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CNA學習指南:Cisco網絡裝置互連(ICND1)(第4版)》——1.7節網絡的特征

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ccna學習指南:cisco網絡裝置互連(icnd1)(第4版)》一書中的第1章,第1.7節網絡的特征,作者【美】anthony sequeira,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1.7 網絡的特征

ccna學習指南:cisco網絡裝置互連(icnd1)(第4版)

通常有許多特性可用于描述和對比不同的網絡設計。在确定如何搭建網絡時,必須考慮其中的每項特征,還要考慮網絡中将運作哪些應用程式。搭建優秀網絡的關鍵就是在這些特征之間實作平衡。此外,還應始終竭力滿足組織的所有需求。舉例來說,如果企業的電子商務服務必須保證最進階别的可用性(例如amazon.com),就必須預先保證網絡能滿足這項需求。

可根據網絡性能和結構對網絡進行描述和對比,具體如下。

速度:速度是衡量通過網絡傳輸資料有多快的一項名額。更精确的術語應該是資料速率。

成本:表示網絡的元件、安裝和維護的一般費用。衡量成本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初始投資(資本支出)與長期開銷(營運支出)的對比情況如何?

安全性:安全性是指網絡的安全程度,包括通過網絡傳輸的資料的安全性。安全性主要涉及兩個領域,即網絡内部和網絡外部。許多組織都專注于外部安全性,防範來自組織以外的攻擊。但防範組織内部攻擊的内部安全性機制也不容忽視。

可用性:可用性是衡量網絡在被請求時可用機率的名額。對于要全年不間斷使用的網絡,其可用性的計算方法為:用一年中的可用時間除以一年的總時間,然後乘以100%,即可得到百分比。 例如,如果一年中由網絡中斷造成的網絡不可用時間是15分鐘,則網絡可用性的百分比可按照如下方法計算。

([一年的分鐘數 – 中斷時間]/[一年的分鐘數])×100% = 可用性百分比 {-:-}([525600 – 15]/[525600])×100% = 99.9971%

對許多企業來說,可用性的成功标準是實作五個九,即99.999%的正常運作時間。您或許不相信,在某些組織中,即便99.999%也會被視為存在故障!

可擴充性:可擴充性顯示了網絡容納更多使用者和滿足更多資料傳輸要求的能力。如果網絡隻是根據目前需求進行設計和優化,那麼若要滿足網絡增長所産生的新需求,難度就會很大,并且成本高昂。

可靠性:可靠性表示構成網絡的路由器、交換機、pc等元件的可靠程度。可靠性通常用故障機率或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mtbf)來衡量。可想而知,可靠性常常會與可用性混淆。我更傾向于将可靠性視為一種衡量網絡滿足組織需求的能力的名額,而可用性則是衡量網絡有多長時間可以正常使用。

拓撲:網絡有兩種類型的拓撲,實體拓撲和邏輯拓撲。實體拓撲是網絡中電纜、網絡裝置和終端系統(個人計算機(pc)和伺服器)的布局。邏輯拓撲是資料信号通過實體拓撲傳輸的路徑。與實體拓撲相比,邏輯拓撲通常更為抽象,具體程度更低。例如,雲可能是邏輯拓撲中一個較大的部分,用于訓示流量如何通過部分網絡進行傳輸,此時并不需要有關準确路徑的詳細資訊。由于拓撲在網絡描述方面有着重要意義,是以本章下節将詳細闡述實體拓撲和邏輯拓撲。

這些特征和屬性提供了相對不同的網絡解決方案。由于網絡對業務流程極為重要,是以安全性、可用性、可擴充性和可靠性等特性逐漸成為許多網絡設計的重點。切記,應搭建滿足業務需求的網絡,不應僅為嘗試新生事物而實施新技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