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hotoshop七大核心技術》目錄—導讀

《Photoshop七大核心技術》目錄—導讀

http://file.epubit.com.cn/largecover/1504e3201ff564cd9ce3" >

本書賣點

photoshop七大核心技術

源自頂級photoshop大師。scott kelby,photoshopuser雜志主編,美國photoshop國家專業協會主席。

所創作圖書長期占據亞馬遜暢銷圖書排行榜榜首

翻譯版“數位攝影手冊”連續數月位居全國攝影類圖書第一名

内容提要

本書是photoshop頂級大師scott的最新力作。書中除了沿襲scott深入淺出、語言平實的教學風格外,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将photoshop複雜的功能濃縮為最重要、最精華的7項技術。重要的是,這些技術不是“初學者的技術”,而是頂級專家在photoshop中編輯圖像時使用的技術,而scott将它們表述得如此直接、簡單、平實,使您可以像專家一樣處理每張照片。

本書的所有章節風格一緻,都是從未調整的初始照片開始,并應用這7項技術對其進行處理。通過重複應用這7項技術,您将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它們,并學會使用scott的工作流,使其成為您的工作流。學習完本書,對于今後要處理的每幅照片,您都能明确該從何處入手、采用哪些技術以及正确的處理順序。

本書适合數位攝影、廣告攝影、平面設計、照片修飾等領域各層次的使用者閱讀。無論是專業人員還是普通愛好者,都可以通過本書迅速提高數位照片處理水準。

版權聲明

scott kelby: scott kelby's 7-point system for adobe photoshop cs3

isbn: 9780321501929

copyright © 2008 by peachpit press.

authorized translation from the english language edition published by peachpit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書中文簡體字版由美國peachpit press出版公司授權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未經出版者書面許可,對本書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方式複制或抄襲。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作者簡介

scott是photoshop user雜志的編輯、出版者及合夥創始人,是layers雜志(該雜志介紹adobe軟體的所有相關操作)的主編,還是名列周排行榜首的視訊部落格photoshop user tv的主持。

《Photoshop七大核心技術》目錄—導讀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10f6991b0468394a96" >

他是美國photoshop國家專業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hotoshop professionals, napp——adobe photoshop使用者行業協會)主席,還擔任軟體教育訓練、教育和出版公司kelby media group的總裁。

scott是位攝影師、設計師和40多本獲獎圖書的作者,這些圖書包括:《photoshop cs3數位照片專業處理技法》、《photoshop cs圖像藝術處理炫招》、《photoshop lightroom攝影師專業技法》、《photoshop通道深度探索》、photoshop classic effects、the iphone book、the ipod book和《數位攝影手冊》。

scott連續三年被評為計算機和技術類(包含所有種類)世界第一暢銷書作者。他的書被翻譯成多種不同語言,包括中文、俄語、西班牙語、韓語、波蘭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日語、荷蘭語、瑞典語、土耳其語和葡萄牙語等,他還被授予本傑明富蘭克林獎。

scott是adobe photoshop seminar tour的教育訓練主任,也是photoshop world conference & expo會議的技術主席。他出現在一系列adobe photoshop教育訓練dvd中。自1993年以來他一直從事adobe photoshop使用者教育訓練工作。

如果要了解更多關于scott的資訊,請通路他的部落格網站www.scottkelby.com。

緻謝

首先,我要感謝我漂亮的妻子kalebra。我們結婚将近18年了,看着她仍然會使我心跳加速,這又使我想起我是多麼地愛她,她是多麼地漂亮,沒有她我怎麼生活。她屬于情歌中所描述的那種女人,有她作我的妻子,我無疑是世上最幸運的男人。

其次,我要感謝我的兒子jordan,當我在編寫本書時,很多個下午他都把我拉去玩adventure quest遊戲。我家被賜予了如此多精美的禮物,我從他的眼睛中能夠看到這些,我為他感到自豪,作為他的爸爸我感到非常激動,我深情地注視着他的成長(小家夥,你是最棒的)。

