的象素向右和向下移動;灰色(色調值=128)不産生位移)
照片底紋效果
打開圖檔,執行選擇-全選,然後編輯-複制,建一新通道,編輯-粘貼将拷貝圖象貼入建立通道中]
執行圖象-調整-反像,回到rgb通道,編輯-清除,删除原圖象
執行選擇-載入選區,調用新通道,執行編輯-填充(所需顔色)
霧化效果
打開圖檔,建立圖層一,設前景色/背景色(黑色/白色),執行濾鏡-渲染-雲彩,将圖層添加圖層蒙版
重複執行濾鏡-渲染-雲彩,圖象-調整-亮度/對比度(80,0,圖層一模式改為濾色)
人物插畫效果
打開圖檔,複制背景層,執行圖象-調整-通道混合器(灰色,+30,+60,+10,單色),執行濾鏡-風格化-查找邊緣,用色階去掉雜點
将混合模式設為“疊加”,填充不透明度打到50%
3 背景層上加一個色階調整圖層,調整輸出色階(0,+155)形色主義
4
執行圖象-調整-可選顔色,對色彩進行微調(紅色,0,+100,+100,-75;黃色,0,-40,+100,-40)
利用顔色疊加給舊照片添加光色效果
打開圖檔,複制背景層,執行圖象-調整-去色,調整亮度/對比度(-42,+18)
添加“顔色疊加”圖層樣式,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點小色塊,選擇需要顔色(紅色),再合并可見圖層
添加濾鏡-鏡頭光暈(亮度+100)
4 複制背景圖層,再次添加
“顔色疊加”圖層樣式,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黃色)
給照片添加藍天
打開圖檔并複制一"背景副本".
2 再建立一圖層并填充藍色背景.
3 将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
在背景副本的圖層上在複制一“背景副本2”
5 将“背景副本2”放在最上一層,并為其添加蒙版
6
選取“漸變工具”,由上而下拖動滑鼠,天空變成標明的藍色
處理朦胧藝術照
1.複制一個原圖層(ctrl+j).
2.對複制層使用高斯模糊濾鏡(+4.0).
3.做色彩調整(+50,0,-64)
4.用邊緣模糊的橡皮擦擦去需要清晰的部分.
5.适當運用圖層混合模式.
打造朦胧中的鮮豔(風景,生态類)
打開圖檔,複制圖層.
2 将副本層的圖層模式該為“濾色”.
3 使用高斯模糊(+8.6 像素).l
調節色像/飽和度(ctrl+u)(0,+12,0).
5 加些銳化,在降低透明度
.
給照片加個玻璃的效果
1 選取區域,按ctrl+j
2 對剪切層進行高斯模糊(+3.1
像素).
3 調整色彩平衡(-39,+29,+16).
建立圖層。選擇玻璃的厚度區域進行漸變自定義添充(黑白灰色調,順序是暗,高光,暗,高光),再按ctrl+t對玻璃的厚度選區進行調整.
5
濾鏡-扭曲-玻璃,選擇喜歡的圖案(扭曲度、平滑度為1,縮放50%).
燒紙效果的舊照片--純ps處理$
打開一張圖檔,執行圖象-調整-色相/飽和度(+1,-58,+1).
圖象-調整-變化(中間色調,加深黃色,加深紅色,加亮).
3 複制背景層,執行濾鏡-紋理-顆粒(9,56,垂直).
建立一圖層,執行濾鏡-渲染-雲彩.
5 再執行圖象-調整-亮度/對比度(+27,+100).
用魔棒工具,標明圖層一中的黑色選區.
7 關閉圖層一的預覽,點選複制背景層,将前景色改為暗棕色.
8
執行選擇-修改-擴充(5像素),選擇-羽化(5像素)
9 編輯-填充(前景色),標明圖層一,用魔棒選取黑色選區
10
關閉背景層和圖層一的預覽,標明複制背景層,執行編輯-清除.
11 圖象-畫布大小,高度/寬度均增加一厘米,定位(中).
12
打開背景層預覽,標明背景層,填充前景色(淺棕色).
13
標明複制背景層,執行圖層-圖層樣式-投影.(正底疊片,不透明度45%,角度45,距離7,擴充2%,大小10).
