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東莞是一個契迪嶺之地,不僅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從古至今,東莞才俊世代,别的不說了,再看浩瀚的天空,有一顆小行星給東莞人取名,他是誰?他就是厚街鎮的方潤華先生!

1924年出生,17歲時随家人到香港謀生,經曆了戰争、饑荒、動亂和政治變革。但他沒有被困難的條件所困,而是建立了汗水、智慧、正直和愛的堅實基礎,成為香港著名的實業家、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
一個人的财富創造總是與社會相連的,回顧幾十年的創業曆史,讓他意識到發展強國,注重教育,年輕強者強者強!改革開放時,方潤華回到家鄉,想起過去,青年失學,戰争漂泊,現在百業要恢複,急需人才接力,他毅然為方肇軒中學、方書泉醫院的建設貢獻,還出資建設了東莞第一所高等院校——東莞理工學院, 緻力于培養當地科技人才。
時光荏苒,年花甲,他,感覺很熱,從東莞出來,腳印遍及中國南北大江,看到一些困難,全力幫助。他設立的兩筆資金緻力于促進良好工作,向全國捐贈了120所希望工程國小,32所中學和19所幼稚園,以及中國小圖書館,教育中心,工業教育訓練中心和殘障人士康複中心。從1956年第一次捐給家鄉東莞建國小,50多年來,方老一直支援大陸教育、醫療、科技等方面的經費超過4億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都有他的"希望工程",洪水、地震等災後支援都有他的名字。不僅如此,他還秉承家族的善行,成立了方樹阜唐和方潤華基金會,每年公司收入十分之一的提款用于慈善捐款,他說:"隻要我活了一天,辦一所學校,做慈善就不會停止!同時,他還聯系了港商同仁,為振興祖國,血是黃血,心是中國的心。
财富創造是個人努力的成就,但财富的擁有也在于制度和國家繁榮。方潤華雖然腰身環抱,但享受的生活并不奢侈,進入晚年,家庭國情更加深刻,往往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待世界的發展趨勢和科學前沿動态,利用現有的機會,與國内外政要、名人、學者、科學家交朋友。他決定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和學者交朋友,包括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南韓前總統金永三,英國王儲查爾斯,以及楊振甯和朱成軒等世界知名學者。方潤華說:"要數朋友的名字,幾個小時就數不清了。他把政要和學者的信件放在厚厚的檔案夾裡,其中有幾十封。他邀請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著名數學家邱承軒教授楊振甯博士到東莞理工學院講學,并擔任名譽院長、名譽教授,推動東莞高等教育步伐。
(方潤中國捐贈方書泉醫院)
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在全國各地捐贈了300多個項目,惠及教育、醫療、科研等領域,僅捐款建設了200多所學校,希望種子播種到邊疆、山區。他将捐款重點放在西北地區,包括内蒙古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我向中國科學院捐款,支援研究所學生到西北地區工作;我非常關心少數民族,因為少數民族和漢族人是一個家庭;社會需要平衡發展。在前幾年資助的衆多學生中,出國留學的陳家璇後來成為北京大學校長。
世界重義,方潤華偉大的愛心,感動的世界,連天上的行星也向他緻敬。1994年,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經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遴選,反複核實,認可方潤華的名字出現在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上,命名為"方潤華星",國際編号5198。消息傳出,為潤華家族的終結感到高興,為什麼是東莞,如何造福各地的群衆,這是光榮的民族标志!從此,郎朗的天宇,繼孔子、張玉哲、郭守景、祖崇志、李白、一線、陳家璇、于義夫、吳建雄、張國曦、曾憲軒、田家璇等著名行星之後,"方潤華興"被點綴着璀璨的光芒四射。命名典禮于2001年11月11日在香港舉行。
(方兆軒中學,方潤中國捐贈建設)
方潤華的善行也在國家航天發射基地發揚光大,"神舟五号"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這無疑是整個中國人民的偉大榮耀,也是闫煌的世界後代之一的一次空前事件。但鮮為人知: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當中國航天事業剛剛起步時,方潤華先生就以方扉阜塘基金和方潤華基金的名義向中國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捐款,資助空間科技園的建設。1993年底,時任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現任中國航天控制指揮中心副總司令的胡世祥先生寫信贊揚這次行動。他在信中寫道:您為航天科技園的建設表現出了熱烈的關心、積極的支援和慷慨的奉獻,是愛中國、愛太空的偉大行動,我謹代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全體員工表示感謝!
(方潤華捐款推動東莞首所高等院校——東莞理工學院建設)
為了緩解科技前沿的工作壓力,請員工身心,方潤華在西昌、酒泉兩顆衛星發射中心捐贈娛樂中心和體育場館,讓天地與音樂融為一體!
人們經常用蠟燭、春蠶作為拼搏和奉獻的隐喻,而方潤華不像蠟燭嗎?方潤華一路斬獲國内外100餘項榮譽稱号,獲政府、集團數十項殊榮,1997年榮獲第四屆全國十大扶貧院獎,2006年被中國建築十大人才選中,2010年被授予"領袖"終身成就獎,2012年被世界莞島商貿大會評為"優秀萬道商人"等。
"松樹風水月不比它的清華多,仙露的明珠可以就是方浪潤。描述方潤華更為貼切。
方潤華,東莞人的驕傲!
作者:歐陽瑩
來源:東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