我還要感謝我剛出生的女兒kira,她是這樣的惹人喜愛。在我妻子和我知道我們将有一個小女孩時,我們還沒有意識到她會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小寶貝”。

我還要感謝我的兄長jeffrey對我生活的積極影響,感謝他帶我走上大道,感謝他總知道要表達什麼,并在正确的時間表達出來。在很多方面,他表現得很像我們的爸爸。有您這樣的哥哥和朋友,我感到很榮幸。

我要衷心感謝kelby media group公司的整個團隊,他們每天重新定義團隊的工作和目标。這确實是一群很特殊的人,他們凝聚共同的智慧,以飽滿的熱情完成一些令人驚訝的事情(幾乎在最後期限到來之時)。與他們在一起工作,我感到很自豪。

特别感謝我的企劃和産品從業人員。尤其要感謝我的朋友、creative總監felix nelson,感謝他無限的智慧和創造性,以及他提出的各種想法。

衷心感謝我的技術編輯kim doty,她出色的工作確定了本書有條不紊地按時完成(讓我有條不紊地按時完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很高興您加入我們的隊伍,與您一起工作很快樂。除了您的編輯和管理技巧之外,您将成為一位偉大的母親!

此外,還要特别感謝cindy snyder。她幫助測試本書中的所有技巧,她總能找到很多别人錯過的東西。

感謝有“密歇根州排版機器”之稱的dave damstra和jessica maldonado,他們使本書版面變得更緊湊、整潔。找到你們,我感到真幸運!

感謝我最好的夥伴dave moser,其不倦的努力使我們所做的所有事情比以前完成得更好。感謝jean a. kendra的全力支援,在我寫書時,她使事情保持得井井有條。特别感謝我的執行助理kathy siler,感謝她辛苦的工作和奉獻,她總能使其他事務運作得精确無誤,使我有時間專注于圖書寫作。沒有您,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麼。

感謝我的出版商nancy ruenzel,以及peachpit/new riders公司的這個團隊,這是一個從事特殊工作的特殊團隊。你們想編輯出色的圖書,很榮幸能與你們合作。還要感謝令人敬畏的ted “the l shirt connection” waitt、glenn bisignani,感謝營銷人員scott cowlin。

感謝adobe公司的朋友們,其中包括:terry white、kevin connor、john nack、addy roff、cari gushiken、russell brady、mala sharma、julieanne kost、john loiacono、tom hogarty、jennifer stern、george jardine、dave story和russell preston brown,以及adobe公司驚人的工程師隊伍(我不知道你們是怎樣開發出這個軟體的)。感謝已經故去的barbara rice、rye livingston、bryan lamkin、deb whitman和karen gauthier,你們永遠不會被忘記。

感謝我的“photoshop夥伴”dave cross和matt kloskowski為本書開發所做的宣傳。你們是最棒的!同時感謝corey barker(photoshop少年),還要感謝rc的加入,使我的工作變得更輕松,并帶來更多樂趣。

我想感謝以下這些才華橫溢的攝影師們,多年來他們教會了我很多:bill fortney、moose peterson、joe mcnally、anne cahill、vincent versace、david ziser、helene glassman和jim divitale。

我個人還要感謝mike mccaskey,他提出了總結本書内容的“複習課”想法。

感謝我的恩師們,他們的智慧和鞭策對我提供了莫大的幫助,他們是:john graden、jack lee、dave gales、judy farmer和douglas poole。

前言

這裡馬上披露七項技術!

怎樣應用這七項技術

我為上面的大字标題說聲抱歉,我知道您可能想跳過前言,直接閱讀第1課并開始校正照片。但如果您那樣做(跳過我對七項技術的介紹部分,直接閱讀後續章節),您将會後悔沒閱讀前言(不是現在,而是閱讀到第2課大約一半的時候,您開始會說這樣的話:“嗯……”,“這是什麼意思……?”)。而如果您現在花兩分鐘閱讀,讓我向您解釋這些技術,我保證這很有意義,您将從本書學到更多知識。您将完全了解本書即将介紹的内容(并了解為什麼我用這種風格寫這本書),之後就能輕松使用這些技術。

這部分将采用問與答的方式,這适合于注意力不易集中的人(不是您,我指的是其他人)。

問:這七項技術對我有什麼幫助?

