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直有糖尿病朋友給我留言,讓我講一講二甲雙胍緩釋片緻癌的問題。因為我在2020年的5月份和6月份就曾經提到過這個問題。當時提到這個問題是因為當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美國生産的5種二甲雙胍緩釋片中亞硝胺類雜質超标,建議生産廠家召回這些藥品。
因為是美國的産品,美國對于藥品安全的問題其實一直是走在我們國家前面的,fda公布以後,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沒有釋出類似的公告。

如果有糖尿病朋友問我,我會告訴他們這個情況,如果對二甲雙胍緩釋片有疑慮,可以改用普通片或者腸溶片,畢竟二甲雙胍的劑型還是比較多,選擇餘地也比較大。
而二甲雙胍作為我們國家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薦的首選一線用藥,降糖作用确切,服用友善,價格低廉,沒有低血糖風險,能夠和多種不同作用機制的降糖藥物聯合使用。更是在第二次藥品集采中價格明顯的打低,讓糖尿病朋友能夠以更低廉的費用進行糖尿病的治療。
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還發現它有減重、改善胰島素抵抗、改善腸道菌群、抗癌、延長壽命的優點,曾經被稱為“神藥”。它的防癌作用和二甲雙胍緩釋片的緻癌作用,到底會對糖尿病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今天看到了光明網的報道,認為“許多生産二甲雙胍緩釋片的生産廠家,不檢測亞硝胺類雜質,不等于沒有”。
亞硝胺類雜質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一級緻癌物,長期使用有緻癌風險。
fda檢測出了ndma(n-亞硝基二甲胺)早于1987年便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入緻癌物清單,在水、食物、熏肉、烤肉、奶制品和蔬菜中均有發現。
ndma的可接受攝量限制為每天96ng,長期暴露于高出可接受水準的ndma下可能會增加患癌風險。
重慶醫科大學藥學院徐小力一直在對不同廠家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中ndma的含量進行研究,發現2018年,我國的二甲雙胍緩釋片中的n-亞硝基二甲胺超限率為100%。但是好消息還是有的,徐小力教授的研究還表明,2019年n-亞硝基二甲胺的超限率為50.0%,2020年的超限率為45.2%,這說明在在國家政策調控作用下各企業開始重視二甲雙胍緩釋片的品質,開始嚴格控制n-亞硝基二甲胺的用量。
但是還應該說目前公衆包括醫生對這個問題的風險還沒有享有完全的知情權。
糖尿病人本身随着病程的延長,癌症的發病率增高,其中有多少二甲雙胍緩釋片的貢獻,短期内也不能完全确定。這就要求國家藥監局進行技術把控,為1.16億糖尿病患者的安全用藥把關。
我是愛生活、愛美食的孫醫生,持續為大家提供優質控糖知識。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謝性疾病越來越多,會影響生活品質和家庭幸福。好好控制血糖、體重才是治療的根本。
如果本文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關注、點贊、轉發,讓更多的人知道健康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