14
合并所有圖層.
斑駁效果藝術相框另一制法
1 建立一個檔案 按d鍵 填充背景為白色
接着,濾鏡---渲染---雲彩 .
3 ctrl+m 調整下曲線(黑白對比度強).
4 完成好後的效果再接着
濾鏡-扭曲-玻璃(扭曲度7,平滑度3,紋理-畫布,縮放50%).
建立一個圖層,背景為黑色,另建立一圖層,添充白色矩形.
7
在矩形所在的層上執行濾鏡-扭曲-置換,選擇預設的選項。然後找到剛儲存的psd檔案進行置換即可.
ps渲染你的照片氣氛(風景)
圖象-調整-色階(rgb +29,1.0,+234).形色主義
2 執行色相/飽和度指令(全圖 -14,+41,-1).
繼續執行色相/飽和度(紅色,色相值降低,飽和度增加).
4 繼續執行色相/飽和度(黃色,-22,+45,-1)
繼續執行色相/飽和度(綠色,+15,0,0).
調節亮度/對比度(亮度降低/對比度增加).形色主義(
簡單輕松實作素描效果
打開圖檔,執行去色,調整亮度/對比度(亮度降低/對比度增加).
複制背景層(ctrl+j),標明背景層,執行濾鏡-風格-查找邊緣,再進行uxxxxx銳化,再将
圖層模式改為疊加.
3 建立一圖層,填充白色,添加雜色,再進行動感模糊,将圖層模式改為正片疊底.
用橡皮工具(不透明度改為15%),對高光部分擦拭.
筆觸素描效果的繪制
打開一副圖檔,複制背景圖層,標明複制圖層1執行濾鏡-模糊-高斯模糊(2.0像素)
再次複制背景圖層,標明複制圖層2,執行濾鏡-素描-水彩畫筆(20,60,80),将圖層混合模式設為變暗.
再次複制背景圖層,標明複制圖層3,将前景色設為紅色,執行濾鏡-素描-便條紙(25,7,10),不透明度設為30%.
再次複制背景圖層,標明複制圖層4,将前景色設為黑色,前景色/背景色設為黑/白,執行濾鏡-素描-影印(1,50),執行色階調整(rgb,157,.0,159),填充值30%.
用簡單的方法做特别的照片
打開一副圖檔.
在通道中選藍色通道,然後在藍色通道執行濾鏡-風格化-暴光過度,點回rgb通道即可.
黑客帝國特效
1.建立一個大小為500x300,rgb模式,白色背景的檔案.
2.用文字輸入工具随意輸入一竄01代碼,并按ctrl+t把它垂直旋轉過來放,并多複制幾個拉成不等大小,随意擺放幾個。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濾鏡,也可以達到很不錯的效果。就是菜單-濾鏡-紋理-顆粒,把強度和對比度都調至100,顆粒類型選擇垂直就可以了.
3.把那些01代碼的文字層和背景層全都合并起來,并把前景色設定為r:100、g:255、b:0左右的綠色,背景色設定為黑色.
選擇菜單-濾鏡-霓虹燈光效果,發光大小設定為10,發光亮度為15.
5.選擇菜單-濾鏡-風格化-照亮邊緣,邊緣寬度設定為1、亮度設定為20、平滑度設定為1左右.
6.選擇菜單-圖象-調整-亮度/對比度,将亮度調至-10,将對比度調至60左右
ps“反轉負沖”人像處理一例
“反轉負沖”是在膠片拍攝中比較特殊的一種手法。就是用負片的沖洗工藝來沖洗反轉片,這樣會得到比較詭異而且有趣的色彩。如果用在mm人像照片上,則會令彌漫着一種前衛甚至頹頹的色彩.
打開圖象,并讓右邊顯示“通道面闆”.
在通道控制台選藍色通道,進入“圖象”菜單,選“應用圖象”,選中“反相”,混合模式用“正片疊底”,不透明度為50%,确認.
在通道控制台選綠色通道,進入“圖象”菜單,選“應用圖象”,選中“反相”,混合模式用“正片疊底”,不透明度為20%,确認.
