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NFS

1.安裝、配置NFS服務

需要安裝兩個包(nfs-utils和rpcbind)

yum install -y nfs-utils 

yum install -y rpcbind

2.提供nfs服務的機器上 vim /etc/exports  //内容如下:

      /home/ 192.168.0.0/24(rw,sync,all_squash,anonuid=501,anongid=501)    1種方法

     /home/ 192.168.0.0/24(rw,sync,no_root_squash)                                   2種方法

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本地要共享出去的目錄,第二部分為允許通路的主機(可以是一個IP也可以是一個IP段)第三部分就是小括号裡面的,為一些權限 選項。它表示:共享的目錄為/home,信任的主機為192.168.0.0/24這個網段,權限為讀寫,同步,限定所有使用者,并且限定的uid和 gid都為501。

啟動 /etc/init.d/rpcbind start; /etc/init.d/nfs start  

3. NFS配置的一些選項說明

rw :讀寫;

ro :隻讀;

sync :同步模式,記憶體中資料時時寫入磁盤;

async :不同步,把記憶體中資料定期寫入磁盤中;

no_root_squash :加上這個選項後,root使用者就會對共享的目錄擁有至高的權限控制,就像是對本機的目錄操作一樣。不安全,不建議使用;

root_squash:和上面的選項對應,root使用者對共享目錄的權限不高,隻有普通使用者的權限,即限制了root;

all_squash:不管使用NFS的使用者是誰,他的身份都會被限定成為一個指定的普通使用者身份;

anonuid/anongid :要和root_squash 以及all_squash一同使用,用于指定使用NFS的使用者限定後的uid和gid,前提是本機的/etc/passwd中存在這個uid和gid。

4. 用戶端上挂載NFS

用戶端同樣安裝 yum install -y nfs-utils 

檢視伺服器端都共享了哪些目錄 

    showmount -e 192.168.0.106  

在用戶端上挂載服務端的nfs 

    mount -t nfs  -onolock,nfsvers=3 192.168.0.106:/home/ /mnt/     //如果不加 -onolock,nfsvers=3 則在挂載目錄下的檔案屬主群組都是nobody,如果指定nfsvers=3則顯示root

mount -t nfs 192.168.0.106:/home/ /mnt/   (普通挂載)

本文轉自 15816815732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68686789/183309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