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裝置驅動開發詳解 A》一一3.7 實驗室建設

本節書摘來華章計算機出版社《linux裝置驅動開發詳解 a》一書中的第3章,第3.7節,作者:宋寶華 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1

在公司或學校的實驗室中,pc的性能一般來說不會太高,用pc來編譯linux核心和子產品的速度總會受限。相反,伺服器的資源相對比較充分,cpu以及磁盤性能都較高,是以在伺服器上進行核心、驅動及應用程式的編譯開發将更加快捷,而且使用伺服器更有利于統一管理實驗室内的所有開發者。圖3.13所示為一種常見的小型linux實驗室環境。

在linux伺服器上啟動了samba、nfs和sshd程序,各工程師在自己的linux或windows客戶機上通過ssh用自己的使用者名和密碼登入伺服器,便可以使用伺服器上的gcc、gdb等軟體。

在windows下,常用的ssh用戶端軟體是ssh secure shell ,而配套的ssh secure file transfer則可用在用戶端和伺服器端複制檔案。在linux下可以通過在終端下運作ssh指令連接配接伺服器,并通過scp指令在伺服器和本地之間複制檔案。

《Linux裝置驅動開發詳解 A》一一3.7 實驗室建設

目标闆、伺服器和用戶端全部通過交換機連接配接,同時用戶端連接配接目标闆的序列槽作為控制台。在調試linux應用程式時,為了友善在目标闆和開發環境間共享檔案,有時候可以使用nfs檔案系統。編寫完成的應用程式或核心子產品可直接存放在伺服器的nfs服務目錄内,而該目錄可被目标闆上的linux系統裝載到本身的一個目錄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