答:嗯,我們能不能先不談這個話題?

問:哦,對不起,我今天真的是太忙了。

答:好吧。我了解人們使用photoshop編輯照片時遇到的三個主要問題,本書将解決這三個問題。

(1)人們打開照片,知道它看起來很糟糕,但不知從何入手進行校正。他們不知道要先校正什麼,再校正什麼,甚至不知道怎樣做。

(2)如果他們已經有了一本photoshop的書(包括我的書),并閱讀了諸如曲線或camera raw的使用方法。如果書擺在面前,他們就能對照片作一些處理。但下次拍照後再回到photoshop時(可能是三天,或三周後),他們已忘記了三周前所學的許多知識,又需要再次閱讀這本書,是以處理速度很慢,使他們感到很灰心,不明白他們學到的為什麼就記不住。

(3)他們知道photoshop能修複照片中的問題——他們知道經過處理,照片看起來至少應該像當初拍攝時一樣美,甚至還可以變得更美——但就是不确定該使用哪些按鈕和滑塊。

問:那麼本書可以解決這三個問題?

答:當然!我們先從第一個問題開始(人們知道照片看起來很糟糕,但不知從何入手進行校正)。本書有21課(它們就像章一樣,但它們沒有章标題,因為它們共享相同的主題,開始學一分鐘後您就會明白我所說的)。每課都從剛拍攝的原始照片開始,它們看上去好糟糕、乏味、毫無生氣。您可以下載下傳本書中使用的這些照片(甚至是raw格式檔案),這樣就能在整個過程中和我同步操作,不會遺漏任何内容,幾分鐘内即可把單調的照片變為一幅大作。

問:本書有什麼不同?

答:好的,讓我想想。大多數photoshop書籍都會在每一節告訴您怎樣進行一項處理(或每章一個主題)。例如,它們可能會有一章介紹銳化,一章介紹曲線或色階,會讓您打開一幅照片進行處理,如對照片進行曲線校正,您按照書中的要求執行了操作。這很好,但問題是:正如您所了解的,這不是真實的處理過程。您不會打開一張照片,隻是應用單個曲線調整後照片看起來就很好了,然後就儲存照片。在實際生活中,曲線調整隻校正照片中的一個問題,而這張照片可能需要進行10項校正。您又不知所措了。

嗨,我不是在攻擊其他作者——我自己寫的書也有同樣問題。我的暢銷書《photoshop cs3數位照片專業處理技法》中有一章介紹顔色校正,它逐漸示範怎樣使用曲線、色階、色相/飽和度以及大量的其他顔色校正工具對照片進行顔色校正。但是,現在應采用哪個工具修複您照片中的問題?先使用哪個工具?再使用哪個工具?最後使用哪個工具?哪個工具最有效?哪些工具不宜采用?應按照哪種順序進行校正?看,我們在photoshop教學中缺少了一些東西——一些可以作為“魔杖”的東西。這就是我覺得必須寫這本書的初衷,它将改變photoshop的教學方式。

問:這就是您的全部想法?

答:這實際上不是我的想法——這是我兄長jeff的想法。我用幻燈向他示範最近拍攝的照片時,其中一張照片深深地吸引了他。他說:“我想看看原始照片是什麼樣?”我就在photoshop中打開原始圖像。他看了大吃一驚。原始照片是一幅平淡、毫無生氣的廢照片,但經過我在photoshop中的處理,幻燈示範中的最終圖像看起來很有吸引力(至少他這麼認為。不過畢竟他是我兄弟,這很可能使他更樂于接受我的東西。但他同時也是位攝影師,是以他對我的攝影十分挑剔。我很驚訝他全部看完我的幻燈示範)。

