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識别技術中的通訊大多是主從式,主動方一般是讀寫器,被動方稱為“卡片”或“标簽”。到底是叫“卡片”還是“标簽”,好像也沒有嚴格的區分。習慣上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界定:一是形狀,卡片通常體積較大,更像“卡片”,标簽個頭則小的多;二是容量,卡片往往有較大的存儲區,可以存儲各類應用資料,标簽則存儲區較小,許多标簽隻有一個隻讀的序列号,沒有使用者存儲區;三是安全性,卡片的使用者資料存取通常需要密碼,标簽的資料則往往不需要密碼;最後是使用的對象,卡片一般用于“人”,标簽通常用于“物”。iso15693标準的産品一般稱為“标簽”。
iso15693與iso14443國際标準最大的相同之處就是二者的射頻載波頻率都是13.56mhz。這一點非常重要,此特性為同一射頻接口晶片讀寫多種協定的電子标簽(卡片)提供了極大友善。
iso15693讀寫器産生的射頻場的磁場強度在150ma/m~5a/m之間,标簽在這個場強區間内可以連續的正常工作。讀寫器和标簽之間的通訊采用調幅ask,調制系數有10%和100%兩種,具體使用哪一種由讀寫器決定,标簽必須能同時對這兩種調制系數的調制波進行解調。
讀寫器向标簽傳送的資料,其編碼使用脈沖位置調制(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ppm),ppm的原理比較簡單,每次用2的m次方個時隙傳送m位,至于傳送的資料是什麼,要看脈沖出現在哪個時隙。iso15693協定使用了兩種m值,m=8和m=2。
m=8是在4.833毫秒的時間内傳送256個時隙,每次傳送8位資料,脈沖出現在第幾個時隙就代表傳送的是什麼資料,比如要傳送資料e1h=(11100001b)=225,則在第225個時隙傳送一個脈沖,這個脈沖将時隙的後半部分拉低,如下圖所示:
m=2是在75.52微秒的時間内傳送4個時隙,每次傳送2位資料,脈沖出現在第幾個時隙就代表傳送的是什麼資料,比如要傳送資料2h=(10b)=2,則在第2個時隙傳送一個脈沖,這個脈沖将時隙的後半部分拉低,如下圖所示: m=8的情況下,每次在4.833毫秒的時間内傳送8位資料,資料的傳送速率是1.65kbps;m=2的情況下,每次在75.52微秒的時間内傳送2位資料,資料的傳送速率是26.48kbps。這兩種速率差了十幾倍,具體使用哪種速率,由讀寫器發送的資料幀的起始(sof)波形決定,如下圖所示:
和多數其它類型的非接觸式産品一樣,iso15693協定的電子标簽也使用的方式向讀寫器回送資料資訊。負載調制可以産生兩種速率的副載波,fs1=fc/32(423.75khz,2.36us)和fs2=fc/28(484.28khz,2.065us);資料采用曼策斯特編碼,可以僅使用fs1,也可以fs1和fs2都用。
當僅使用fs1時,資料編碼如下圖所示,邏輯“0”使用fs1調制左邊,右邊不調制;邏輯“1”使用fs1調制右邊,左邊不調制。每位資料37.76微秒,資料的傳輸速率是26.48kbps.
當同時使用fs1和fs2時,資料編碼如下圖所示,邏輯“0”使用fs1調制左邊,fs2調制右邊;邏輯“1”使用fs1調制右邊,fs2調制左邊。每位資料37.46微秒,資料的傳輸速率是26.69kbps.
上述資料傳輸速率比較高,15693協定還規定可以使用一種低速速率,低速速率是高速速率的1/4,對應上述兩種情形分别是6.62kbps和6.67kbps。編碼的方法是在編碼“0”和“1”時使用的脈沖數增加為原來的4倍,如果僅使用fs1調制,編碼中未調制時間也增加為原來的4倍。
至于選用哪一種調制方法及哪一種資料的傳輸速率,完全由讀寫器決定,各種調制方法和速率标簽都必須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