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神禽志(八)鹈鹕,一張大嘴吞天下,它的心思你别猜

維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維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詩經.候人》)

對于鹈鹕,很多人都很熟悉,但卻少有人把它當做中國鳥。因為它實在是長得太古怪了。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講了一個故事:上古時候,有一個人,偷了别人家裡的一塊肉,在被追趕時把心一橫,咬着肉跳到河裡去淹死了,然後就變成了鹈鹕。他偷來的那塊肉,也就永遠地長在了他的身上,也就是鹈鹕嘴下的那個大口袋。

中華神禽志(八)鹈鹕,一張大嘴吞天下,它的心思你别猜

《本草綱目》裡的鹈鹕

對于這個故事可以有多個解讀,比較友善的解說方式就是說這位死者是個貪心的家夥,甯願死掉也不放棄咬到嘴裡的肉。這個說法其實也是沒差的。因為鹈鹕的确是比較貪婪的一種鳥。它似乎想用那張大嘴吞下一切東西。如果說其目的是魚蝦之類,那可以說是再正常不過,而有時它的食物是其他鳥兒,這就有些令人感覺到驚訝了。還有些時候它居然會把貓貓狗狗做為可以吞下的對象,那這可真有些玄乎。可最逆天的是,它有時居然想吞下人!于是有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它用那張大嘴徒勞無功地往人身上招呼。怪不得有些時候古人懷疑它就是傳說中的貪惡之鳥——鵚鶖。

但鹈鹕并不是鵚鶖,雖然它們的居住地域很有些相近,都橫亘亞歐非澳四大陸。但鹈鹕要比鵚鶖漂亮得多。而且個子還要再大一些,可以說是現有能飛翔的最大的鳥兒之一。但鹈鹕的名聲的确不是很好。

網上有一些有關鹈鹕的小故事,例如《鹈鹕和仙鶴》、《鹈鹕與雄鷹》,不是将鹈鹕描述成粗魯、自我感覺良好的糙漢,就是把它說成自甘現狀,不想挑戰命運的懶人,這是什麼原因呢?

中華神禽志(八)鹈鹕,一張大嘴吞天下,它的心思你别猜

白鹈鹕

其實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鹈鹕前世拼命拼下的那塊肉,學名叫“喉囊”,是它今生最顯眼的标志,也是它最有利的工具,但還是它名聲不好的根源。對于鹈鹕來說,它是一個儲藏箱,一周的食物都可以放在裡面,想吃就吃。但論是誰,如果将一周的食物帶在身上,特别是挂在頭上,活動肯定要受影響。因為起飛困難啊,頭重腳輕啊。鹈鹕笨拙的名聲就是從這裡來的。

人類很早就發現了鹈鹕對喉囊的使用了。古人們說當魚兒聚集在小池塘裡的時候,鹈鹕會用嘴将池塘裡的水舀幹淨。這樣,魚兒就無路可逃。

其實這不過是一個誤會而已,或者可以說,鹈鹕哪有哪麼傻?換做了人類自己。會為了捉一隻野兔把樹林砍光嗎?其實,鹈鹕的捕魚技術和其他鳥兒們差不多,還是圍追堵截,當魚兒無路可逃時,一口将它們吞下。

還有個佛教故事說的是在一個将要幹涸的大湖裡,有一天飛來一隻鹈鹕,對困在水裡的魚兒們說:“我帶你們去一個好地方,願意不?”魚兒出于本能地不相信它,但又經不住誘惑,于是派了一個代表出來。于是鹈鹕将它裝在嘴裡,飛到了一個漂亮的大湖。魚兒在裡面過得可舒服了,在它想起池塘裡的同伴時,鹈鹕又把它帶了回去。于是這條魚向同類講述了外界的美好,于是大家都相信了鹈鹕。從此,這隻鹈鹕就有了吃不完的魚。

中華神禽志(八)鹈鹕,一張大嘴吞天下,它的心思你别猜

卷羽鹈鹕

這還不是人類最神奇的腦洞,還有種更有趣的說法,那就是修煉成功了的鹈鹕,它的全身都會化為有如水沫般的存在。任何攻擊對它都不構成實質傷害。但卻還有兩塊實肉,就在前胸的位置上,那是唯一能夠使鹈鹕精受傷的地方。這裡可不就是上下兩片嘴嗎?由此可見人們真的把鹈鹕看得隻剩一張嘴了。

