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autocad全套園林圖紙繪制自學手冊》一書中的第2章,第2.7節,作者 朱春陽 , 李曉豔 , 胡仁喜,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autocad全套園林圖紙繪制自學手冊
要快速順利地完成圖形繪制工作,有時要借助一些輔助工具,比如用于準确确定繪制位置的精确定位工具和調整圖形顯示範圍與方式的顯示工具等。下面将簡略介紹這兩種非常重要的輔助繪圖工具。
在繪制圖形時,可以使用直角坐标和極坐标精确定位點,但是有些點(如端點、中心點等)的坐标我們是不知道的,又想精确的指定這些點,可想而知是很難的,有時甚至是不可能的。幸好autocad 2013已經很好地為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autocad 2013提供了輔助定位工具,使用這類工具,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在螢幕中捕捉到這些點,進行精确繪圖。
1.栅格
autocad的栅格由有規則的點的矩陣組成,延伸到指定為圖形界限的整個區域。使用栅格與在坐标紙上繪圖是十分相似的,利用栅格可以對齊對象并直覺顯示對象之間的距離。如果放大或縮小圖形,可能需要調整栅格間距,使其更适合新的比例。雖然栅格在螢幕上是可見的,但它并不是圖形對象,是以它不會被列印成圖形中的一部分,也不會影響在何處繪圖。
可以單擊狀态欄上的“栅格”按鈕或按f7鍵打開或關閉栅格。啟用栅格并設定栅格在x軸方向和y軸方向上的間距的方法如下:
【執行方式】
指令行:dsettings(或ds,s e或ddrmodes)
菜單:工具→草圖設定
快捷菜單:“栅格”按鈕處右鍵單擊→設定
【操作格式】
執行上述指令,系統打開“草圖設定”對話框,如圖2-52所示。

如果需要顯示栅格,選擇“啟用栅格”複選框。在“栅格x軸間距”文本框中,輸入栅格點之間的水準距離,機關毫米。如果使用相同的間距設定垂直和水準分布的栅格點,則按tab鍵。否則,在“栅格y軸間距”文本框中輸入栅格點之間的垂直距離。
使用者可改變栅格與圖形界限的相對位置。預設情況下,栅格以圖形界限的左下角為起點,沿着與坐标軸平行的方向填充整個由圖形界限所确定的區域。在“捕捉”選項區中的“角度”項可決定栅格與相應坐标軸之間的夾角;“x基點”和“y基點”項可決定栅格與圖形界限的相對位移。
捕捉可以使使用者直接使用滑鼠快捷準地确定目标點。捕捉模式有幾種不同的形式:栅格捕捉、對象捕捉、極軸捕捉和自動捕捉。在下文中将詳細講解。
另外,可以使用grid指令通過指令行方式設定栅格,功能與“草圖設定”對話框類似,不再贅述。
注意如果栅格的間距設定得太小,當進行“打開栅格”操作時,autocad将在文本視窗中顯示“栅格太密,無法顯示”的資訊,而不在螢幕上顯示栅格點。或者使用“縮放”指令時,将圖形縮放很小,也會出現同樣提示,不顯示栅格。
2.捕捉
捕捉是指autocad 2013可以生成一個隐含分布于螢幕上的栅格,這種栅格能夠捕捉光标,使得光标隻能落到其中的一個栅格點上。捕捉可分為“矩形捕捉”和“等軸測捕捉”兩種類型。預設設定為“矩形捕捉”,即捕捉點的陣列類似于栅格,如圖2-53所示,使用者可以指定捕捉模式在x軸方向和y軸方向上的間距,也可改變捕捉模式與圖形界限的相對位置。與栅格不同之處在于:捕捉間距的值必須為正實數;另外捕捉模式不受圖形界限的限制。“等軸測捕捉”表示捕捉模式為等軸測模式,此模式是繪制正等軸測圖時的工作環境,如圖2-54所示。在“等軸測捕捉”模式下,栅格和光标十字線成繪制等軸測圖時的特定角度。
在繪制圖2-53和圖2-54中的圖形時,輸入參數點時光标隻能落在栅格點上。兩種模式切換方法:打開“草圖設定”對話框,進入“捕捉和栅格”頁籤,在“捕捉類型和樣式”選項區中,通過單選框可以切換“矩陣捕捉”模式與“等軸測捕捉”模式。
3.極軸捕捉
極軸捕捉是在建立或修改對象時,按事先給定的角度增量和距離增量來追蹤特征點,即捕捉相對于初始點、且滿足指定的極軸距離和極軸角的目标點。