總之,後來他要求我示範處理方法,然後他坐在那兒,看着我将這個乏味的、無生氣的圖像,經過一系列的處理步驟,最終把它變為美麗的照片。雖然他多年來一直看到我使用photoshop,但仍然十分吃驚,因為雖然他也常常使用photoshop處理自己的圖像,但同樣遇到了我前面提到的三個問題。于是,他的一席話促成了本書。他說:“你需要寫一本這樣的書——書中先從一幅蹩腳的圖像(他的原話)開始,然後按順序示範處理步驟,使其最終獲得這種效果”(他指着我螢幕上那張之前令他大吃一驚的最終照片)。

我告訴他:“在我的書中我已經這麼做了。”但随着交談的深入,我越發認識到我并未真正這麼做。是的,我書中所有内容都是一步步操作(這是我一貫的寫作風格),但沒有完整地寫出怎樣把一幅難看的原始照片處理為最終作品的所有步驟。相反,我會打開一張校正過的好照片,示範怎樣對其銳化;或者,也可能打開一幅單調的圖像,然後示範怎樣增強對比度;或者打開一張偏紅的照片,示範怎樣消除照片中的紅色色偏——但書中沒有寫下整個處理過程,沒有介紹怎樣一步步把它從單調的照片變為一幅大作的整個過程。但我現在做到了——這本書中一共示範了21遍,它将21幅蹩腳的照片變為21幅最終作品。您從中可以看到每一步操作,在photoshop内采用與我在自己影室内處理自己圖像相同的方法編輯圖像。

問:這7項技術是怎樣得來的?

答:大約一年前,我開始為本書收集“蹩腳”的照片(多數是我自己拍的,但有些是朋友要我修複的照片)。我在photoshop中将這些難看的照片變為漂亮的照片,并記錄下我的操作步驟。但不久我就發現,我反複使用的是相同的調整、相同的工具和相同的方法。我還覺得并未使用photoshop的所有功能,事實上,無論校正什麼圖像,我反複使用的是同樣的7種基本方法。隻是7種,而不是70種!而且,大多數情況下我是按一定順序使用它們的(隻有一些小的變化)。

這使我意識到兩點:(1)如果我能提煉出這7項關鍵技術,那麼所有人就能掌握它(畢竟,學習photoshop的所有技術是令人生畏的事,而隻掌握photoshop的這7項技術,簡直就是小菜一碟!)。(2)如果隻有7項技術,我可以一次次地重複應用它們,最終,實際上就會堅持下去。原來的寫作方法缺乏的就是重複。這就是為什麼您兩三星期後忘掉以前所執行的操作的原因(“我應該先應用色階嗎?不,等等,我應該先轉換到lab顔色模式,再進行銳化?不,等等,在這之前我是不是應該先建立新的圖層?”)。這些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如果是這樣——這本書就很适合您,我的朋友(順便說一句,即使這些問題您不常聽說——這本書同樣适合您。隻要問問我的出版商就明白了)。

問:那我要一次又一次地做同樣的事?

答:是的。但這就是本書的魅力所在——您将真正掌握這些技術,因為您将一次次反複應用它。幸運的是,每個項目都不同——每幅圖像都是不同的——但仍舊使用相同的7項調整技術,并采用幾乎相同的方法、幾乎相同的順序進行處理。有時(閱讀到本書後面章節時),當您要執行這7項技術中的一項時,您可能會自言自語道:“哦,又是這樣?我已經知道了。我已經做過好多次了。”嘿!這就對了——這就是本書的寫作風格,這就是本書的目的所在。我的想法是,讓您一次次地使用這些技術,直到成為您的習慣。您一直這樣操作,直到我的工作流成為您的工作流,而這7項技術也成為“您确實掌握的技術”。是以,當您自言自語道“我已經知道這些了”,您應該面帶微笑,因為您“已掌握這些技術了。”重要的是——這些技術确實有效。您将馬上成為photoshop專家,因為沒有這7項技術無法修複的照片。是的,從技術上說,您可能遇到一些非常糟糕的無可救藥的照片,但您能處理您見到的幾乎所有圖像(當然包括您拍攝的所有照片)。

問:哦,我明白了。您能先告訴我這7種技術嗎?