在通道控制台選紅色通道,進入“圖象”菜單,選“應用圖象”, 混合模式用“顔色加深”,确認 .
在通道控制台選藍色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階”(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l”調出)
在“輸入色階”三欄輸入:25、0.75、150,确認.
在通道控制台選綠色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階”(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l”調出)
在“輸入色階”三欄輸入:40、1.20、220,确認.
在通道控制台選紅色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階”(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l”調出)在“輸入色階”三欄輸入:50、1.30、255,确認.
在通道控制台選全部rgb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亮度/對比度” 調整對比度亮度-5,對比度+20,确認.
9
在通道控制台選全部rgb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相/飽和度”(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u”調出)
調整飽和度+15,确認
本貼來自中關村線上數位攝影論壇:<a href=‘‘></a>,本帖位址:<a href=‘1/5_511.html‘ target=‘_blank‘>1/5_511.html</a>
本教程介紹粉色的外景照片調色方法。大緻調色過程:先用調色工具調出大緻的基色調,然後再慢慢加強需要突出的部分,如果覺得色調單一可以适當加上一些補色。
1、打開原圖素材,建立可選顔色調整圖層,參數設定下:
紅色:23
-22 38 -41
黃色:0 0 -26
2、建立一個圖層,填充顔色:#450d7d,圖層混合模式改為“變亮”,圖層不透明度改為:50%
3、建立一個圖層,填充顔色:#021d60,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排除”,圖層不透明度改為:30%
4、建立一個圖層,按ctrl
+ alt + shift + e 蓋印圖層。執行:濾鏡 > 模糊 >
高斯模糊,數值為5,确定後把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柔光”。
5、建立可選顔色調整圖層(紅色:-37 4 9
0)确定後用黑色畫筆把背景及人物皮膚部分擦出來
6、把目前圖層複制一層,圖層不透明度改為:30%。
7、建立曲線調整圖層,稍微調亮一點。
8、建立一個圖層,蓋印圖層。适當給人物磨下皮,選擇減淡工具把人物臉部的高光部分塗亮一點。
9、建立曲線調整圖層,對藍色調整(左上半格,右下半格)确定後再建立亮度/對比度調整圖層(0
6)
10、建立一個圖層填充顔色:#021d60,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排除”,圖層不透明度改為:10%
11、按ctrl +
alt + ~
調出高光部分的選區,建立一個圖層填充白色,圖層不透明度改為:5%。
12、用鋼筆勾出嘴唇部分,适當羽化一下,建立色彩平衡調整圖層,稍微調亮一點
13、建立亮度/對比度調整圖層(0
3)
14、建立曲線調整圖層(藍 右下半格)。
15、建立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0 -5
0)
16、建立一個圖層,蓋印圖層。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濾色”,圖層不透明度改為:30%,加上圖層蒙版隻保留頂部,其它部分用黑色畫筆擦掉。
最後調整下整體顔色,完成最終效果。
1.打開圖檔,拖入天空素材,将不透明度設為20%,并用蒙版進行溶圖(這步可以省略,但大片空白天空的一定要加哦)