極軸追蹤設定主要是設定追蹤的距離增量和角度增量,以及與之相關聯的捕捉模式。這些設定可以通過“草圖設定”對話框的“捕捉和栅格”頁籤與“極軸追蹤”頁籤來實作,如圖2-55和圖2-56所示。
(1)設定極軸距離
在“草圖設定”對話框的“捕捉和栅格”頁籤中,可以設定極軸距離,機關毫米。繪圖時,光标将按指定的極軸距離增量進行移動。
(2)設定極軸角度
在“草圖設定”對話框的“極軸追蹤”頁籤中,可以設定極軸角增量角度。設定時,可以使用向下箭頭所打開的下拉選擇框中的90°、45°、30°、22.5°、18°、15°、10°和5°的極軸角增量,也可以直接輸入指定其他任意角度。光标移動時,如果接近極軸角,将顯示對齊路徑和工具欄提示。例如,圖2-57所示,當極軸角增量設定為30°,光标移動90°時顯示的對齊路徑。
“附加角”用于設定極軸追蹤時是否采用附加角度追蹤。選中“附加角”複選框,通過“增加”按鈕或者“删除”按鈕來增加、删除附加角度值。
(3)對象捕捉追蹤設定
用于設定對象捕捉追蹤的模式。如果選擇“僅正交追蹤”選項,則當采用追蹤功能時,系統僅在水準和垂直方向上顯示追蹤資料;如果選擇“用所有極軸角設定追蹤”選項,則當采用追蹤功能時,系統不僅可以在水準和垂直方向顯示追蹤資料,還可以在設定的極軸追蹤角度與附加角度所确定的一系列方向上顯示追蹤資料。
(4)極軸角測量
用于設定極軸角的角度測量采用的參考基準,“絕對”則是相對水準方向逆時針測量,“相對上一段”則是以上一段對象為基準進行測量。
4.對象捕捉
autocad 2013給所有的圖形對象都定義了特征點,對象捕捉則是指在繪圖過程中,通過捕捉這些特征點,迅速準确将新的圖形對象定位在現有對象的确切位置上,例如圓的圓心、線段中點或兩個對象的交點等。在autocad 2013中,可以通過單擊狀态欄中“對象捕捉”選項,或是在“草圖設定”對話框的“對象捕捉”頁籤中選擇“啟用對象捕捉”單選框,來完成啟用對象捕捉功能。在繪圖過程中,對象捕捉功能的調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完成。
“對象捕捉”工具欄:如圖2-58所示,在繪圖過程中,當系統提示需要指定點位置時,可以單擊“對象捕捉”工具欄中相應的特征點按鈕,再把光标移動到要捕捉的對象上的特征點附近,autocad會自動提示并捕捉到這些特征點。例如,如果需要用直線連接配接一系列圓的圓心,可以将“圓心”設定為執行對象捕捉。如果有兩個可能的捕捉點落在選擇區域,autocad 2013 将捕捉離光标中心最近的符合條件的點。還有可能指定點時需要檢查哪一個對象捕捉有效,例如在指定位置有多個對象捕捉符合條件,在指定點之前,按tab鍵可以周遊所有可能的點。
對象捕捉快捷菜單:在需要指定點位置時,還可以按住ctrl鍵或shift鍵,單擊滑鼠右鍵,彈出對象捕捉快捷菜單,如圖2-59所示。從該菜單上一樣可以選擇某一種特征點執行對象捕捉,把光标移動到要捕捉的對象上的特征點附近,即可捕捉到這些特征點。
使用指令行:當需要指定點位置時,在指令行中輸入相應特征點的關鍵詞把光标移動到要捕捉的對象上的特征點附近,即可捕捉到這些特征點。對象捕捉特征點的關鍵字如表2-1所示。
(1)對象捕捉不可單獨使用,必須配合别的繪圖指令一起使用。僅當autocad 提示輸入點時,對象捕捉才生效。如果試圖在指令提示下使用對象捕捉,autocad将顯示錯誤資訊。
(2)對象捕捉隻影響螢幕上可見的對象,包括鎖定圖層、布局視口邊界和多段線上的對象。不能捕捉不可見的對象,如未顯示的對象、關閉或當機圖層上的對象或虛線的空白部分。
5.自動對象捕捉
在繪制圖形的過程中,使用對象捕捉的頻率非常高,如果每次在捕捉時都要先選擇捕捉模式,将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出于此種考慮,autocad提供了自動對象捕捉模式。如果啟用自動捕捉功能,當光标距指定的捕捉點較近時,系統會自動精确地捕捉這些特征點,并顯示出相應的标記以及該捕捉的提示。設定“草圖設定”對話框中的“對象捕捉”頁籤,選中“啟用對象捕捉追蹤”複選框,可以調用自動捕捉,如圖2-60所示。