這些說法讓鹈鹕多了幾分妖性。其實鹈鹕的妖性還不隻于此,李時珍說,用鹈鹕的脂肪來熬油,用其他器皿裝都會滲漏,恰恰就用它的那張大嘴來裝卻不會漏掉的。這種油對于舒筋活絡具有奇效,可以治療耳聾。

有意思的是,在印度故事中,也提到過鹈鹕類似的神奇能力。說的是有一隻大鹈鹕,辛勤喂養自己的孩子。但是有一天,一條毒蛇趁大鹈鹕離家覓食的時候,溜進它築在樹上築的巢,咬死了幾隻小鹈鹕。等到大鹈鹕回來,哭得真是一個傷心欲絕。毒蛇十分高興,但是卻沒想到大鹈鹕還有後招。它剖開自己的胸膛,将血滴在小鹈鹕身上,孩子們居然活過來了。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傳說,裡面可能有一些古老的巫術和藥用知識的内容。一些成份是真實的,鹈鹕在印度叫“伽藍鳥”,有守護之意,它是一種很注重家庭的鳥,一般一對鹈鹕就相伴一生,它們對孩子的照顧也的确是無微不至,有些時候甚至可以為了孩子幹出一些讓人不齒的勾當。

中華神禽志(八)鹈鹕,一張大嘴吞天下,它的心思你别猜

斑嘴鹈鹕

錄影機記錄到白鹈鹕的行為。在大家的印象中,鹈鹕都是捕魚的水鳥,魚蝦才是它們最正常的食物。莊子都說:魚不畏網,而畏鹈鹕。可一次,在海邊上發生的事重新整理了人們的三觀,那是一群白鹈鹕集體溜到角塘鵝的家中。

值得注意的是,鹈鹕有一個外号就叫“塘鵝”。這說明兩者多少有那麼一些親戚關系。那一天,很多角塘鵝都外出捕食魚類去了,巢穴裡很多都是無人照看的雛鳥。鹈鹕小隊就就這樣大搖大擺地走了進來。它們是來作客嗎?

沒錯,鹈鹕們甚至不需要主人去買菜做飯,因為主人們就是飯菜。大口一張,一個無辜的角塘鵝寶寶就進了鹈鹕嘴下的喉囊。隔着皮膜,我們還能看到寶寶掙紮的身影。

就這樣,鹈鹕們将主人們吞下了肚。然後展翅高飛,回到了自己家。在那裡,它們自已的鹈鹕寶寶還餓着肚子呢。于是鹈鹕将還沒消化幹淨的角塘鵝吐了出來。這些可憐的小家夥們,身上覆寫着粘液,還偶而會有抽動,然而這無法改變它們淪為鹈鹕寶寶午餐的命運。

這些鹈鹕并不是不能自己捕魚,隻是它們發現了壯大自己種族的最新途徑。那就是在自己人背後插刀子。有些時候真的是比自己辛辛苦苦打拼要強得多。想想那些角塘鵝的父母吧,它們還在海上辛勤地為子女捕食呢,卻不知道再也見不到它們了。從這幾件事看,鹈鹕也不是全都是傻瓜,有些還十分狡猾。

中華神禽志(八)鹈鹕,一張大嘴吞天下,它的心思你别猜

《和漢三才圖會》上的鹈鹕

中國人自古不太喜歡鹈鹕,最後把對它的不滿上升到了文化高度,成書于三千年前的中國第一名著《詩經》,裡面的《候人》一節就提到了鹈鹕,借在魚梁(一種捕魚設施)上的鹈鹕連自己的翅膀和嘴都不想弄濕,就想吃魚的行為諷刺身在其位不做實事的官吏。

公元223年,魏皇曹丕頒發了《鹈鹕集靈芝池诏》宣布:五月有鹈鹕飛入了禦花園的靈芝池裡面,這是無能之輩在重要崗位的象征,請天下人舉薦賢才,以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曹丕招賢這件事是很奇怪的。要知道,他繼承了父親曹操的班底的。而曹操卻是以“選賢任能”為主打招牌。此刻這些官吏們都經過了漢末戰火與三國分裂。個個可謂“久經考驗”。絕不是春秋時代那些“世官世祿”的貴族,或者後世王朝末期那些隻知道唱高調,不會解決問題的庸官可比。那麼又來什麼“鹈鹕”呢?