2.建立一層,蓋印,執行通道混和器操作,将藍色通道值設為0,0,85
3.執行色相/飽和度操作,将飽和度值降低到-15
4.發現效果圖較灰,執行亮度/對比度操作
亮度:-8
對比度:
5
5.建立一層,填充為白色,圖層模式為疊加,不透明度設為30%
6.複制白色圖層,并将其圖層模式改為柔光,不透明度改為20%
7.建立一層,設定前景色為白色,用前景到透明漸變從天空向人物斜拉漸變
8.建立一層,蓋印圖層,執行應用圖像操作,資料設定如下
通道:紅
混色:實色混合 不透明度:8%
9.增加效果圖層次,執行再次色階調節
輸入色階 : 29 1.32
255
10. 上文字,完工。
本教程介紹常見的彩色漸變圖檔制作方法。過程非常簡單,建立一個圖層拉上彩色漸變,再調整圖層混合模式和圖層不透明度即可。不過為了配合這種效果,還需要加上一些裝飾元素,如星光及一些夢幻裝飾筆刷。人物部分也需要簡單的美白及磨皮。
topaz濾鏡和一些常用的筆刷在www.68ps.com上都有下載下傳,也可以百度搜尋。
1、
養成好習慣。複制一個圖層(ctrl +
j),然後對複制後的圖層進行濾鏡處理,本文運用到的是topaz濾鏡,設定參數如下:銳利:2.10,範圍:1,邊角脆化:2.23,噪點密度:1.57。
2、
選用橡皮,然後給該圖層添加蒙闆,對蒙闆處理:把不需要用濾鏡的地方用橡皮簡單的擦拭一下,達到你想要的效果。這裡我隻對連部小小的修改,避免讓臉部太多濾鏡後的效果。
3、
添加色彩平衡調整圖層(-30, 26, 37)
4、
添加一個彩虹的漸變,透明度75%,模式設為:柔光(這個彩虹漸變是什麼呢?就是一個由七個顔色組成的漸變,在漸變裡面系統給了一個,如果顔色不滿意也可以自己建立一個,如果不會建立的話請留言。)
5、
最後就是點綴了,可以用自己喜歡的筆刷随便刷幾下,關鍵是要有夢幻的感覺,這就需要模糊了,建立一層用筆刷刷好對這個層進行高斯模糊就好了
打開原圖素材,把背景圖層複制一層,适當的給人物磨皮(磨皮的方法千千萬,就不再細說了,網上有很多圖檔輔助處理軟體,nikon自帶那個就不錯,新手建議美圖秀秀,光影之類的,能快速處理皮膚,然後再進入photoshop進行區域處理。)
建立曲線調整圖層,對紅色及藍色進行調整(紅色微亮,藍色微淡,簡單的說就是紅色曲線偏上,藍色偏下)
3、 按ctrl + alt + ~
調出高光選區,按ctrl + shift + i 反選,然後建立曲線調整圖層,對藍色進行調整(輸入:231 輸出249
這個數值要你動下曲線才會出來,還不懂的話這樣講,就是左端點靠上半格,右端點靠下半格)
4、建立一個圖層,用白色到透明的漸變拉出徑向漸變,然後把圖層填充改為:31%。
5、建立一個圖層,還是用白色漸變,位置在畫面的右上角也就是照射人物來那不的方向,圖層填充改為:78%。
6、建立可選顔色調整圖層,選擇黑色,數值為:黃:-5/白:-6/黃:+7
7、建立色彩平衡調整圖層,選擇高光,數值:黃:-5,紅:+5,确定後完成最終效果。
1、首先打開原圖,對皮膚和一些瑕疵進行修片,做漸變映射調解層,顔色設定如圖,這個顔色系統自帶,原理在上一個教程己經說過,這裡就不再重複了,混合顔色透明度27%,接下來做色彩色平衡調解層,中間調,0/+4/-20/,不保持亮度,做好這2步之後就得到右邊圖樣效果
2、完成上面兩個步驟之後,你可以選擇合并圖層或不合并,我在做侬個教程的時候為友善截圖把圖層的全部合并了,我們繼續,建立空白圖層,預設前景色,設定漸變工具如圖所示,在空白層拉漸變,混合模式變暗,不透明度視你漸變輕重而定,這一步的目的是壓暗角,接下來做色階調整:5/1.13/248,是為發輕微加反差,結束步暫時得到圖檔效果
3、合并,複制背景,色彩平衡調整,不保持亮度,中間調:-19/+16/0,為發保留細節我們繼續改混合模式為顔色,曲線調整如圖(186.200/67.56)改不透明度
60%,最生币制背景副本,适當進行銳化處理,改畫布大小排版,本例效果就做好了,這晨主要還是說漸變映射工具的運用,數值隻針對本教程素材而言
1、 打開原圖素材,按ctrl + j 把背景圖層複制一層,按ctrl + m
調整曲線,選擇“自動”。
把目前圖層複制一層,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濾色”,圖層不透明度改為:58%。加上圖層蒙版,用柔角的黑色畫筆把一些過亮的部分擦掉。這一步操作目的是讓圖層變亮些。
