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m a Mac:雄獅訓練手冊》——第1章 開機 1.1 “咚”聲的作用

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i'm a mac:雄獅訓練手冊》一書中的第1章,第1.1節,作者:郭濤著,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i'm a mac:雄獅訓練手冊

所有mac的電源鍵都是一個類似于圖檔 7的按鈕,按下它就可以開機。如果按下它沒有反應,請确認你是否接通電源。如果已經确認接通電源仍不能開機,請緻電蘋果公司。

mac的開機由開機系統控制,分為四步:①開機自檢;②引導;③核心加載;④系統登入。開機系統是獨立于作業系統之外的另一個系統,用于引導作業系統加載成功。

按下電源鍵,首先是開機自檢(power-on self-test,簡稱post),也叫固件檢測,主要是對相關硬體的檢測,最著名的标志就是mac下那個著名的啟動聲音:“咚”聲。這就是mac的開機聲,請不要驚訝,就這麼簡單,這個聲音“咚、咣、噹”各種形容版本的都有,其實都是一個意思,apple把它叫做啟動聲音。據說可愛的wall-e充滿電啟動時也是這個聲音,原因很簡單,wall-e是皮克斯公司設計的,喬布斯是皮克斯的老闆,這個聲音作為mac的開機聲是喬布斯的欽定。據說這個著名的蘋果電腦啟動聲音是由jim reekes使用他在1991年的那台價值7000美元的quadra 700(蘋果電腦的一個型号)錄制的,而這段聲音來自其個人工作室裡的korg wavestation合成器。之是以要用這個音色,reekes說他感覺這個聲音“最正”,他想要的就是這種很寬、即便高音也有着很重的低音、有着鋒利的起音的聲音,能夠讓使用者振奮一下。據說這個聲音曾經被蘋果的工程師修改過,惹得reekes意見很大,說這失去了“聲音”原有的力量。1997年喬布斯回歸蘋果之後,提出要讓所有的蘋果電腦都具備統一的聲音,并欽點說我就喜歡reekes以前做的聲音,于是沒人敢在reekes做的聲音上做修改了。mac又回到了這個讓人亢奮的聲音當中。

其實“咚”聲的真正含義是提醒你系統開機、聲霸卡就位,準備進入booter階段,是提醒使用者輸入指令确認電腦啟動方式的一個重要訓示。“咚”聲之後,螢幕變亮,說明顯示卡就位,自檢通過。

接下來就進入系統引導階段,叫做booter,主要工作就是加載系統核心檔案和必要的硬體驅動,标志就是著名的mac開機畫面,淺灰色的背景,深灰色的logo,如圖1-1所示,這就是booter階段。

《I'm a Mac:雄獅訓練手冊》——第1章 開機 1.1 “咚”聲的作用

booter階段主要用于引導,也就是确定啟動磁盤和啟動模式,比如你是雙系統,确定是從哪個系統啟動,或者是以正常模式啟動還是安全模式啟動等。booter階段停留的時間很短,可能就一秒鐘,如果使用者沒有任何輸入,那麼則以正常模式啟動預設系統。是以“咚”聲的重要性除了說明系統開機,聲霸卡就位,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宣告booter階段的到來,準備進入booter階段,提醒使用者輸入指令,也就是按下相應的按鍵,以确定電腦的啟動方式和啟動模式。

當畫面下方出現一個不停地旋轉的齒輪,就說明booter成功,正在進入系統。這個轉輪有人叫做風火輪,有人叫做風扇,也有人把它叫做像齒輪一樣的旋轉物,蘋果把它叫做進度訓示器,也請不要驚訝,這就是mac的開機畫面。

如果一切正常,螢幕會閃一下,這說明系統加載成功。随即進入使用者登入界面。

其實一切存在皆有理由,聲音和畫面實際上是向你傳遞某種資訊,簡單來說聽到聲音說明系統開機準備booter,螢幕亮起說明自檢通過,看到logo說明booter成功,出現風火輪說明正在加載系統,閃一下說明系統加載成功,準備登入。如下所示。

《I'm a Mac:雄獅訓練手冊》——第1章 開機 1.1 “咚”聲的作用

如果一切正常,就進入使用者登入界面或者桌面。

如果是第一次開機,會有幾步簡單的設定,以後也可以更改。

(1)設定國家和地區:mac會根據電腦的銷售區域顯示目前國家供選擇,不會讓你在紛繁的國家清單中去尋找自己的祖國。比如在中國大陸銷售的商品,在國家名稱中就隻會顯示中國,而不會是美國。如果你要選擇其他國家,點選“全部顯示”,從中選擇即可,其實這一步隻需要點選“繼續”即可。(如果你在一段時間内未操作,mac便會啟動voiceover語音告訴你該如何操作。)

(2)選擇鍵盤:實際上是選擇輸入源,有“美國英文”和“中文-簡體”兩個選項,差別在于選擇“中文-簡體”就選擇了中文輸入源,進入系統就可以直接使用中文輸入法,而不用再到輸入源中選擇。此處選擇“中文-簡體”,然後從右側選擇你喜歡的輸入方式,比如“簡體拼音”、“五筆畫”或者“五筆型”,點選“繼續”即可。如果要顯示所有的輸入方式,請點選“全部顯示”。