答:好的,您已等了很長時間。但在告訴您之前,您應該明白:聽完我介紹的這些技術,您不會感到震驚(畢竟,它們都是photoshop原本就有的功能,也許您以前也曾使用過。我并不是要介紹該程式中一些隐藏的、必須用密碼才能解鎖的功能)。這些技術的秘密不在于技術的名稱,而在于您怎樣使用它們,這就是您在每課中要學習的内容——親自将它們按順序應用于處理工作中,隻使用您所需要的技術。以下就是這7項技術,我們先從第1項談起。

《Photoshop七大核心技術》目錄—導讀

圖1

adobe camera raw處理

我們總是先在photoshop的adobe camera raw插件中處理我們的照片(jpeg、tiff或raw圖像),如圖1所示,圖中我們已打開一幅jpeg圖像準備編輯(隻有photoshop cs3才允許在camera raw中打開jpeg和tiff檔案)。在camera raw中處理是我的7項技術的關鍵所在,這有多方面原因,其中包括使用camera raw編輯圖像的色調和顔色比使用photoshop進行處理更快、更簡單,在photoshop中處理将更複雜,而且明顯慢很多。

在這個處理過程中,我們隻将注意力集中在camera raw最關鍵的部分,是以,雖然camera raw界面中有8個不同的面闆(還有一整行工具),但我們僅使用其中的三個面闆,隻用到camera raw大約30%的功能,其他功能不是我們必需的,這使camera raw變得更容易使用。是以,首先必須要指出的是:camera raw有許多花哨的功能以及專用的功能,這些都是您掌握“7項技術”過程中不需要學習的。

adobe lightroom使用者:如果您在數位照片處理工作流中使用lightroom而不使用camera raw,您的操作步驟将與我在本書中針對camera raw示範的步驟完全相同,隻不過您将在lightroom的develop子產品中進行處理。lightroom的develop子產品基于camera raw,是以,它具有與camera raw相同的滑塊和功能,是以,不要被其黑色的界面吓倒了——它具有相同的滑塊,并按相同的順序排列。本書中,當我寫到“在camera raw中打開圖像”時,您要單擊library子產品中的照片,轉到develop子產品進行處理。

《Photoshop七大核心技術》目錄—導讀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1077fd44979de05933" >

圖2

曲線調整

因為我們在camera raw中完成了大多數對比度和顔色校正工作,是以需要在曲線中操作的非常少(如果沒有camera raw,您必須成為曲線調整專家,這對于許多人來說是件可怕的事)。不必擔心,即使您從未使用過曲線,也能完成本書中示範的簡單編輯。您不需要成為曲線專家,您隻需習慣用曲線做少數幾項處理,相信我,經過21課幾乎相同的操作後,您就可以獨立完成這些工作。

《Photoshop七大核心技術》目錄—導讀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106211b41b10d436d4" >

圖3

陰影/高光

因為我們在camera raw(在7項技術中的第1項)中解決了大多數高光裁剪問題,如果在此之後照片仍存在色調問題,它們很可能發生在陰影區域。這就需要使用photoshop的陰影/高光控制,但我們将用更進階的方式使用該功能,以取得更好的處理結果。不要被“進階”一詞吓倒,我說的不是“我們将用更複雜或更困難的方式。”事實上,這種方法相當簡單。隻是我們需要獲得比采用該控件預設方式更理想的結果。随着您對本書的閱讀,您就會明白其原因。

《Photoshop七大核心技術》目錄—導讀

圖4

用光線繪圖

對圖像中光線的控制将為我們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控制,我們不是僅将光線作為一種特效使用(這可能是多數人心目中的“用光線繪圖”),而且還要用它校正曝光問題,顯示出已經丢失的細節。

這是最簡單但又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照片達到我們的預期效果,一旦您采用這種方法操作幾次(在我們需要的位置放置光,這比簡單地使用減淡和加深要好得多),它将像一盞明燈一樣,指引您走向正确的處理方向,單單這種方法就會改變您今後編輯圖像的方式。

《Photoshop七大核心技術》目錄—導讀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103568c2bc1eabc0e1" >