3、建立一個圖層,填充顔色:#0d0537,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排除”。
4、建立一個圖層填充顔色:#fffce7,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
5、選擇菜單:圖層
> 建立調整圖層 > 可選顔色,參數設定如下(注意方法都選“相對”):
紅色:-37 24 100
37
黃色:-68 5 31 -100
綠色:100 -100 5 100
洋紅:6 0 1
100
白色:100 -18 20 0
中性色:26 8 -6 11
6、再選擇菜單:圖層 > 建立調整圖層
> 可選顔色,參數設定如下(記住一定是相對):
黃色:25 13 -37 23
綠色:-100 0 -100
7、 擇菜單:圖層 > 建立調整圖層 > 色彩平衡,參數設定如下:
中間調:-11 1
18
勾選上“保持亮度”
8、 擇菜單:圖層 > 建立調整圖層 > 亮度/對比度(-13
9)
9、 建立一層,填充黑色,用大點的橡皮擦把中間擦出來(做四角暗角的效果)
10、
願意加上文字的可以加文字,合并所有圖層,濾鏡-銳化-usm銳化,數值預設。完工了,不喜歡銳化的可以不銳化。
很簡單的ps調色教程,主要是利用ps通道把圖檔調出很好看的色調。
1、打開原圖,
選擇——圖像模式——lab顔色
2 、在lab模式下進入通道,
選擇a通道(什麼叫選擇a通道,很多新手不明白這個問題,導緻選擇的圖層出錯,所謂選擇a通道,就是你要用滑鼠左擊那個通道圖層,讓那個通道成為目前工作通道),再按住ctrl
滑鼠左鍵點選a通道載入選區
3、選擇反向(ctrl+shift+i), 然後複制 (ctrl+c),選擇b通道
,按住ctrl滑鼠左鍵點選b通道載入選區 然後粘貼 (ctrl+v)圖像模式
回到rgb顔色
4、圖像——應用圖像——通道(藍)——混合(變亮)
5、 圖像——調整—— 照片濾鏡——深黃——濃度——15
——保留明度 ,調色完成。
一.打開圖檔,複制背景圖層。
大概地調一下曲線亮度(自己掌握),色相/飽和度(+12,具體自己掌握,因為沒有一張圖檔是完全相同的,達到鮮豔的效果就可以了)
二.把圖檔模式轉為lab模式(不需要拼合),圖像——應用圖像(a通道,柔光,60%),再把圖像模式轉回rgb
三.最後,稍微調整一下圖檔的顔色之類的參數,使之顔色更和諧!(如果已經滿意,也可以不調),合并完成!
1、 打開原圖素材,建立可選顔色調整圖層,參數設定如下:
紅色:-2 -11 28
黃色:0 -10 9 0
綠色:91 -18 -100 29
白色:-19 -22 4
2、 再建立可選顔色調整圖層,參數設定如下:
綠色:100 35 -30 0
黃色:-7 0 49
3、 建立曲線調整層,提亮。(讓曲線略微向上彎曲即可,否則會造成曝光過度)
建立一個圖層,填充顔色:#5729ce,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柔光”,圖層不透明度改為:40%
5、 按ctrl + alt + ~
調出高光選區,建立一個圖層填充白色
6、 建立一個圖層,按ctrl + alt + shift + e 蓋印圖層,執行:濾鏡 > 模糊
> 高斯模糊,數值為5,确定後把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柔光”,圖層不透明度改為:60%
7、 建立曲線調整圖層,對藍色進行調整(輸入:230
輸出:255)
8、 8、建立一個圖層,按ctrl + alt + shift + e蓋印圖層。執行:濾鏡 > 模糊 >
高斯模糊,數值為5,确定後把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圖層不透明度改為:20%
9、
建立一個圖層,蓋印圖層。用加深工具把邊角部位加深一點,再适當銳化一下,完成。
1、打開你的素材
2、複制2次背景層,圖層一去色(ctrl+shift+u)
3、圖層二的模式為濾色
降低透明度為60
4、在圖層二上面新加一個色彩平衡,色階數值為0 21 0
,與圖層二編組(ctrl+g)
5、添加一個純色,數值r:67 g:44 b:0 ,模式為強光
降低透明度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