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5頭大象一路北上 它們為何集體出走?

最近,雲南有個象群受到大家的關注,

這個由15頭亞洲象群組成的遷徙大軍,

從 雲南普洱墨江→玉溪元江→紅河州石屏→玉溪市峨山縣,

走了一個多月,

至今還沒有停止腳步,一路向北行進。

雲南野象群集體北遷

40天“肇事”412起

最近從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一路北遷的野生亞洲象群已進至玉溪市峨山縣、紅塔區活動。這幾天一直在峨山縣城附近活動,給當地群衆正常生産生活帶來影響。

雲南野象群行進至峨山縣城外休息 40餘天破壞農作物達842畝 新京報我們視訊出品

短短40天,象群在元江縣、石屏縣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壞農作物達842畝,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近680萬元,嚴重影響當地群衆的正常生産生活秩序。

象群北遷以來,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玉溪市高度重視,提前預判、提前預警。省級工作組趕赴現場,派出專家和從業人員指導市縣開展監測預警、安全防範、宣傳引導等工作。通過省、市、縣、鄉、村五級的協同努力,未發生人員傷亡事件,有效防止了亞洲象群向城市、壩區等人員密集區移動。目前,省林草局、國家林草局亞洲象研究中心以及玉溪市、峨山縣政府和相關部門正全力監測、防控,以確定人民群衆生命安全。閱讀全文>>>

此前亞洲象的活動軌迹

15頭大象一路北上 它們為何集體出走?

17頭變15頭

兩頭大象中途喝醉“掉隊”

15頭大象一路北上 它們為何集體出走?

據齊魯晚報消息,4月16日,17頭“北漂”的亞洲象從普洱市墨江縣進入玉溪市元江縣,這也是有監測資料以來野象群首次進入元江縣境内。在元江活動了一個月,其中15頭亞洲象出發繼續前行。

原來17頭亞洲象,怎麼變成15頭呢?據玉溪市宣傳部從業人員介紹,離群的兩頭大象因為去農戶家喝了烤酒,是以才沒跟上大部隊。它倆已結伴回普洱墨江了,其餘15頭大象後來安全抵達紅河州石屏。據介紹,這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野象群首次進入紅河州境内。

15頭大象一路北上 它們為何集體出走?

圖檔來源:紅河州林業草原局

15隻象群到達石屏縣後,又先後經過了寶秀鎮、大橋鄉、龍武鎮,一路向北,直線距離經過了約40公裡。

其間也是經過了好幾次的上山下嶺,一路上由從業人員嚴密監視保護,途經附近村莊的時候,被村民發現在玉米地裡采食,吃了很多青玉米葉,踩壞一大片玉米地,還拉了幾坨粑粑留作紀念。

視訊來源:玉溪釋出

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方面介紹,27日16時許,無人機偵察顯示,野象群在峨山大墳山附近覓食,聯合指揮所嘗試利用投食方式引導野象,并使用大型車輛機械封堵外圍道路,防止野象進入市區對人民群衆生命财産造成傷害。

象群不斷前行

當地釋出緊急公告

據央視新聞消息,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介紹,27日晚,15頭野生亞洲象進入雲南省玉溪市峨山縣城。28日7時,象群已離開峨山縣城市區,向北活動至縣城北側峨峰山山脊一線林地内。

目前,峨山縣城街道人群已被疏散,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持續用無人機對象群實施勘察、跟蹤,及時彙報象群最新活動線索,通知沿邊群衆及早做好撤離準備。

5月28日上午,峨山縣人民政府網釋出《峨山縣人民政府關于做好亞洲象肇事防範與應急工作的公告》。

15頭大象一路北上 它們為何集體出走?

另外,雲南省石屏縣林業和草原局16日釋出《亞洲象防範和保護預警公告》稱,當日14時許 ,15頭亞洲象已移動至該縣寶秀鎮小官山紅土地村附近,請周邊的居民群衆做好安全防範。

亞洲象為何北遷?

專家:可能是象群首領經驗不足,迷路了

“象群處在無序遊走狀态,一直往北走,這樣的行為不可思議。”雲南大學生态與環境學院教授陳明勇解釋道,這個季節正是森林中亞洲象食物青黃不接的時候,往北由于海拔不斷上升,山林中的食物更為稀少,是以表現不同尋常。

目前,象群向北遷徙原因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但有一個可能是象群首領經驗不足,出現迷路狀況。”陳明勇說。

15頭大象一路北上 它們為何集體出走?

一名亞洲象監測從業人員說,前些年,大象不敢出來吃農作物,因為當時人們會使用各種方式驅趕,對大象有震懾。“近些年對亞洲象保護力度加大,大象知道人不會傷害它了,就慢慢地敢到農田來采食。”大象性格的變化,導緻其活動範圍擴大,或許也是“斷鼻家族”象群長途遷徙的原因之一。

大象接下來會去哪裡?

還會一路北上嗎?

因為大象一直是直線向北走,初判有可能到石屏縣龍武鎮,再到玉溪峨山縣,或者偏到另一個方向後傳回元江。不過,象群終歸是到了一個新地方,它們究竟還會去哪裡,确實也無法準确預測。

針對大象進城,

雲南想了不少辦法

15頭大象一路北上 它們為何集體出走?