圖5

通道調整

這種方法聽起來似乎很複雜,其實不然。事實上,它非常簡單,第一次嘗試就能實作它,以後再使用更沒問題。我們将把lab顔色通道用作一種創造性的工具,您會立即喜歡它,因為它将顯示出照片的三種不同版本(這三種版本都具有更強的色彩亮度和色彩對比度),而您需要做的隻是從中選擇您最喜歡的一種。沒有比這更容易的了。

《Photoshop七大核心技術》目錄—導讀

圖6

圖層混合模式與圖層蒙版

您已了解這項技術的部分内容,因為您已了解“用光線繪圖”技術。但是,這又是一個既簡單又功能強大的技術,當您按本書介紹的方法使用時,它将成為“photoshop專家”工具箱内的另一個重要工具。我最喜歡它的原因是它确實很有趣(“有趣”不正是我們擁有的最好的東西嗎)。

《Photoshop七大核心技術》目錄—導讀

圖7

銳化技術

我們對每幅圖像進行銳化,通常銳化兩次:一次在最開始的時候,即在camera raw中銳化(這被稱作輸入銳化);另一次在儲存檔案之前銳化(被稱作輸出銳化),這次将根據照片是用于web還是列印而選擇不同的銳化(銳化程度取決于照片的主題)。我們使用photoshop的usm(unsharp mask)濾鏡進行銳化,但随後我們将添加一個步驟,確定在應用較強銳化時不會損壞照片。除此之外,您還将學習怎樣添加一次單擊自動銳化操作,這樣我們就能像專業人士那樣,隻需單擊一次滑鼠按鈕即應用銳化。

這就是我的7頂技術。但不要被這些技術的名稱所蒙騙,它們是功能非常強大的工具。如果您按我示範的方法(并按我示範的順序)加以應用,将它們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它們是由一系列動作組成的過程,使您明白從何入手,接下來該做什麼,怎樣完成照片的處理,進而獲得預期效果。

問:那麼,我對每張照片都要應用所有7項技術?

答:不是的。并不是每張照片看起來都那麼糟糕,以至于每次都要應用所有7項技術。大多數照片隻需要使用其中的4~5項,不過别擔心,後面會有大量的練習。此外,不同的照片使用不同的方法,要使用哪些方法,在後面也會給出大量的練習。在每課的開始(該頁的左上角),您将看到一個清單,它列出本課中将使用這7項技術中的哪幾項,但是,即使您對這7項技術已十分熟悉,您還是需要操作每課中的練習。

問:為什麼?

答:因為在每課的練習過程中,我将提供其他各種小技巧,它們與這7項技術沒有必然關系,但它們可以使特定照片效果變得更好,是以,如果操作每課的練習,您收獲的将不隻是這7項技術——您将會有意外的收獲。

問:我喜歡意外的收獲!

答:我們都喜歡意外收獲。這是人與動物的差別。我們還喜歡衛星廣播。

問:那麼,我必須從第1課開始嗎?

答:是的,我想是這樣。您需要從第1課開始閱讀,因為我在第1課中建立了一些銳化動作,這些不僅要在每一課中用到,而且在讀完本書後,您還可以将它們應用于自己今後的工作中。

問:那麼,本書的風格自始至終是否都一樣?

答:實際上,在本書接近結束時,寫作風格将有所改變,因為您也開始改變。當閱讀到最後4、5課時,您已經非常熟悉這些方法,是以,我不再像前幾課中那樣詳細說明每個操作步驟。例如,在第6課,當需要建立新圖層時,我會這樣寫:“請單擊圖層面闆底部的建立新的圖層圖示,它是右數第二個圖示,建立新的圖層。”但在最後4、5課中,鑒于您已熟悉該操作,我将像對我的同僚談話一樣說明該操作。這時,當需要建立新圖層時,我隻寫到:“建立新圖層”。就是這樣。我認為如果您閱讀到第18、19課的時候還不知道怎樣建立新圖層,則需要回頭重新閱讀——您太不認真了(也可能是喝酒的原因)。

問:是否存在這7項技術無法修複的問題?