其實這是曹丕發起的一次政治清洗運動。因為在這一年,即魏國黃初五年的四月,曹魏的老對手劉備病逝于永安。幾乎在同時,曹魏大司馬曹仁也去世了。

魏國内外兩大強人的去世讓曹丕再無顧忌,可以騰出手來整頓自己内部。鹈鹕其實隻是個由頭。因為畢竟,這些能幹的官吏們其實主要是忠于他已經去世的父親曹操,卻不一定忠于他這個新皇。

于是在不久之後,曹丕的三弟,武勇過人的任城王曹彰一夜暴病而亡。而他的另一個以文才聞名的弟弟曹植,被徙封雍丘王,這是曹操去世四年來的第四次改封。對于曹植,曆來的評介是文才過多,實幹之材缺乏,也許在曹丕眼裡,這正是個象鹈鹕一樣“不稱職”的表現。

中華神禽志(八)鹈鹕,一張大嘴吞天下,它的心思你别猜

《三才圖會》上的鹈鹕

盡管曆史記載并不缺乏。然而奇怪的是中國人對鹈鹕還是感覺到陌生,成書于明朝晚期的博物學巨著《三才圖會》上的鹈鹕像就很奇怪。它沒有标志性的大嘴。一雙腳也看起來有些古怪。其實這副尊容的來曆是來自《山海經》中的描寫:憲斯之山,沙水出焉。其中多鹈鹕,如鴛鴦而人足,其鳴自叫。見,國有土功。

所謂“土功”也就是指大工程。鹈鹕會帶來大工程?這是什麼道理?是迷信嗎?

其實另一則曆史記載可以解釋這裡面的玄機:太液池邊,皆是雕葫紫萚、綠節蒲叢之類......池邊多平沙,沙上鹈鹕鸆。鴻鶃,動辄成群。(《西京雜記》)

這裡面指的是唐朝皇宮禁苑的景象。可以看出來,鹈鹕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珍禽,由皇家喂養。象它這種食物鍊的頂層生物,沒有個比較好的環境作為基礎是難以生活的。而同時這樣有水有魚的地區又容易被達官貴人搶占作為私人花園進行建設。可以想象“有土功”的來曆其實就是這個。

但還有個問題,那就是這種“鴛鴦而人足”的怪鳥真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鹈鹕嗎?

鹕在中國有名的也就三兄弟,即身着白袍的白鹈鹕,身着灰白色袍子的卷羽鹈鹕,身着灰色袍子的斑嘴鹈鹕。如果說“人足”還可以了解為厚實的蹼足的話。可論長相論羽色,這三位無論從哪個角度,也都不會認為它們與色彩豔麗的鴛鴦長得相象的。

那麼會不會這本來指的就不是鹈鹕呢?是有這可能,但古人既然都這麼記下來的話,自然有它的道理。那麼就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中國本來就曾經存在第四種羽毛豔麗的鹈鹕,隻可惜後來全都滅絕了。

中華神禽志(八)鹈鹕,一張大嘴吞天下,它的心思你别猜

鹈鹕型工藝品

這是完全可能的,中國曆史上對動物展開的滅絕行動不止一兩次,不說别的,就說有名的“四不像”——麋鹿,如果不是幾個好奇的西洋傳教士的保護,可能現在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有此一物種。而曆史上慘遭滅絕的鳥類也有很多,後面會一一解說。

即使是今天,鹈鹕在中國還是遭遇了滅絕危機。斑嘴鹈鹕在上個世紀60年代在福建留下了最後一個标本後已經消失。卷嘴鹈鹕也蹤影難覓。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個世紀末,卷尾鹈鹕還是一種較常見的水鳥,它是鹈鹕三兄弟中個子最大的,足迹曾經遍及我國二十個省,1988甚至還有一隻飛落到了天安門廣場上。但自2000年起,數量急劇下降,到2006年估計數量已經隻有2001年的四分之一。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主要繁殖地是位于我國境外的蒙古。那裡牧民迷信用鹈鹕嘴做的馬刷拿來清潔馬匹可以讓它們更強壯跑得更快,于是在2007年,一隻鹈鹕嘴甚至能換到10匹馬和30頭羊。經濟利益的驅動直接導緻了獵殺更新。另外,外來物種的入侵,人類的生存競争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目前真的是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希望鹈鹕不要有真正變成絕對的國外鳥的那一天。雖然它有點貪心,但比起人類的貪婪來說這又算得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