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擁抱變化——社交網絡時代的企業轉型之道》一社交型企業的目标與文化

本節書摘來異步社群《擁抱變化——社交網絡時代的企業轉型之道》一書中的第2章,作者: 【美】sandy carter 譯者: 侯德傑 責編: 趙軒, 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擁抱變化——社交網絡時代的企業轉型之道

在學習了第1章之後,我們知道社交型企業應具有參與性、透明性和靈活性,因為它需要在各個工作流程中融入社交化技術手段,并且需要與客戶、員工和供應商進行互動。社交化技術手段并不僅僅是簡單的社交媒體,而社交型企業也不僅僅是需要将社交化手段應用于市場營銷和對外溝通環節,更是需要将其融入企業的核心戰略,讓所有的工作流程都能借助于社交化手段提高競争力優勢。總之,我們引入社交手段的最終目的是讓企業增強市場競争力,提高企業運作效率。

對于社交型企業來說,企業目标會為你在神奇而又精彩的部落格圈中指引方向。事實上,正确的企業目标是agenda體系各個工作層面的驅動力。

與過去相比,在這個新的時代裡,你的公司文化和信念會在更大程度上影響到你的公司運作效率。frank eliason是康卡斯特公司(comcast)的一名客服人員,他負責關注顧客在twitter上發表的話題,并且與他們進行對話溝通,他決定以“我該如何幫助你?”作為溝通的切入點,接下來弗蘭克會傾聽并回複每一條微網誌。弗蘭克在 twitter 上的明星效應對他的企業有着直接的影響。自從弗蘭克釋出@ comcastcares的twitter頁面之後,他已經吸引了42 000名追随者,公司也是以收獲了來自客戶和媒體的高度評價。包括《經濟周刊》、《紐約時報》、《cio》雜志在内的衆多主流媒體紛紛刊登了康卡斯特通過twitter取得成功的文章。在這之後,康卡斯特依然沒有間斷對社交化技術手段的研究,并且在twitter上建立了更多的客戶服務頁面,例如@ comcastbill和@ comcast。雖然現在弗蘭克已經離開了康卡斯特公司,但他為其塑造的企業文化卻是公司的一筆永恒的财富,他改變了員工們各自獨立工作的局面,并且打造了一種全新的社交化環境,讓員工們同時社交手段實作客戶服務的目标。

但是确立企業目标隻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公司隻是簡單地模仿其他公司的戰略,而沒有考慮到具體文化的差異,那麼即使是相同的戰略也不可能取得相同的成功。這種企業文化的差異(公司之間不可避免的會存在差異)将會對企業産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企業目标和企業文化都非常重要,文化是企業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風向标。在進一步讨論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對企業文化有一個正确的了解。

那麼,什麼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公司所有員工需要共同貫徹的行為模式,以團隊協作作為商業營運的核心。公司會制定一些适用于公司所有員工的指導思想,同時還會樹立一整套共同的價值觀體系。公元前3000年,中國著名的軍事家孫武指出,文化是任何組織戰略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将大家聚集在一起所需的共同信念,價值觀和凝聚力,還包括一個組織的特有屬性。

adam christensen以前跟我是ibm公司的同僚,現在是瞻博網絡(juniper)的重要股東,他經常說:

“在研究一個公司社交戰略的影響因素時,文化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和低估的環節,殊不知當企業文化與社交戰略相抵觸的時候,企業的社交化之路必然會失敗,無一例外。”

因為社交型企業具有參與性、透明性和靈活性,是以在确立公司的目标和文化時也要貫徹這三個特點,為什麼呢?

在鼓勵同行、客戶以及合作夥伴積極參與的時候,公司一定要讓其員工成為相關領域的專家,并且能夠有良好的溝通方式,如果一個組織沒有一個開放的溝通文化,這些目标便很難實作。

此外,社交型企業往往需要打破專家之間的溝通障礙,這包括公司内部的專家以及公司外部的專家,同時,社交型企業通常需要随時掌握顧客的反應,适時調整企業目标。這時候,如果公司的文化不鼓勵大家進行溝通交流,甚至是完全不在網絡平台上做任何投入,那麼這樣的企業文化是不可能支撐起這些企業目标的。

社交型企業具有透明性,企業目标也具有透明性,它改變了傳統的決策方式。在一個把等級制度作為文化準則的組織裡,企業将不可能依靠集體的智慧通過透明、民主的方式進行決策。

對于社交型企業,它的所有業務流程(包括市場營銷、客戶服務、供應鍊等環節)都需要具有靈活性,公司需要靈活的利用社交網絡來加速企業發展,并且實時地進行資料剖析,以便更快更好的做出決策。從文化的角度來講,如果公司能把“勇于實踐”作為企業文化,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我們來舉一個例子,社交型企業通過對使用者的網絡檔案、地理位置資訊、網絡注冊情況及個人推薦等資訊進行分析,可以以一種全新的方式擷取到關于客戶、合作夥伴以及整個企業生态系統的資訊。通過嘗試使用這些新手段,零售商們可以使用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根據顧客所處的位置,為商店周圍的人員提供優惠券。如果把勇于實踐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那麼企業便能夠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自由地進行企業内外的互動溝通,并且使企業能夠快速适應萬變的市場。

是以,對于社交型企業來說,要想讓企業文化能夠支撐企業目标,就應該鼓勵員工與客戶之間的協作和溝通,而不應該去限制。另外,在制定目标的時候,需要同時兼顧企業對企業(b2b)、企業對消費者(b2c),以及企業對員工(b2e)等多個層面,一個全面的戰略應該是一個融合式的戰略,而不是根據具體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準則。事實上,現在的社交型企業已經不再是簡單的b2b或者b2c企業,而是p2p(人對人)的企業。

如果你想成為社交型企業(最具有未來競争力的企業,同時也是衆多ceo希望打造的企業),你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問題便是,你該如何開啟自己的社交化之旅,或者說是你該如何找準組織目标和企業文化?

現在,社交化技術手段已經是無孔不入,如果你的公司目标和企業文化還沒有考慮到這種全新的協作方式,那麼你已經落伍了。但是不用擔心!現在開始還來得及,你現在需要做的是向那些成功的企業學習,以便利用社交化手段提高企業競争力和創造力。如果你已經開始行動了,那麼你同樣有很多東西需要去學,就從你的目标和文化開始吧。

對于社交型企業來說,公司的企業文化應實作如下目标:

在産品創新、客戶服務等各方面更大程度的鼓勵和帶動員工參與(可以回顧一下康卡斯特公司的例子);

充分發揮所屬行業的專業優勢;

讓你的員工能夠更迅速地解決問題;

将“勇于實踐”确定為文化标準;

依靠集體的智慧通過透明、民主的方式進行決策。

這一章非常重要,在我們的agenda體系中,請千萬不可忽視這一層面。如果沒有一個明确的企業目标和文化,你就無法在市場中放開手腳大膽行動,同時也就很難赢得市場競争力,是以,我們在構築agenda體系的時候,需要從如下方面入手。

1.找出你們公司的核心商業目标(你們公司的主要業務有哪些,都需要和誰打交道?)。

2.制定你們公司需要繼承下去的文化準則。

如果你覺得第二條實施起來有困難的話,你可以換一種更為靈活的方法——想辦法改變現有的文化,營造出一個倡導協調配合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