答:絕對存在。它無法用來修複很糟的照片。我的意思是:如果您有一張不錯的照片(照片的銳度及構圖都很好),那麼您可以使用這7項技術,将這張不錯的照片變成一幅大作,但我可以告訴您——它無法将一張很糟的照片變成不錯的照片。請相信我,我知道,我已經試過。這7項技術無法将很糟的照片變成不錯的照片,它隻能将一幅像樣的照片變得更好,将一張不錯的照片變成美麗的照片;将一張美麗的照片變得美妙絕倫,但它無法修複很糟的構圖、虛焦的圖像,或者糟糕的創意。要盡量通過相機把照片拍得更好。這樣,在photoshop中就可以花較少的時間校正它,而花更多的時間完善它,這将帶給您更大的樂趣(本書中包含許多我喜愛的用于完善圖像的技術,您将學會這些技術)。

問:本書結尾的“複習課”有什麼用途?

答:有位朋友向我提出這種想法,因為他有時在兩次拍攝之間會經曆很長一段時間(有時數周,有時一個月或更長時間),他說當他回來時,因為他已讀過一次本書了,是以不想再重新閱讀整本書。他問我是否能在書中包含一快速複習課程,這樣就能使他快速回憶起本書的所有内容。是以,第21課就是為這個用途而設計的——如果您很長一段時間未接觸photoshop,快速複習課程可以幫助您恢複記憶(我把它稱作“mike的複習課程”,您也可以随意命名)。它使您不必重新學習第一次閱讀本書時已經學過的知識,它提供足夠的資訊,能夠使您快速回憶學過的内容。

問:那麼我們從哪裡可以下載下傳照片?

答:您可以從本書的附屬網站www.kelbytraining.com/7pointphotos下載下傳書中使用的照片。當然,一旦您讀完本書,您将把這7項技術應用于自己的照片,但是現在,您應該與我一起練習。看,我已考慮到這些了。

問:一些課程中的原始照片看起來很……糟糕(引用您哥哥的話)。

答:是的,我知道。當收集完本書的素材後,我立刻意識到,為什麼其他攝影師沒有做這項“将初始照片處理成最終作品”的工作。這是因為通常您隻看到攝影師的最終佳作——您沒看到他們未發表或被退回的“處理前”照片,這些照片從不會公布于衆。但是,為完成這樣一本書,必須讓人們看一些糟糕的照片,這樣,我才能向您講解我的處理過程,這些作品糟透了(我也不喜歡用這樣的字眼)。但是,如果沒有這些糟糕的原始照片,本書就沒有用了,是以我必須采用這些照片。(當然,現在回想起來,在将這本書送到出版商之前,我應該為每張照片的作者虛構一個名字,而不是标上我自己的名字,我是不是說得太大聲了?)

問:您還有沒有什麼贈言或建議?

答:請記住,重複是本書的重要特色——現在有數以百計的photoshop書籍,它們介紹軟體的每項功能,但本書的設計與衆不同。本書隻教您最重要的7項功能,讓您一次又一次地反複使用它們,直到它們成為您的習慣,直到它們成為您的工作流,直到您成為一位photoshop專家為止。當您對任何照片都不感到害怕時,您才是一位photoshop專家。這時,您在photoshop中打開一張照片,馬上就知道應該使用哪種調整,什麼時候使用它,使用哪些設定,以及怎樣立即将單調的照片變為令人難以置信的大作。

我真誠地希望本書為您提供一個計劃——一個可以遵循的路線圖——幫助您最終獲得您在攝影和photoshop中追求的效果。我希望這種學習方法——簡單和重複——最終幫助您在photoshop上花更少的時間,而将更多的時間用在您最喜歡做的事情上:拍攝、欣賞最終圖像或列印出來的作品。好了,現在您可以轉到第1課,開始學習了。

本文僅用于學習和交流目的,不代表異步社群觀點。非商業轉載請注明作譯者、出處,并保留本文的原始連結。

目錄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9278">第1課</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109370">第2課</a>

第3課

第4課

第5課

第6課

第7課

第8課

第9課

第10課

第11課

第12課

第13課

第14課

第15課

第16課

第17課

第18課

第19課

第20課

第21課

scott 的七項技術簡要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