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版式設計——日本平面設計師參考手冊》一書中的第1章标點擠壓的應用,作者+designing編輯部,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标點擠壓的應用
版式設計——日本平面設計師參考手冊
由于預設集中的标點擠壓設定并不能滿足所有實際排版需求,是以下面将介紹有關标點擠壓設定的修改方式。

修改基本設定
将下圖所示文本的小标題設定為“所有行尾1/2個字寬”,内文的部分則設定為“縮進1個字寬,所有行尾無浮動”。此時文本中的連續标點符号将依照此标點擠壓設定,成為間距0的狀态。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06885614adca98e0b5" >
如果沒有特别設定标點擠壓,圖中紅色的部分的标點就會占用兩個全角字元的空間。
但是,标題中的“黎”與“(”的間距仍需要減小。下面針對這些内容更改标點擠壓的基本設定。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061306fa01af47e5cc" >
在“所有行尾1/2個字寬”的基本設定中,将行中起始标點的距離設定為0%。
單擊警告提示框“确定”按鈕,就能以“所有行尾1/2個字寬”的設定為參考點,建立新的标點擠壓集。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061c044b4c1f89f497" >
對設定進行修改時,會出現無法編輯而必須建立标點擠壓的警告資訊。
在建立的“标點擠壓1”設定中,将起始标點符号與結束标點符号的“行中”設為0%。
更改詳細設定
針對剛才的内文,将行中的起始與結束标點改設定為半角之後,就會編排成右側的效果。像标題與内文第一行的标點擠壓狀态,應該較不常見。
由于沒有能設定行中标點符号為半角的預設設定,是以若想這樣設定的話,就必須建立标點擠壓設定。
不過,像第一行“區”與“(”太過接近的問題還是難以解決,但最嚴重的應該還是“e”與“(”之間的間距問題!現在的間距看起來實在太遠了,而若想修正這個間距,就必須更改标點擠壓的詳細設定。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0612f9a2bd8d293122" >
或許有人會好奇,基本設定的“中文和羅馬字元之間”這個選項究竟能更改些什麼?“中文和羅馬字母/數字間距”裡的“中文”,指的是标點符号以外的字元,故以本例而言,更改了也無效果。
這次要更改的是羅馬字母後面接着“【”符号時的設定,故将“上一類”選為“羅馬字”後,再選擇“下一類”的“前括号”的部分。
第一次打開“詳細”的人,多半會被複雜的設定吓到。不過,隻要根據原則進行設定,也沒那麼難。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060f9b32ba00f09b58" >
将最佳、最大值全設定為25%,優先順序仍保持為3,單擊“确定”按鈕存儲預設集。标點擠壓将依照優先設定較高的選項開始處理。
應用剛剛修改了“e”與“(”間距的标點擠壓集後的結果。
本文僅用于學習和交流目的,不代表異步社群觀點。非商業轉載請注明作譯者、出處,并保留本文的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