施超 攝

其實,對于保護人和大象,雲南當地早就提出了種種方法。

2019年3月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林業局規劃,在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對2063畝亞洲象栖息地進行改造,建設5個人工硝塘,并在宜林荒山荒地和其他無立木林地上種植768畝亞洲象喜食植物,如象草、芭蕉、竹子。當時選址工作已經完成,可能後期的建設還需要一定時間和完善。

另外,在西雙版納也早就建立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目前這群進入城市的大象就是生活在這一保護區。隻是不知道什麼原因,促使它們從一個月之前開始了這場遷徙。

另一個方式是,在野象經常出沒地區的村寨和城市建立保護網。

15頭大象一路北上 它們為何集體出走?

2017年,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投資104萬元,在景洪市大渡崗鄉香煙箐村建成中國首個亞洲象村寨防護欄試點項目,用鋼管焊接成2.2米高的防護欄,把村寨圍起來,有效減少了大象進村。顯然,類似的保護網也該因地制宜,得到進一步普及。

此外,對于大象傷人問題,也還可以通過保險進行補償。普洱市已經把大象造成的人員傷亡賠償由2016年死亡一人賠償20萬元增至如今的40萬元,通過這樣的方式,直接保障當地居民的利益。閱讀全文>>>

在外遇到亞洲象怎麼辦?

要記住以下幾條防範指南重點

了解亞洲象生活習性、防象、護象、避象等基本知識,提高安全防範意識。 及時了解亞洲象監測員釋出的預警消息,不到亞洲象活動的區域進行生産活動。 在亞洲象出沒的道路看有無亞洲象警示牌,聽從亞洲象監測員的勸導,不到危險區域活動。 在亞洲象活動區域,按監測員通知要求撤離。 亞洲象夜視能力強,喜歡在夜間活動。為了安全,做到夜間不外出到監測員禁止人員活動的區域。 狗的叫聲會招引亞洲象攻擊狗而殃及其他。 遇到亞洲象至少保持300米以上的距離,不圍觀、不挑逗、不驅趕、不驚吓、不傷害、不慌亂,觀察環境快速撤離。 在亞洲象經常活動的地方避免穿戴顔色鮮豔亮麗的衣、褲、帽,避免招引亞洲象,多向周邊群衆和有經驗的人打聽附近亞洲象的活動狀況,避免進入亞洲象活動區域。注意觀察周圍動靜,多觀察亞洲象活動後倒伏零亂的植物、足迹和便、尿等痕迹。

觀點:

别隻拿獵奇心态看待“一路‘象’北”

15頭大象一路北上 它們為何集體出走?

野象進城從昨晚開始在社交媒體刷屏。其實,這群野象不是突然闖入的,這一野象群外出活動已經進行了差不多半年時間,至少對雲南當地而言并不是什麼“新鮮事”。

許多網友圍觀這次野象進城事件時,多少保持了一種獵奇心态,甚至還對此進行了某種萌化想象。這或許是因為“少見多怪”,但必須要提醒的是,野象“雖萌”,卻異常兇猛。在保護野象群安全的同時,群眾也要注意安全,防止被野象傷及人身安全。

據雲南官方最新通報,短短40天,象群在元江縣、石屏縣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壞農作物達842畝,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近680萬元,嚴重影響當地群衆的正常生産生活秩序。盡管目前還未有傷人事件傳出,但這群野象的攻擊性不容小觑。

15頭大象一路北上 它們為何集體出走?

亞洲野象在墨江和元江交界處

峨山縣政府在5月26日釋出的官方告示中,也明确告知,在亞洲象出沒地區從事生産活動及出行比較危險,極易造成人身傷害。“要合理安排勞作、出行時間,避免與亞洲象正面沖突”,“若與亞洲象在野外相遇時,應盡快避讓”。這都是基于野象具有超強攻擊性前提下的必要提醒。

事實上,防止野象傷人,并不是危言聳聽。在野象活動頻繁的雲南,就發生過多起野象緻人傷亡的事故。2019年,西雙版納州野生亞洲象頻繁肇事,當地8天内連發四起野象傷人事件,造成3人死亡,1人受傷;2020年,雲南瀾滄發生一起野象傷人事件,事故緻1人死亡。對于這次野象“北上”,普通人也必須提高警惕,時刻遠離野象,以策安全。

15頭大象一路北上 它們為何集體出走?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現在這15隻野象已經在輿論場“出圈”,具有了巨大的流量價值。可能一些網絡主播又要蠢蠢欲動,前往野象出沒地進行拍攝、直播。但顯然,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行為,不僅會給當地處置行動增加負擔,拍攝、直播活動也可能刺激驚擾到大象,導緻更大的安全隐患。此類行為在目前應當杜絕。

總之,野象進城不是一個“好玩”的事件,其既關乎野生動物保護,也涉及公共秩序與公衆生命财産安全,必須嚴肅對待。目前,雲南省林草局、消防等部門組成的處置人員已趕赴現場密切監測野象行蹤,期望當地能夠科學處置此次野象“北上”事件,在保護好野象的同時,也将野象對公衆生命财産的危害降到最低。閱讀全文>>>

相關閱讀:

雲南15頭亞洲象,為何一路北上?

一路“象”北背後,“人象沖突”何解?|新京報專欄

綜合整理自 新京報 央視新聞 齊魯晚報 峨山縣人民政府網 雲南釋出 玉溪釋出

編輯 王曉琳 制圖 常江 校對 盧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