我們可以設定自己經常要用的捕捉方式。一旦設定了運作捕捉方式後,在每次運作時,所設定的目标捕捉方式就會被激活,而不是僅對一次選擇有效,當同時使用多種方式時,系統将捕捉距光标最近、同時又是滿足多種目标捕捉方式之一的點。當光标距要擷取的點非常近時,按下shift鍵将暫時不擷取對象點。
6.正交繪圖
正交繪圖模式,即在指令的執行過程中,光标隻能沿x軸或者y軸移動。所有繪制的線段和構造線都将平行于x軸或y軸,是以它們互相垂直成90°相交,即正交。使用正交繪圖,對于繪制水準和垂直線非常有用,特别是當繪制構造線時經常使用。而且當捕捉模式為等軸測模式時,它還迫使直線平行于3個等軸測中的一個。
設定正交繪圖可以直接單擊狀态欄中“正交”按鈕,或按f8鍵,相應地會在文本視窗中顯示開/關提示資訊。也可以在指令行中輸入“ortho”指令,執行開啟或關閉正交繪圖。
“正交”模式将光标限制在水準或垂直(正交)軸上。因為不能同時打開“正交”模式和極軸追蹤,是以“正交”模式打開時,autocad 會關閉極軸追蹤。如果再次打開極軸追蹤,autocad将關閉“正交”模式。
對于一個較為複雜的圖形來說,在觀察整幅圖形時往往無法對其局部細節進行檢視和操作,而當在螢幕上顯示一個細部時又看不到其他部分,為解決這類問題,autocad提供了縮放、平移、視圖、鳥瞰視圖和視口指令等一系列圖形顯示控制指令,可以任意地放大、縮小或移動螢幕上的圖形顯示,或者同時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部位來顯示圖形。autocad 2013還提供了重畫和重新生成指令來重新整理螢幕及重新生成圖形。
1.圖形縮放
圖形縮放指令類似于照相機的鏡頭,可以放大或縮小螢幕所顯示的範圍,隻改變視圖的比例,但是對象的實際尺寸并不發生變化。當放大圖形一部分的顯示尺寸時,可以更清楚地檢視這個區域的細節;相反,如果縮小圖形的顯示尺寸,則可以檢視更大的區域,如整體浏覽。
圖形縮放功能在繪制大幅面機械圖紙,尤其是裝配圖時非常有用,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指令之一。這個指令可以透明地使用,也就是說,該指令可以在其他指令執行時運作。使用者完成涉及到透明指令的過程時,autocad會自動地傳回到在使用者調用透明指令前正在運作的指令。執行圖形縮放的方法如下。
指令行:zoom
菜單:視圖→縮放
工具欄:标準→縮放 或 縮放(如圖2-61所示)
執行上述指令後,系統提示:
指定視窗的角點,輸入比例因子(nx 或nxp),或者
[全部(a)/中心(c)/動态(d)/範圍(e)/上一個(p)/比例(s)/視窗(w)/對象(o)] <實時>:
【選項說明】
1.實時
這是“縮放”指令的預設操作,即在輸入“zoom”指令後,直接按enter鍵,将自動調用實時縮放操作。實時縮放就是可以通過上下移動滑鼠交替進行放大和縮小。在使用實時縮放時,系統會顯示一個“+”号或“−”号。當縮放比例接近極限時,autocad将不再與光标一起顯示“+”号或“−”号。需要從實時縮放操作中退出時,可按enter鍵、esc鍵或是從菜單中選擇“exit”退出。
2.全部(a)
執行“zoom”指令後,在提示文字後鍵入“a”,即可執行“全部(a)”縮放操作。不論圖形有多大,該操作都将顯示圖形的邊界或範圍,即使對象不包括在邊界以内,它們也将被顯示。是以,使用“全部(a)”縮放選項,可檢視目前視口中的整個圖形。
3.中心(c)
通過确定一個中心點,該選項可以定義一個新的顯示視窗。操作過程中需要指定中心點以及輸入比例或高度。預設新的中心點就是視圖的中心點,預設的輸入高度就是目前視圖的高度,直接按enter鍵後,圖形将不會被放大。輸入比例,則數值越大,圖形放大倍數也将越大。也可以在數值後面緊跟一個x,如3x,表示在放大時不是按照絕對值變化,而是按相對于目前視圖的相對值縮放。
4.動态(d)