(3)傳輸資訊:詢問是否将另一台mac、pc、time machine或者磁盤中的資訊傳輸到這台mac,根據你的需要選擇并根據提示操作,如果不需要,請選擇“現在不傳輸”。以後也可以通過“遷移助理”來傳輸,詳見第1.5節“目标磁盤模式”。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mac傳輸并不是簡單的檔案傳輸,而是包括配置資料和設定資料的傳輸,如果是mac到mac,将複制一個原樣的mac,如果是windows到mac,則同樣會将outlook賬戶、郵件、聯系人、月曆,ie中的書簽,甚至使用者的本地化、區域設定和桌面圖檔都會傳輸到mac對應的程式中。

(4)輸入apple id:apple id就是你的itunes store、app store和icloud賬戶,輸入你的apple id和密碼點選“繼續”即可,如果沒有也請點選繼續即可。

(5)填寫注冊資訊:也就是你的個人資訊,包括姓名、位址、電話、郵箱等。這些資訊不光會發送給apple還會深度內建到系統中,比如注冊資訊會自動存儲在“位址簿”中(進入系統,打開“位址簿”就會發現,裡面有一張卡片,就是你的注冊資訊),電子郵件位址會自動作為mail賬戶,并且用pages建立信函或者名片時會自動将注冊資訊作為個人資訊,當發送郵件時會自動附注注冊資訊等等,總之一切需要你的資訊的地方,mac都會自動添加這個資訊,不用再次輸入,這就是人性化。當然你也不用擔心隐私洩漏,這個資訊可以随便輸入,也可以不輸,以後也可以通過“位址簿”随時更改。如果不想填寫注冊資訊,隻需要點選“繼續”,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再次點選“繼續”即可。

(6)建立賬戶:也就是建立你的個人主目錄和電腦賬戶,包括姓名、賬戶名、密碼以及密碼提示等。賬戶名稱是使用者主目錄、個人檔案夾的名稱,也是登入賬戶。如果你不想讓電腦自動登入,請選中“登入時需要密碼”,否則,取消選中“登入時需要密碼”即可,如果你前面輸入了apple id,那麼此處還可以選擇“允許我的apple id重設此使用者密碼”,以防止忘記賬戶密碼。

(7)為賬戶選擇一個圖檔:你可以從系統自帶的圖庫中選擇,也可以選擇用“拍攝快照”來用電腦自帶的攝像頭拍攝一張照片作為賬戶圖檔。

(8)選擇時區:中國大陸銷售的mac預設是以中原標準時間為準,如果你要更改,可以點選地圖選擇,也可以通過下面的選擇框來選擇。此處隻需要點選“繼續”即可。

(9)即将完成:這段設定的目的是為了讓你更好地了解mac的觸控闆,雙指在觸控闆上向上滑動,然後點選文本底部的“開始使用mac os x lion”,即可進入登入界面或者桌面。正式使用mac。

mac首次開機的這個設定過程由“設定助理”控制,“設定助理”位于“/system/library/ coreservices”目錄下,大多數系統程式比如finder、dock都位于該目錄下,從它的名字coreservices就可以看出。

其實這個過程不光是一個設定過程,也是一個體驗mac操作、闡述mac特性、充分展現mac人性化的過程,比如voiceover展示mac的語音特性、資訊遷移用于快速将另一台電腦上的資料轉移過來、注冊資訊用于顯示程式之間的互動性、即将完成表明以内容為主的觸控方式、登入界面用于顯示全屏特性等,mac已經讓你在設定的過程中體驗mac的特性。

在開機時,首先會響起mac著名的啟動聲音“咚”聲,“咚”聲的作用主要有三:宣告系統開機;說明聲霸卡就位;宣告booter的到來,提醒使用者準備輸入booter指令,以确定電腦的啟動方式和啟動模式。

mac的所有開機操作都集中booter階段,隻有在booter階段才能接受使用者輸入的指令(按下相應的按鍵)已确定電腦的啟動模式(如正常模式、安全模式、詳細啟動模式、目标磁盤模式和單使用者模式等),而booter的時間又很短,以“咚”聲響起為開始和以logo出現為結束,大概1秒鐘,一閃而過,錯過了就隻能重新啟動。那麼什麼時候輸入呢?“咚”聲響起的時候。

是以“咚”聲的重要性除了告知系統開機和聲霸卡就位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準備進入booter階段,是提醒使用者輸入啟動指令的重要訓示。是以時機的把握非常重要,什麼時候最好呢?最佳時機是“咚”聲結束之時,因為按早了沒用,按晚了會錯過。但是這個時間不易把握,稍縱即逝。是以建議在“咚”聲響起之時就按,當然,你也可以在一開機的時候就按也沒有關系,總之隻要在logo出現之前按都可以。按到什麼時候呢?按到螢幕上出現相關操作的提示為止。時間不會太長,可能就幾秒鐘。如果你按了一天也沒有任何反應,那就不要再按了,再按也沒有用。去吃個飯,然後登入apple官網或者打電話預約一個時間,把你的電腦帶到apple store交給apple的genius去處理。

繼續閱讀