通過操作一個表示視口的視圖框,可以确定所需顯示的區域。選擇該選項,在繪圖視窗中出現一個小的視圖框,按住滑鼠左鍵左右移動可以改變該視圖框的大小,定形後釋放滑鼠左鍵,再按下滑鼠左鍵移動視圖框,确定圖形中的放大位置,系統将清除目前視口并顯示一個特定的視圖選擇螢幕。這個特定螢幕,由有關目前視圖及有效視圖的資訊所構成。
5.範圍(e)
“範圍(e)”選項可以使圖形縮放至整個顯示範圍。圖形的範圍由圖形所在的區域構成,剩餘的空白區域将被忽略。應用這個選項,圖形中所有的對象都盡可能地被放大。
6.上一個(p)
在繪制一幅複雜的圖形時,有時需要放大圖形的一部分以進行細節的編輯。當編輯完成後,有時希望回到前一個視圖。這種操作可以使用“上一個(p)”選項來實作。目前視口由“縮放”指令的各種選項或“移動”視圖、視圖恢複、平行投影或透視指令引起的任何變化,系統都将做儲存。每一個視口最多可以儲存10個視圖。連續使用“上一個(p)”選項可以恢複前10個視圖。
7.比例(s)
“比例(s)”選項提供了三種使用方法。在提示資訊下,直接輸入比例系數,autocad将按照此比例因子放大或縮小圖形的尺寸。如果在比例系數後面加一個“x”,則表示相對于目前視圖計算的比例因子。使用比例因子的第三種方法就是相對于圖形空間,例如,可以在圖紙空間陣列布排或列印出模型的不同視圖。為了使每一張視圖都與圖紙空間機關成比例,可以使用“比例(s)”選項,每一個視圖可以有單獨的比例。
8.視窗(w)
“視窗(w)”選項是最常使用的選項。通過确定一個矩形視窗的兩個對角來指定所需縮放的區域,對角點可以由滑鼠指定,也可以輸入坐标确定。指定視窗的中心點将成為新的顯示螢幕的中心點。視窗中的區域将被放大或者縮小。調用“zoom”指令時,可以在沒有選擇任何選項的情況下,利用滑鼠在繪圖視窗中直接指定縮放視窗的兩個對角點。
9.對象(o)
“對象(o)”選項是縮放以便盡可能大地顯示一個或多個標明的對象并使其位于視圖的中心。可以啟動zoom 指令前後選擇對象。
10.實時
“實時”選項是互動縮放以更改視圖的比例。光标将變為帶有加号 (+)和減号(−)的放大鏡。在視窗的中點按住拾取鍵并垂直移動到視窗頂部則放大100%。反之,在視窗的中點按住拾取鍵并垂直向下移動到視窗底部則縮小100%。達到放大極限時,光标上的加号将消失,表示将無法繼續放大。達到縮小極限時,光标上的減号将消失,表示将無法繼續縮小。
松開拾取鍵時縮放終止。可以在松開拾取鍵後将光标移動到圖形的另一個位置,然後再按住拾取鍵便可從該位置繼續縮放顯示。
這裡所提到了諸如放大、縮小或移動的操作,僅僅是對圖形在螢幕上的顯示進行控制,圖形本身并沒有任何改變。
2.圖形平移
當圖形幅面大于目前視口時,例如使用圖形縮放指令将圖形放大,如果需要在目前視口之外觀察或繪制一個特定區域時,可以使用圖形平移指令來實作。平移指令能将在目前視口以外的圖形的一部分移動進來檢視或編輯,但不會改變圖形的縮放比例。執行圖形平移的方法如下。
指令行:pan
菜單:視圖→平移
工具欄:标準→平移
快捷菜單:繪圖視窗中單擊右鍵,選擇“平移”選項
激活平移指令之後,光标将變成一隻“小手”,可以在繪圖視窗中任意移動,以示目前正處于平移模式。單擊并按住滑鼠左鍵将光标鎖定在目前位置,即“小手”已經抓住圖形,然後,拖動圖形使其移動到所需位置上。松開滑鼠左鍵将停止平移圖形。可以反複按下滑鼠左鍵,拖動,松開,将圖形平移到其他位置上。
平移指令預先定義了一些不同的菜單選項與按鈕,它們可用于在特定方向上平移圖形,在激活平移指令後,這些選項可以從菜單“視圖”→“平移”→“*”中調用。
1.實時:是平移指令中最常用的選項,也是預設選項,前面提到的平移操作都是指實時平移,通過滑鼠的拖動來實作任意方向上的平移。
2.點:這個選項要求确定位移量,這就需要确定圖形移動的方向和距離。可以通過輸入點的坐标或用滑鼠指定點的坐标來确定位移。
3.左:該選項移動圖形使螢幕左部的圖形進入顯示視窗。
4.右:該選項移動圖形使螢幕右部的圖形進入顯示視窗。
5.上:該選項向底部平移圖形後,使螢幕頂部的圖形進入顯示視窗。
6.下:該選項向頂部平移圖形後,使螢幕底部的圖形進入顯示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